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的品牌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品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品牌是企业成功的法宝,给予产品独特的魅力,也承载着企业的光环。
当今,人们对品牌的意识与日俱增,同时品牌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深层的解读。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数字媒体突飞猛进,新老媒体不断融合,跨媒体的整合营销对品牌的传播,迫切需要对品牌传播的思维做出新的逻辑思考,以跟上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数字时代的步伐。
中国上榜品牌存在结构失衡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外的品牌影响力如何呢?近期在美国纽约揭晓的2013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榜单显示,2013年中国内地入选品牌共25个,其中入围百强品牌的有CCTV、国家电网、工商银行和中国移动,而新华社和中国铁建首次上榜。
2004年《世界品牌500强》中海尔作为第一个中国品牌首次入榜,国人无不喝彩。随着中国实力增强,入榜品牌亦呈逐年增加之势。虽然此次有25个品牌入选,但相对于中国13亿人口和众多的企业品牌,中国显然还处于“品牌第三世界”。
然而,中国品牌的总体知名度却没相应提升,上榜的品牌也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主要集中在金融、能源和资源领域,第三产业较少。上榜公司也主要是国有控股企业,完全市场化的民企较少。
用数字营销构建品牌价值
“为什么小米会如此火?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品牌的营销规则?答案就是:互联网!从未来趋势来看,小米正在用数字营销构建品牌价值。没有跟上数字营销步伐的品牌都可能被小米超越。”数字营销专家肖明超作出以上阐述。
当下,互联网及数字媒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媒体的传播形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同时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也发生改变,人们在每天的碎片信息中会过滤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已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所以品牌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不能仍停留在原来的传统思维模式上。
当很多品牌还在纠结线下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时,数字世界的品牌规则已变化。互联网上品牌间比的不仅是知名度、美誉度等,还需考虑流行度、网友关注度、被主动关注和检索频率等。
当今,网络世界和数字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我们的媒体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模式,给品牌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这并不代表数字媒体将替代传统媒体,正如2013年12月7日,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教授在金投赏跨界创意领袖群中接受肖明超的深访时谈到的那样:“新、老媒体是相对而言,新媒体是传统媒体有效的补充。在关注新媒体的基础上,既要关注变化的东西,同时更要关注不变的东西,我们必须在变与不变的基础之上,架构我们的知识体系。”
所以说当今是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互相借鉴和共融的共赢时代,而不是替代关系,数字营销是品牌传播的一种有效新路径,也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补充,还是提升品牌价值和维护品牌形象的最新亮点。
从建立信誉度到提升情感度
品牌的积累需要市场的磨练、历史的沉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营才能成就一个成功的品牌。人们的品牌意识与日俱增,品牌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诠释。
如何在市场环境、媒体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寻求适合本身的发展之路,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课题。只有关注瞬息变化,顺应市场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品牌传播服务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谈起品牌,就会想到企业或产品的名称或商标,其实品牌就如同储存在大脑中记忆的“小盒子”,一旦有需求时“小盒子”会打开,依次推荐你喜欢的品牌。真正的品牌总是要经过从信誉度建立进入情感度提升的过程。如何使产品从记忆上升到信誉,最后升华到情感呢?我们必须考虑和审视品牌管理的四个要素。
建立卓越的品质信誉。产品力是建立品质信誉的基础,没有信誉的品牌就等于失去了竞争力。中国刚加入WTO时,国外很多“洋”品牌同中国本土品牌竞争的关键就是信誉。通过几十年市场的锤炼,许多本土品牌已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和推崇。我在1995年迁入新房装修时购买了一台抽油烟机,售后服务说明上写着每年免费提供过滤网。2005年重新装修时那台油烟机早已淘汰,20多年过去了,这一承诺我早已淡忘,但至今厂家每年仍按时寄来过滤网,这令我感动不已!
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塑造是强化品牌的推手。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塑造是区隔产品同质化、增加粘合度的一项有效手段,是彰显品牌个性的最直接表现。
注重线上线下的用户参与和体验服务。当我们购买衣服时通常都喜欢试一下,才能做出判断最终购买。互联网发展的今天,这种体验不只是线下实体店能做到,线上也可以得到满足,这是电商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在现今许多消费者在购买苹果、三星、Google的产品时都会先去体验店进行体验,再从线上的渠道购买。通过线上的查询和搜索、线下的体验再回到线上的购买,消费者完成了购买后并没有就此完结,他(她)还会把体验和购买的过程和经验,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给其他消费者,从而形成口碑宣传,并产生重复购买。
企业需注重社会责任及热衷公益事业。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责任正呈现出全球化和标准化趋势。跨国公司全球运营的特点,对构建起全球统一和共同认可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和更加深刻的体会。
因此,一个成熟的企业不仅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更应承担着一份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