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的框架构建分析——基于环境产业“资本形成——投资效率——金融运行”的逻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产业论文,金融论文,框架论文,逻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环境产业金融是指为环境产业发展提供一切金融服务的活动。环境产业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产业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环境产业金融支持正是为了弥补严重的资金缺口而出现的一种创新制度安排,旨在通过金融改进与金融创新,成为推进我国环境产业和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基本途径。
一、环境产业特性及我国环境产业发展概述
环境产业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以及人们力图将这种负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而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产业具有非生产性和生产性的双重特征,并且其生产性还具有“逆向”生产的特性。[1] 环境产业的非生产性特性使环境产业具有公益性特征,这正是政府长期以来对环境产业直接投资建设的理论依据;其生产性特性决定了环境产业的商品属性,这又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来发展环境产业提供了理论框架,而其“逆向”生产特性则决定了环境产业的重要性,这为加强环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环境产业一般定义为“满足用户的环境需求并从而创造出经济价值的产业”。环境产业可分为四类:Ⅰ.末端控制类产业;Ⅱ.洁净技术类产业;Ⅲ.洁净产品类产业;Ⅳ.环境功能服务类产业。[2]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与投入,产业Ⅰ会率先趋于饱和,产业Ⅳ、Ⅲ、Ⅱ将逐渐成为未来环境产业的主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引导环境产业发展,我国环境产业已初具规模。到2002年,环境产业从业人员达200多万人,产值达2200亿元。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和现实表明:环境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世界性主导产业之一。国外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球环境产业的规模将是现在的三倍,可达1.8万亿美元。[3]
表1反映了我国近5年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和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1999—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固定资产总值的增长趋势明显,国内生产总值1999年增长速度为7.1%,到2003年达到9.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9年为5.1%,到2003年为27.7%,而同期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长分别为23.3%、20.0%。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的GDP 增长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效地促进和拉动了经济增长,成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4] 随着环境领域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预计今后数年内,我国环境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一般认为,只有当环境投资占GDP的1.5%以上,我国的环境质量才会有明显改善。[1] 而我国环境投资占GDP的比例一直低于1%,1999年才首次突破1%。 “十五”期间环境投资需求量达7000亿元,“十一五”期间环境投资需求更是高达9388亿元。[5] 在现行的环境产业投融资体制下,环境产业投资面临巨大的“资本形成短缺缺口”。
表1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1999年2000年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 823.21014.9 106.71367.2 1627.7
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478.9 515.5 595.8 789.1 1072.4
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152.7 239.4 174.5 188.0 221.8
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191.6 260.0 336.4 389.7 33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854.7
32917.7
37213.5
43499.955566.6
GDP
82067.5
89468.1
97314.8 105172.3
117251.9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 1.00 1.13 1.14 1.30
1.39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二、“环境产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及其经济学意义
资本即能够带来增殖的价值。资本分为存量资本和增量资本,存量资本是一定时点上的总额(即累计的资本总量),增量资本则是一定时期内的资本追加(即资本投资)。存量资本是增量资本投资的结果,而增量资本来自于存量资本的增值效率。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现代社会中,资本增值不仅取决于资本动员(社会金融动员)效率,还取决于资本运行效率,而这两者都依赖于一种更有效率的金融制度安排。
环境产业资本形成(Environmental Industry Capital Forming)即环境产业资本积累和环境产业投资追加,是维持并不断促进环境产业发展增长所必需的金融基础。环境产业资本形成按其形成途径,可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环境产业财政预算支出、环境产业金融信贷、环境产业外资引进、环境产业自我积累。“环境产业资本供给”(EI[,S])是从供给角度描述的环境产业资本形成,EI[,S]由环境产业财政预算支出(FEI[,S])、环境产业金融信贷(BEI[,S])、环境产业外资引进(EFDI[,S])和环境产业资本积累(EAI[,S])组成;“环境产业资本需求”(EI[,D] )则是从需求角度描述的环境产业资本形成,EI[,D]同样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环境产业财政预算支出需求(FEI[,D])、环境产业金融信贷需求(BEI[,D])、环境产业外资引进需求(EFDI[,D] )和环境产业资本积累需求(EAI[,D])。依据资本总供给等于资本总需求的原理,则:
上述等式(1)为“环境产业资本形成均衡条件”,等式(3)称为“环境产业资本形成缺口”,其中(FEI[,S]-FEI[,D])称为“环境产业财政预算支出缺口”;(BEI[,S]-BEI[,D])称为“环境产业金融信贷缺口”;(EFDI[,S]-EFDI[,D])成为“环境产业外资引进缺口”;(EAI[,S]-EAI[,D])称为“环境产业资本积累缺口”。
(1)“环境产业财政预算支出缺口”:环境产业财政预算投资支出的供给规模取决于特定发展时期国家财政的“预算规模”和“预算结构”。给定“预算规模”的条件下,环境产业投资支出取决于“预算结构”,即国家财政预算的部门分配和部门占比,而“预算规模”通常受到国家财政收入的限制。
