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燕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610036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优质护理对提高躁狂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躁狂症的病人一共有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躁狂症病人采取优质护理,可以使提高病人对日常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使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提高;躁狂症;护理满意度;具体作用
躁狂症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病人的症状主要为易激怒、幻觉、情绪以及行为异常等。另外,躁狂症病人一般会引发攻击性行为,不但对自身和家人带来伤害,同时还会扰乱社会公共治安[1]。目前,大部分病人在采取药物治疗的时候还必须要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使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躁狂症病人一共有104例,当中,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在24-65岁,平均为40.2±3.1岁。病程在1-10年,平均为5.2±1.4年;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在25-67岁,平均为42.5±3.7岁。病程在2-13年,平均为6.1±1.8年。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
1.2.1 转变以往服务理念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重点是要通过学习、培训以及讨论等相关形式,转变护士的护理挂念和阳性,提高护士在日常工作当中的主动意识,重点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全面提高妇科病房的护理服务内涵。
1.2.2 改造护理环境
定期我科室护理人员给予技能培训,在更新临床护士工作理念的基础之上,使其逐渐改进临床护理服务行为,为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另外,临床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临床医护人员一定要保证病房环境安静与清洁,白天采取窗帘对阳光直射进行遮挡,使光线保持柔和,以免产生不利刺激。护士每天微笑服务,保持病床单卫生清洁,病床头设有护士呼叫灯,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病房环境,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在病房区域当中挂上安全警示牌,进而尽量避免病人发生意外安全事故以及借此引发的躁狂情绪。
1.2.3 心理护理
病人一般无法控制自身的情绪,因此,需要临床护士对病人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明确告知病人正确发泄自身情绪的方法,以免出现攻击性行为,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者幽默杂志等相关方式,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降低其发生率。
1.2.4 亲情式交流
临床医护人员仪表一定要端庄大方,主动与病人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以亲切的语气询问病人的健康状况,在与病人日常交流过程当中,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临床护士可以通过握手以及抚触等相关肢体语言来病人明确感受到临床护士的关怀,使病人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给予分析研究[3]。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躁狂症大部分为中青年,其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明确,发病诱因较为复杂,同时发病突然,病程相对较长,极易反复发作,采取药物治疗可以让其病情给予有效控制,然而却没有办法保证病人不会再一次发作。病人在发作的时候一般待有攻击性,会对自身或者周围的人以及物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因此,病人在采取临床治疗过程当中,一定要结合优质护理干预,不然极易引发伤人毁物的行为。
根据研究表明[4],优质护理指的是将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建议对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心理护理能够对病人的心理状态保持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安抚病人的不良情绪,让病人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用药物护理是病人治疗的基础,可以保证病人谨遵医嘱服用药物,对病人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优质护理服务一定要合理配置临床护士,采取劳逸结合的方式,使护士的工作主动性明显提高,能够正确引导护理人员完成自身的职责,减少自身工作的漏做和护理差错的出现次数;能够满足病人的各项生活需求,使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明显降低。除此之外,根据研究表明[5],定期组织我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能够丰富护理知识和观念,能够提高临床护士学习新护理知识的效率,与此同时临床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查看患者,与患者交谈期间也需要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从而保证及时、有效的救治,使病人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对躁狂症病人采取优质护理,可以使提高病人对日常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使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美玲,刘鑫,刘晓云.整体护理对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15):90.
[2]闫晓聪.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实施于躁狂症患者护理中对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76):153.
[3]钟彩华,张素平,李彩玲.护理干预对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1):180-182.
[4]余孟英,张微竹,王金莲.80例骨折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和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3):9-10.
[5]赵靓,饶静云,甘灏云,胡衡丽,谭常赞.纸质版词条和电子版词条在精神心理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12):1446-1449.
论文作者:彭建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病人论文; 躁狂症论文; 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满意度论文; 病房论文; 人对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