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国初期学校德育的实践特征与发展_社会主义改造论文

试论建国初期学校德育的实践特征与发展_社会主义改造论文

建国初期学校德育创建的实践特征及发展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德育论文,特征论文,建国初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49年10月至1956年,是新中国学校德育的创建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从本质上改变了旧教育的性质,相应地也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对旧德育的批判利用、继承老解放区的德育传统、学习苏联的德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创建新中国的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艰难而繁重的工程。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学校德育创建的历程以及该时期学校德育特征与发展这几方面去阐述。

一、建国初期学校德育创建的几项重大举措

(一)在批判、改造、继承基础上创建新德育。建国伊始,新中国根据当时传统德育根深蒂固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稳妥可行的方法和有力措施。首先是确定创建新中国学校德育的方针政策。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部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根本法中就提出了学校德育目标和任务:“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同年12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教育的总方针是:“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除此外,1950年,青年团中央以及教育部也相继对学校思想教育的目的和教育重点作出规定。这些方针政策,对当时改造旧德育、创建新德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是对旧德育实行改造。解放初期,人民政府面临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教育摊子,其成份大致有三:一是国民党政府办的“公立”学校;一是外国势力在中国设立的买办学校或教会学校,美帝国主义津贴学校就有264所(绝大部分是中学);一是私人兴办的私立学校。 这些学校中相当部分是作坊式的乡间私塾,还存在不少以营利赚钱为目的的“学店”。这些学校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有些就是直接为反动政府服务的,在德育上充斥着各种陈腐、不健康的内容甚至是反动的东西,向青少年灌输各种封建的思想观念和有害的意识形态。因此,人民政府在接管教育之初,就非常重视对学校德育的改造和重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举措:(1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把接管教育和重建学校德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反复强调和确定新德育的方针和基本内涵。(2)坚决打击特务分子和反动政客 , 清理学校管理阶层中的不法分子。(3)整顿德育秩序, 废除旧的反动德育课程,其中最突出的:一是重新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指出旧德育的危害和积极倡导新学校德育;二是废除反动的“党义”和公民课、政治训育等宣传反动政治观点的科目,停止军训课程,取消反动的宣誓活动;三是取缔“三青团”等反动组织,解散“童子军”等旧的学生团体和德育组织,断绝与国外帝国主义的有关机构的联系;四是对旧的德育错误观念进行批判斗争,肃清国民党散布的各种谬论,教育师生明敌我,辨是非,大力倡导新德育。

在清理旧德育的同时,党和政府也大力抓紧德育的创建工作。(1)派大批革命干部和爱党爱国的知识分子,分别担任学校的领导人,强化党对学校的领导。(2)明确党的教育方针,是为人民大众服务, 为国家繁荣富强服务。(3)大力倡导新中国的新思想、新风尚,宣传“五爱教育”,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设立新的政治教育课程。(4)建立系统的德育工作机构和工作体 系。(5)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社会宣传活动以及参加各种实际斗争活动。

第三,继承老区德育经验。在创立新中国学校德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是继承了老解放区的德育经验。 这些经验概括起来有如下特征:(1)强调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赢得战争服务;(2)从实际出发,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事例和形式来教育学生;(3)开设正规的德育课程;(4 )运用民主教育方法(如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教育学生;(5)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生产劳动和各种政治运动。 老区这些德育经验,在建国初期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由旧性质向新性质的转变。

第四,批判和继承传统的德育。这项工作的进行主要集中于下列方面:(1)批判旧德育中的剥削观;(2)批判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3)批判旧的德育方法;(4)批判旧德育理论和德育思想。当时对旧德育思想的批判,有力地推动了接管和改造旧学校的德育工作,但也出现某些偏差,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很难避免的。

(二)全面学习苏联学校的德育经验。开国之初,我们党就提出“全心全意向苏联学习”的口号。1949年12月30日,教育部长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借鉴苏联的教育经验,并把苏联教育作为建设新教育的方向。尔后,各种报刊和出版社开始陆续发文引介苏联的教育理论、方法以及教科书。其中,苏联学校的德育对新中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首先是出版多本有关苏联专家的德育专著以及发表了大量相关的文章。其次请来许多苏联专家在全国各地开设大量的德育讲座,介绍苏联学校德育的经验,并举办各种笔谈或问题讨论,探讨苏联学校德育经验以及如何移植等问题。其中马卡连柯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克鲁普斯卡娅的德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中的德育理论等都是探讨的中心论题,当时这三位教育家的德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实践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再次是中国派出了各种参观团、代表团访问苏联,直接学习苏联的德育经验。第四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德育方面的改革实验,这些实验主要是在建立班集体、学生课外学习小组、班主任工作及少先队建设方面开展。在学习苏联经验中,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开始尝试建立较系统的政治课教学体系,尤其强调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二是学校团队活动日益规范化。三是加强学生规范管理,加强各校的规章建设。四是加强学生校外机构建设,如成立少年宫等。

建国初期全面学习苏联学校德育的经验,对推进新中国早期新德育的创立,确定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模式和实践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注意同我国实际结合,一味照搬苏联模式,甚至出现一边倒的倾向,否定了传统德育的合理性和排斥西方学校德育的科学性。尤其是片面地强化阶级斗争为主线的德育特性,使这一倾向得以保存并影响我国学校德育以后的发展。

