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减税的背景与影响_税收论文

德国大减税的背景与影响_税收论文

德国大减税:背景及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背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1994年11月,德国就提出了税收改革设想。经过六年的争论和妥协,终于在2000年先由联邦议院、后由联邦参议院讨论通过了税收改革法案。改革将在2001年~2005年分三阶段依次实行。

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科学技术进步和宏观经济理论变革四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德国社会经济结构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其中自然也包括税收制度。

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德国提出了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问题,而且还对德国由相对僵化的劳动市场等社会经济关系造成的高成本劣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要求欧盟及其欧元区成员国的许多法律规制在地区范围内逐渐趋向统一,尤其是随着内部统一市场(1993年)和统一货币欧元(1999年)开始运行,统一货币金融政策、严格约束财政纪律已成为“马约”和“阿约”所规定的法律要求。它们使欧洲国家和企业最终意识到,需要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并调适它们的经济战略和经商策略,以便在全欧和全球竞争。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另一个半自然、半强制的因素,它也导致德国社会经济结构和体制发生种种变化,包括如何推动“新经济”发展和企业重组,特别在高科技领域为新老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宏观经济理论变革也是促进德国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由过去的主要通过公共财政等刺激需求,转向现今主要通过鼓励创新技术、工艺和产品来创造需求,势必会使政府的政策重点转向“市场”、“企业”和“供应”。

具体说来,德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下述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方向是“少些国家,多些市场”和“改进国家,改进市场”,主要办法是“自由化”(打破垄断、放松限制、促进竞争)、私有化和调整国家作用。把自由化与私有公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最具象征意义的领域也许就是电信部门。从2001年开始,德国的电信市场将向欧盟所有其他成员国开放。1999年仅在全欧洲再次出售德国电信公司股份一项,就获资100亿美元。至于调整国家作用,其最集中的表现是,致力于降低国家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目前约为47%),内中的主要隐含语就是减少国家开支,降低政府税收。

第二,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首先是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方面的诸多限制,鼓励创业和企业家精神。德国总理施罗德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在1999年发表的共同声明中甚至号召“要让社会像赞美艺术家和足球明星一样赞美成功的企业家”。其次是减税,德国的这次税收改革将对刺激消费和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这里主要涉及的是社会福利国家问题。如,德国正在考虑今后把10%~11%的收入交纳法定养老金,另外4%的收入交纳私人补充养老金,后者可享受政府补贴;退休后则可领取相当于平均收入60%左右的养老金。改革的方向是逐渐减轻国家负担,提高公民自我责任意识。

第四,调整雇主与雇员关系。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竞争加剧、资本流向选择权增多,使雇主与雇员的力量对比与分配关系明显向着有利于资方的方向倾斜,但雇主与雇员都在寻找适应新形势的妥协途径。在德国,人们早已开始重视除了传统的收入分配之外让雇员更多地实现“资本参与”之类。在这次税收改革中,也考虑到了如何平衡二者的利益。

第五,“股东文化”日益发展。欧洲各国的股市加起来只及美国的约1/3。在德国,自1995年以来,股票持有者人数增加了一倍多。到2000年,股东人数总共为800万(德全国人口为8200万),第一次超过工会会员人数。但在商业银行那些有钱客户的投资中,股票所占的累积份额平均仅为7%左右,上流阶层最青睐的投资依旧是房地产,占了整整70%。总体而言,德国人对股票的投资额在明显增加,而对银行和建房储蓄中的存款却大幅下降,这种发展趋势影响深远。它一方面固然会增加企业的风险因素,但另一方面却会提高企业的活力与效率,而这是欧洲企业目前更需要的。这次税收改革首先涉及的是股份公司,它们得利很多。

减税总额相当于GDP的2%,将对整个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德国的这次税收改革始自2001年1月,终于2005年底,分2001、2003和2005年三阶段进行。这次税收改革究竟能减轻企业和个人多少税负,说法不一。德国《世界报》的估计数字似乎比较接近实际:减税总额大约为600亿马克,如果再考虑到1998年后决定的措施和到2005年前还要增加的措施,那么减税总额可能会达到900亿马克,按现汇率折合约为450亿美元,相当于德国一年GDP的2%左右。这个数字不可小视,它不仅标明了施罗德政府的政治航标,而且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1999年德国经济只增长了1.5%,2000年为3%。税收改革将使德国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增加0.25个百分点,在未来三年内则可增加1个百分点。除了刺激消费和投资之外,德国这次税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帮助那些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企业,这将使德国就业状况进一步好转。2000年底,失业人数已从上年的400万降到370万,年度失业率则由10.2%减为9.7%。