(2)“环境产业金融信贷缺口”:环境产业金融信贷总量取决于国家特定发展时期内的“环境产业金融资源总量”和“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前者通常由国家特定时期内的社会储蓄余额和金融资产余额决定,后者是指基于特定金融制度、体制和管理因素决定的环境产业金融资源动员与使用。一国金融信贷的能力根本上取决于其金融资源总量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整合,给定金融资源总量,则环境产业金融信贷规模取决于环境产业金融资源动员能力和配置效率;给定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与体制建构,则环境产业金融信贷规模取决于环境产业金融资源总量。
(3)“环境产业引进外资缺口”:环境产业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积极扩大环境产业领域对外开放并充分引进利用外资,提高环境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是我国经济增长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环境产业的特殊性质以及环境产业外商投资环境的制约,目前环境产业领域的外商投资规模较小,而且区域分布、产业分布以及项目结构等也面临一定程度的非均衡,整体上形成了环境产业外资进入的弱势。环境产业引进外资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4)“环境产业资本积累缺口”:环境产业资本积累即环境产业作为相对独立产业部门的资本积累过程,它是实现环境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前提,也是实现环境产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的基础。环境产业资本积累规模是制约和影响环境产业资本积累效率的基本因素。表2反映了环境治理项目投资资金来源的分布情况。 表中数据反映了当前作为环境治理投资来源的国家预算内资金、环保专项资金部分所占比率有所下降,其他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企业自筹)来源所占比率逐步上升,有效支持了环境产业的发展,但规模还有待扩大。
从理论上说,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环境产业资本形成缺口”:一是“环境产业资本形成剩余缺口”;二是“环境产业资本形成短缺缺口”。依据现代经济学均衡分析原理,“环境产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的经济学意义是:要保证环境产业资本形成均衡有效,必须保证环境产业资本形成各组成部分的均衡有效,当环境产业资本形成总供给小于其总需求时,形成环境产业金融“资本供给短缺效应”。
从我国环境产业资本形成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环境产业金融中客观存在着“短缺缺口”。“九五”期间,即使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形势下,环保投入仍未达到4500亿元的计划数,缺口900亿元。“十五”期间,环保投资需求量7000亿元,仅水污染治理一项,缺口就达到400亿元左右。据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投资需求在9000亿元左右,占同期GDP的1.1%—1.3%,未来投资需求缺口可能还会不断加大,从而我国环境产业金融陷入经常性的“资本供给短缺效应”,形成对我国环境产业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约束。
表2 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 单位:亿元
项目 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
污染治理项目当年投资152.7 239.4
174.5
188.0
221.8
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32.4
49.636.3 42.0
18.8
环保专项资金13.2
19.315.8 14.8
12.4
其他资金(国内贷款、利 107.1 170.5
122.3
131.6
190.7
用外资、企业自筹等)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三、环境产业投资效率与环境产业金融运行
1.环境产业投资效率:规模与结构
在特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上,环境产业资本形成规模与结构将直接决定其投资规模和结构,环境产业资本形成缺口必然导致环境产业投资缺口。环境产业投资是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的长期因素和动力,投资不足必然会深刻影响环境产业的成长基础。环境产业作为推进国民经济成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保证较高的环境产业投资效率。环境产业投资效率既存在规模与数量问题,同时也存在结构与配置机制问题。在给定的制度与体制条件下,环境产业投资效率同时受到数量、规模、结构与配置机制的制约。
“环境产业投资效率”(EIE )表示特定经济发展时期内环境产业资本投入对增加环境产业产出(或提高环境产业GDP增长率)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它是“环境产业投资规模”(EIS)与“环境产业投资结构”(EIC)的函数,(如下图所示)即:
EIE=F(EIS,EIC)(4)
图1 环境产业投资效率曲线
注:纵轴EIS表示环境产业投资规模,横轴EIC 表示环境产业投资结构,曲线EIE表示环境产业投资效率。EIE曲线表明,环境产业投资效率与其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正相关。
图2 环境产业投资效率曲线
注:纵轴GDP[,E]表示环境产业产出增长率,横轴EI[,Q]表示环境产业投资数量规模,曲线Ⅰ表示低水平投入下的生产函数,Ⅱ表示增加投入状态下的生产函数。曲线EIE即表示环境产业投资效率曲线。
2.环境产业金融运行:配置及其效率实现
环境产业资本是环境产业再生产过程中不断运动着的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增值的价值)的资本,环境产业投资是指对这种生产过程中持续的资本投入追加。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产业资本对环境产业经济成长的推进作用,不仅表现为环境产业资本的持续投入追加,而且存在着一个“融通”问题,这就形成了环境产业金融的必要性。环境产业金融的基本职能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对环境产业资本的动员和配置(筹措和使用),以保证环境产业资本的顺畅循环、周转和有效流动,满足环境产业发展日益增强的资金需求。
环境产业金融运行的核心集中于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实现。配置是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效率“内生”于配置。因此,关于环境产业金融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必须实现环境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合理配置并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设计的“自发性经济行为”,配置总是在一定制约因素下进行的“能动性经济行为”。这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环境产业金融制度、金融体制、金融体系、金融治理、金融运行机制等。所有这些制约因素是否能够形成某种“激励兼容”,是能否实现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合理性的关键。市场机制是形成“激励兼容”的基础性机制,因此市场机制也应成为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我国当前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存在多方面的效率损失,陷入“低效配置状态”,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源总量短缺、信贷结构失衡、信贷管理机制低效、风险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缺失等。环境产业发展客观上需要环境产业金融的组织创新与资源的优化配置,综合考虑金融资源配置的制度性因素及经济基础,从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机构运营、金融资产交易、信贷体制(投资体制)及环境产业的产业结构、运营机制、产业规模等方面出发,优化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设EFR[,C]为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EFEC[,C] 为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EF[,I]、EF[,S]、EF[,M]、EF[,P]分别表示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的制度、体系、治理和运行机制等,则
