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漏磁技术在常压储罐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董双源

探究漏磁技术在常压储罐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董双源

中海石油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2

摘要:漏磁检测技术是进行常压储罐地板腐蚀检测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效率高、精度高以及劳动强度低等优势。文章以漏磁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漏磁检测的原理,然后分析了漏磁检测的技术流程,最后具体讨论了漏磁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希望对相关从业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常压储罐;漏磁技术;检测;应用

引言

常压储罐是我国石化行业中重要的储油设备之一,其容积最高可达十五万立方米。但是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受各方面影响,往往很难对其进行检验。而长期使用的常压储罐由于受到石油产品或化学品的腐蚀,时有破损和泄露的情况发生,造成物料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时,还会引发灾难性事故。因此,加强对常压储罐检测技术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漏磁检测原理

漏磁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被磁化的金属表面溢出的磁通量来判断缺陷的技术。一块表面平整且内部材质均匀、连续的铁磁性工件被磁化后,工件内会产生磁场,磁力线平行于工件表面穿过工件;当工件存在腐蚀或机械损伤等缺陷时,由于工件材料与缺陷部位的导磁率不同,穿过工件的磁力线会发生变化,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大部分磁力线会绕过缺陷、小部分磁力线会穿过缺陷,另外还有部分磁力线会从工件中溢出,然后借助其他介质,如空气等。重新进入该工件。其中,溢出工件部分的磁力线会重新形成一个磁力场,即漏磁场。而该磁场的大小与工件中缺陷的大小、形状以及深度等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因此,利用磁感应传感器(如霍尔元件)获取漏磁场信号,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与标准试板比对,就可以进一步了解缺陷的相应特征比如大小、深度等。

2漏磁检测的技术流程

文章以一台容积为一万立方米的立式拱顶圆筒形钢制原油常压储罐为例介绍漏磁检测技术的应用流程。该常压储罐表面涂抹了2mm厚的环氧树脂涂层。具体检测过程如下。

2.1检测仪器

漏磁检测仪器:英国银翼公司(Silverwing)所研发的Floormap3DiM型常压罐底板漏磁检测仪,该仪器采用气隙磁阻传感器技术(STARS技术),能够识别缺陷是在上表面还是在下表面,该仪器拥有64个通道,256个传感器,有效加强了探测更小缺陷的分辨率。此外,该仪器还搭载了全数字化校准系统,避免了为不同储罐板厚调整扫描高度的麻烦。该仪器的机械系统编码器十分精确,在不受磨损并且每年标定一次的情况下,扫描8m长板的误差仅为3mm。

2.2检测前准备

一,调节探头高度:主要是采用仪器自带垫块来调节探头与被检工件表面的距离,一般为2mm。

二,仪器标定:首先制备一块标准人工缺陷试板,缺陷深度分别为其板厚的20%、40%、60%、80%,将试板缺陷置于上方,采用仪器进行扫描完成上表面缺陷标定,然后将试板翻转,使缺陷置于下方,完成下表面缺陷的标定。由于本次检验对象表面涂有2mm的环氧树脂涂层,在标定过程中采用3mm的橡胶垫垫于试板表面,以模拟涂层。

2.3检测过程

一,底板编号。在开始检测之前,首先需要对底板上的拼板进行测量和编号,然后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底板拼板的排版图。

二,设定坐标原点。在常压储罐的底板中任意取一块长方形底板,然后将其长边和短边分别设为X轴和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接着以坐标原点为基准,将整个底板置于坐标系第一象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检测方向参照原点找到仪器对应的扫查模式进行设定,将仪器放置扫描起点,启动扫查开关,扫查速度为500mm/s,扫查接近钢板焊缝时,停止扫描;然后通过压下手柄抬起仪器驱动轮,调转仪器方向,将仪器放置下一扫描起点开始扫描,仪器固定扫描宽度为300mm,每次扫描应重叠50mm,如遇障碍物,提起设备绕过障碍物继续扫描,并且测量设备绕过障碍物时移动的距离,输入仪器。

四,在进行扫描时,检测仪器会自动进行扫描路径结果的排布,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得到整个常压储罐底板的缺陷彩图。然后检测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缺陷彩图较为直观的了解到储罐底板缺陷的位置及缺陷程度。

五,对整块底板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对发现的缺陷采用其他检测手段进行复查,并根据缺陷严重程度提出修理、维护建议。

3漏磁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

3.1标准试板

因为不同的材料自身的导磁率不同,从而使得对于不同常压储罐检测的结果也不同,在实际检测的过程当中,应当根据常压储罐自身的材质和厚度有针对性的制作标准试板,以此可以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得到有效的保证。需要注意的是,自然产生的缺陷所产生的磁场要强于人工缺陷所导致的漏磁情况,因此,在发现漏磁信号后,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辨别,避免由于伪缺陷过多而影响到检测结果。

3.2探头提离高度

检测探头与被检测物的提离高度对于检测信号有很大的影响。很容易造成缺陷信号减弱,并且极有可能因为漏磁的缺失造成检测效果失真,给对检测结果的判断造成严重的误导。所以,在进行常压储罐漏磁检测工作之时,必须要适当的调整提离高度。同时,如果储罐底板上被涂抹了非磁性材料,并且涂层厚度超过0.5mm,就需要对其进行校正,即在探头和试板之间放置一个与涂层厚度一致的垫片,这样一来,试板与被测试部位形状和厚度一致,进而可以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3.3表面处理

穿底板的表面形状对于信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被测试部位的表面有焊疤,或者是受到外力的影响受损、有剥落的氧化皮和金属碎末以及个别部位形状发生变化,都会造成对漏磁场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从而影响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因此,在开始漏磁检测工作之前,还需要将被检查部位的表面以及周围的彻底清理干净,确保该部位表面任何杂质都不存在。此外,还可以在检测之前对被检测部位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这样可以直观的通过目测发现大的缺陷。

3.4缺陷的复检

缺陷的方向很容易对漏磁信号造成强烈的影响,当在一个方向进行漏磁检测工作之时发现漏磁信号很强,但是换一个方向进行检测,则会发现漏磁信号很弱。因此,当发现缺失信号超过一定强度范围后,首先需要换个方向重新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所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而不是冒冒然做出判断。与此同时,因为自然腐蚀所产生的漏磁信号与人工缺陷相比要强很多,检测所显示的缺陷值通常与实际缺失情况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在进行检测之后,还应当使用产生波等方法进行复检,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程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漏磁技术是当前常压储罐底板腐蚀检测技术中效率最高、准确性也最高的检测方法之一,具有其他检测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由于励磁装置较为笨重,无法较为方便地进行携带和操作,这就导致该技术在应用时,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检测死角,加之目前适用的都读范围较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漏磁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赵彦修,邢述,王十等.漏磁技术在常压储罐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2015,37(2):52-55.

[2]赖中腾.漏磁技术在常压储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7,9(20):149.

[3]陈林佐.漏磁检测技术在带涂层常压罐底板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7,(13):71-72.

[4]苏胡发,刘春,潘绍祥.关于常压储罐检验检测技术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72.

[5]刘卫虎.大型常压储罐在用检验技术及策略探讨[J].化工管理,2016(35):232.

论文作者:董双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探究漏磁技术在常压储罐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董双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