●提高企业竞争力。由于高成本,德国的竞争力相对处于不利地位,这是该国已经争论了一二十年的问题。税收改革将改善德国的竞争地位。从2001年1月起,德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将从40%降到25%,这意味着德国的企业税率将低于法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德国财政部说,在欧洲,将只有爱尔兰、英国和荷兰的企业税率低于德国。到2005年,德国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率将从现在的51%下降到42%,低于除英国之外的其他西方国家。

●促进企业并购。德国税收改革计划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到2002年,取消向其他企业出售股份的德国企业须交纳的40%~50%的资本收益税。预期这项改革将在德国掀起一股出售资产、股权转移和企业并购的浪潮。德国企业现在相互拥有的股份金额约为2300亿~2400亿美元。这种相互拥有股份(包括银行和企业之间相互拥有股份)的方式曾帮助德国企业在二战结束后筹措资金,因为银行都要在拥有这些企业股份之后才同意向它们提供贷款。但是,这种方式现在已变得有碍于竞争和股东利益。美国《华尔街日报》对此写道:“相互交错的董事会在美国被彻底否定,但却是德国公司最糟糕的特点之一。比如,一家大银行拥有一家大保险公司的股票,反过来,这家公司也持有银行的股票。它们的代表参加彼此的董事会,并坐在这个大汽车公司或那个能源供应商的董事会会议桌旁。更糟糕的是,同一行业中的两个庞然大物,如安联保险公司和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可能会相互持股。同有史以来任何‘早餐会上的卡特尔’相比,这种亲密无间的设置所起的制约竞争的作用都更大些……这些银行家和大亨们现在已认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和日趋全球化的世界上,亲密无间助长了懈怠。但是,出售股权必须支付巨额资本收益税(40%)。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消除交叉持股现象呢?现在,它们能够摆脱这些障碍了,而且不会付出任何代价。预计,德国工商历史上最残酷的结构调整将会进行。德国的公司,不论大小,都将获得大量不用纳税的现金,准备投入到报酬最高的冒险之中。”

●推动国内外改革。

税收改革只是德国整个社会经济改革的重要一项。德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有许多限制,劳动力成本仍然在全球居于最高之列。虽然劳工的能力相差很远,但工会仍然对雇主们制定了通用工资制度,而不考虑不同企业之间的利润率或失业率。德国的就业制度仍然使企业难以解雇员工。倘若你想以不称职或裁员需要而解雇一位长期供职的雇员,那么你得支付可能高达6位数的解聘费用。住房市场也严重僵化。如果你想卖掉自己的出租房产,那么你得为目前住在里面的房客找到一处租金不多、不比现在差的住处,而且还得为他支付搬家费。德国还必须开始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更为艰难的改革。

德国的这次税收改革还将对欧元区其他成员国造成压力,促使这些国家也降低税率。法国财长法比尤斯2000年8月31日在巴黎宣布了一项三年减税计划,减税总额将达到1200亿法郎(约合180亿美元),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法国历届政府削减税收幅度最大的计划。意大利政府去年9月初表示,即将推出一项减税计划,并且宣称减税的幅度绝对不比德、法两国小。比利时内阁不久前宣布了一项三年减税计划,连同此前已经做出的另一项减税决定,总额约合50亿欧元。荷兰最近也提出了相应的减税计划。欧元区国家似乎有出现减税潮之势,其目的之一是留住企业与人才。

●有利于吸引外资。外国对德国的直接投资在停滞了近六年之后,近来开始大幅增加。2000年上半年,包括企业并购活动在内的外国对德投资总额高达1700亿马克(按现汇率折合约为850亿美元),远远高于1998年的500亿马克和1997年的190亿马克的水平。税收改革将有利于刺激外国对德投资。美国律师罗伯特·卡伯特森说,德国的减税措施将使很多在德国的美国企业的税费减少,因此它们“将更愿意把收入留在德国,进行再投资”。在德国新税制生效后,美国35%的企业税将高于德国的企业税。

标签:;  ;  ;  

德国大减税的背景与影响_税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