上述等式的含义是:(1)环境产业资本形成均衡,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若环境产业资本形成不足则形成环境产业资本供给短缺缺口。短缺缺口表明:在给定的条件下,实现环境产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资本供给陷入相对困境。(2)环境产业投资效率函数:环境产业投资效率是由环境产业投资规模与其结构共同决定的因变量。持续提高的环境产业投资效率依赖于充足的投资资金来源及合理的投资分配结构。(3)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是由环境产业金融的制度、体系、 治理机制及运行机制共同决定的过程,其配置效率的实现依赖于这些制约因素所形成的“激励兼容”。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构建我国环境产业金融支持运行机制框架(图3)。“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理论与实践分析的内在逻辑是:环境产业发展面临多种初始条件制约,其成长发展过程必须构建必要的金融支持体系;资本供给短缺缺口是我国环境产业发展进程中最紧迫的“瓶颈制约”,必须增加环境产业资本形成规模、完善资本形成结构,提高资本形成效率,有效动员社会储蓄余额并将其转换为经济社会的金融资源,促进有效资本供给增加,从而满足环境产业发展的投资需求;环境产业金融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体制的完善,能够提供环境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集聚与配置机制;财政融资、政策性融资与市场融资作为环境产业基本的金融支持,必须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和运营定位;环境产业金融效率取决于制度供给的完备性和有效率的传导,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增强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的力度与效力——环境产业金融支持是我国环境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之一。
图3 我国环境产业金融支持运行机制框架
上述内在逻辑的展开存在于两个方向上的演进阐述:一是基于“环境产业资本形成缺口”的逻辑阐述;二是基于“环境产业金融效率”的逻辑阐述。两条逻辑阐述之间通过“环境产业金融支持”而得以相互联系,从而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演进过程。上述两个阐述的逻辑环节及其推演关系分别是:
(1) 环境产业资本形成不足→环境产业投资供给不足→环境产业陷入低水平增长→环境产业成为弱质产业→环境产业金融支持
(2)环境产业金融资源总量短缺→环境产业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环境产业金融运行低效率→环境产业金融基础脆弱→环境产业金融支持
五、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合理的环境产业金融支持应该由三种类型的支持构成,即:财政融资支持、政策性融资支持、市场融资支持。它们成为建构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的基本因素,并且必须要将它们有效构建,才能实现预期的支持效率。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个关于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的“三维建构模型”(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的“三维建构模型”包括三项核心内容:(1)以财政融资支持、 政策性融资支持和市场融资支持所构成的三维空间奠定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的基础平台;(2)以环境产业资本形成及其金融效率为基点构造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的机制与路径方式;(3)以环境产业发展为核心演绎环境产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的基本框架。
A轴:财政融资支持;B轴:政策性融资支持;C轴:市场化融资支持
图4 我国环境产业金融支持三维建构模型
环境产业财政融资支持中,要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环境产业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改革现有的排污收费制度;继续加大环境项目的国债投资力度,并结合产业投资基金试点把国债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项目资金收益,实现国债资金环境项目的良性循环。
环境产业政策性融资支持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政策性融资活动,支持环境产业发展,同时又要补充、纠正市场化融资在环境产业金融领域作用的不足和偏差,为解决中小环保企业间接融资问题,可分设政策性担保基金“环境产业信用担保基金”,本着“商业化运作、绩优者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担保基金的杠杆效应。
环境产业市场融资支持中,要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对环保企业的信贷投入,改进对环保企业的金融服务,借鉴国外“绿色银行”经验,成立“环保银行”,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环境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环境产业资本市场,放开直接融资,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方面进行融资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使社会资本转化为环境产业资本;合理运用环境项目融资,对基础性环境资产项目融资,要合理采用BOT方式、TOT方式以及ABS方式,支持环境产业发展。
环境产业金融支持对环境产业发展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成为推进我国环境产业及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环境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完全的市场机制在环境产业领域的不完全适应性,环境产业金融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充分发挥环境产业金融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其金融体系与结构、改进其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协调环境产业金融政策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化。
基金项目:中国CFTFF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基金资助项目(CFTFF-SHEI-2005R3)
标签: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配置效率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社会融资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有效供给论文; 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产业资本论文; 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