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821198XXXX41914 江苏 淮安
摘要:建筑结构的施工作业相对较复杂,同时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全面提高建筑的安全性,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阐述了建筑安全的意义,并针对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最后就相关问题探讨了如何提高建筑安全的有效措施,希望对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结构设计;建筑安全性;设计质量
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建筑功能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作为整项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设计方案的质量及效果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建设。
1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概念和标准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就是指在保障建筑结构基本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如若发生意外事故,都不会对建筑造成较大的损失且不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和稳定性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与很多因素有关,建筑设计师的质量安全意识、业务能力经验;施工的技术和工艺、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和标准,都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稳定性。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利用先进的知识和科技,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和性能合理安排施工。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并在设计过程中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全面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2建筑结构设计中常存在的安全隐患
2.1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性能的关键点,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纷纷成立,建筑结构设计的人员也逐渐增多。一方面建筑企业和人员的增加代表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和建筑人员水平和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给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能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建筑的结构设计对建筑自身条件要求的内容包括对建筑物的要求、建筑地点、地质条件等;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讲其内容有:楼梯、电梯、消防通道、防火要求等的设计;从用料方面来讲有:建筑物的材料、装修等;从人员方面来讲: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水平、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人员的管理手段等都有关系。如若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如:地震、海啸、大风等,则在这些恶劣自然环境下建筑物很有可能会出现变形甚至坍塌等;有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味追求建筑结构的美观和招标者的偏好要求,忽略了建筑结构本身的安全性能而埋下了安全隐患;有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味按照自身的经验来进行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建筑本身的要求和特点而导致建筑结构不合理;有的建筑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丝毫不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设计时导致结构不够完善从而在后期引发安全事故。
2.2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性能不足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建筑物抗震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要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许多建筑企业和设计人员都没有充分考虑地震因素而导致结构设计达不到标准要求。一直以来,我国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如: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台湾地震等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也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的地形、地势和地质特点都不一样,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情况,做好抗震性能防护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3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材料偷工减料问题
一些建筑公司和建筑单位为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偷工减料、节约成本,丝毫不考虑建筑结构的不完善对建筑质量安全带来的隐患。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也达不到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和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例如工程明确要求规定要使用韧性、强度、脆度都要达到要求的钢筋,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却使用了变形钢筋,表面上项目投资成本降低了,实际上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受到了影响,后期可能会直接影响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提高建筑安全的措施分析
3.1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设计建筑物结构
随着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持续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群众对住房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因此,人们针对建筑施工问题的关注也不断加深。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对此己明确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及相关政策以对工程质量问题提供有力保障。所以建筑部门在进行相关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并以此作为前提全面保证自身岗位职责的有效落实,进而提高建筑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从根本上避免建筑工程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此外,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实际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所发现的违法乱纪行为第一时间上报于相关部门,从而避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滋生安全事故问题,造成人员伤亡。
3.2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抗压性能改善
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不仅使建筑结构整体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同时还可提高建筑墙体的刚性,从而增加建筑本身的承载能力。在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抗灾害能力的过程中务必保证全面有效的工地现场勘察,合理配置相关资源,预先做好建筑所处环境的考究工作,将相应数据信息落实准确,以便设计人员参照实际条件而进行计划方案的制订,选用最佳建筑工艺。只有建筑工艺及所选材料能够满足建筑标准,才能使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得到有力保障。
3.3提高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养
建筑方案设计者须对建筑结构设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相关设计部门应在日常人员管理工作过程中注意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并且对其开展周期性安全知识评估考核,进而全面提升设计部门人员整体安全意识,引导其深刻认识到安全意识对建筑建构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设计管理部门要同时深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审核,有效避免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产生安全问题。
3.4严格落实国家相关规定,深化监管工作
政府逐步颁布了一系列专项政策以示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支持,因此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守政府相关规定,落实自身岗位职责,从而保证建筑质量能够满足使用标准,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应全面结合实际建筑结构设计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合理的监管计划,全面落实专项规章制度的明确工作,实施责任制度。
结束语
行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繁多而复杂,因此,相关企业和部门一定要注意积极发现问题的存在,及时采取最佳措施进行解决和完善。同时还应深化设计人员的工作管理,促进设计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参照工作流程,将安全设计落实到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细节处,保证建筑企业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工程,这不但提高了人民的居住安全,同时也是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书源.浅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6(28):110-111.
[2]曾凡林.浅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6(08):71-72.
[3]何萌萌.试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江西建材,2015(04):18-19.
[4]杨代全.浅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166.
[5]宿宗英,赵丽艳.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资讯,2010(20):81.
论文作者:朱海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安全性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性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