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及内科门诊治疗观察论文_宫衍强

泰安市岱岳区北集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71025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及内科门诊在2型糖尿病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5例来自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归为社区管理组,将155例患者门诊就诊患者归为内科门诊组,进行血糖监测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管理组在血糖控制、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比例等方面均优于内科门诊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管理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改善不良行为习惯,与内科门诊管理相比改善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内科门诊;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约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90%甚至更多,多发生于35-40岁之后。提高糖尿病临床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几率的关键在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变其不良行为习惯[1-2]。为探讨社区管理及内科门诊在2型糖尿病方面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其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不良行为改善情况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126mg/dL,餐后血糖≥200mg/dL。其中,125例患者来自于社会管理患者,入组前三个月内未来我院就诊,将其归为社区管理组,其余155例患者为定期来院就诊患者,将其归为内科门诊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1)测量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2)采用由专家论证通过的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不良行为改善情况、血糖控制情况等。调查问卷发放与收集由经统一培训的护士操作,调查问卷回收后由专人负责核查,对漏填的情况返回重填。(3)社区管理组:指导本组患者填写随访表,将其基本资料输入计算机备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出具体治疗方案,涉及运动、饮食、健康教育、药物使用等方面,由社区服务站监督执行。及时记录血糖失访者,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按照双向转诊的有关规定执行,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发放宣传资料,更换宣传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讲座,组织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内科门诊组无上述管理事项,仅不定期发放健康宣传资料。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问卷调查结果[3-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对比 经健康教育后,社区管理组患者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内科门诊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社区管理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内科门诊组。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对比 两组调查问卷均全部回收,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社区管理组的各项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内科门诊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对比(n,%)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管理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内科门诊组,提示糖尿病的治疗和日常管理并不是某种单一药物的治疗,而是“运动、饮食、健康教育”等的综合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会公众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患者更愿意主动配合社区医生,治疗依从性也较高,与内科门诊管理相比,是一种更加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云兰,刘雅,欧阳凌云,等.医院联合社区管理控制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09(6):60-63.

[2] 张建东,庄宁,高丽娟,等.社区与三甲医院联合管理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27-2930.

[3] 章力,叶岚.社区管理对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9):1245-1247.

[4] 李华,崔虹,黄碧灵,等.小组互动式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22):2102-2104.

论文作者:宫衍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  ;  ;  ;  ;  ;  ;  ;  

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及内科门诊治疗观察论文_宫衍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