(三)开展思想改造运动。思想改造运动经历了第一次(1950年)政治启蒙的思想改造运动,第二次(1951)以五爱教育为中心大规模的思想改造运动,以及第三次(1953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改造运动。可以说,思想改造运动始终贯彻建国初期德育工作的全过程。第三次的思想改造运动是以配合对社会主义改造为政治中心任务而展开的。1954 年4月8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政务会通过《关于改进和发展中等教育的指示》,指出学校的任务,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成员。强调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是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而作为肩负这一重任的教师,无疑要加强政治、文化与业务的学习,要继续深入思想改造,批判资产阶级思想,提高社会主义的觉悟。尔后《人民日报》、《人民教育》均相继发表社论及重要文章,阐述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主要特点。与社会主义思想改造相伴随的是这时期对资产阶级思想毒害的批判也一步步加剧,对许多教育流派进行政治思想分析,继批判《武训传》后,批判一步步升级,开展对陈鹤琴“活的教育”、晏阳初的“乡农教育”、梁濑演的乡村教育以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等的分析批判。这一批判运动发展到批判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时达到一个高潮。

思想改造运动作为建国初期学校德育的一次重要工作,在配合当时接管旧教育、建立新德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当时解放区对敌斗争时的方法和思维的影响,在思想教育过程混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线,动辄上纲上线,这为当时及后来学校德育的失误留下隐患。

二、本时期学校德育实践特征

本时期学校德育经历了改造旧德育和推行社会主义新德育的两大实践阶段,其实践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以创建学校新德育为实践的中心任务。综观这一时期,学校德育的全部实践和工作核心,都是以创建新中国学校德育为出发点和总目的。无论是接管旧德育、批判旧的德育思想、传统文化以及旧的教育理论,还是大力学习苏联的德育经验,甚至是推行思想改造运动,都始终紧密地围绕着创建新的德育为目的,都是为推行新德育服务的。在创立新德育中,最主要是吸收移植了老区德育经验和基本形式,并且注重从苏联德育实践中吸收各种“被证明”有用的经验和方法。当时尽管对旧德育进行了批判,但传统德育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仍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

2.紧密配合社会政治运动,为当前政治斗争服务。本时期学校德育的另一突出特点是注重配合党和国家的工作总方针,针对当时严峻的敌我形势,积极配合各种政治运动,为政治斗争服务。一是把敌我斗争作为德育的重要部分,强化阶级斗争教育,使学生了解无产阶级的性质,站稳阶级立场。二是把参与社会政治运动作为学校德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引导师生参与土改、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及“三反五反”等运动,使师生在这些运动中,通过了解地主反动派的罪恶,从中接受最深刻的教育,培养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促进思想改造。三是突出为当前政治斗争服务,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目的。由于建国初敌我形势严峻,必然要求学校德育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把无产阶级政治斗争作为最基本的德育实践。因此,从学校的各种教学到全部的学校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目的开展的。在语文课、历史课中几乎都编写入有关反帝反封建的教学内容,突出政治斗争要求。

3.突出培养“五爱”国民公德的德育实践内容。在这一时期,学校德育突出把培养“五爱”的国民公德作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早在建国初,人民政协共同纲领中就提出将“五爱”作为新中国公民的道德标准,随之《人民教育》连续三期刊登徐特立长篇论文《论国民公德》,全面阐释“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的基本内容。全国学校随之全面开展“五爱”教育运动。1954年4月,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中再次重申,根据目前学生的思想状况,继续努力培养“五爱”的国民公德,“并注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自觉的纪律及坚韧、谦逊、诚实、节俭、朴素等品质。目前应特别看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自觉纪律教育。”(注:《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人民教育》1954年7月号。)

“五爱”教育是创立新德育的重大举措,较全面地规定了新中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为建立系统的学校德育体系奠定了基础。这一内容不仅与新中国的建国方针一致,而且很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尤其是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易懂的特点,同时还同中华传统文化及爱国情感相结合,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公民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当时不仅逐步编制了完整的“五爱”教育大纲及教材,而且形成了不同年级特色的“五爱”教育形式。“五爱”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也被大量创造出来,并被很多中小学教师生动地运用到教学教育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可以说,新中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体系是以“五爱”教育为核心的,这对学校德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五爱”教育,同当时的政治气候息息相关。如把“爱祖国”教育,视为“五爱”教育的主纲内容,其他方面都是为爱社会主义祖国服务的。又如把“爱劳动”教育,视为反对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旧道德观以及改造思想观念的重要内容,作为培养热爱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重要课程。“五爱”教育也同老区的德育经验有密切联系,对借鉴老区德育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应当说,这一时期各种德育活动,包括参加各种政治运动,在本质上都体现为“五爱”教育,所以,这一时期学校德育主要是以“五爱”教育为其基本内容的。

4.突出参与社会的学校德育实践特色。这一时期德育很强调面向社会政治运动,关注师生亲身参与在实际具体的政治运动中受到真实的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不仅注重把社会上各种事例引入课堂,紧密结合当时斗争和政治需要,而且引导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活动。如参观各种实物,万人坑等,让苦大仇深的工农现身说法,使师生接受思想教育;组织大中学生参加土地改革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和宣传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活动等,使师生接受教育。同时,动员学生投身政治斗争之中,如让年龄较大的学生直接参加土改工作队,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等等。

参与社会活动的德育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由于当时具备大量的实物和斗争现场;二是重视社会活动本身是老区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三是这本身也是德育工作中最常用而且重要的形式,当然,这同新德育创立之初以及缺乏系统的德育理论也有一定的关系。

5.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学校德育体系。经过这一时期的工作,逐步建立起新的学校德育体系,主要体现在:(1 )建立起较完整的德育课程、德育内容和工作规章,初步形成以政治理论教育、阶级教育、思想教育和“五爱”等品德公德教育为主干的德育内容体系,并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设置相应的内容体系;在学习苏联经验下编制了相应的德育教材集。(2)形成相应的学校德育理论体系,其中一是取自于我国传统德育的优良传统,如孔子、孙中山、蔡元培等;一是取自于苏联德育经验,例如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及列宁有关论述等。初步提出有关学校德育的原则、方法及工作程序,例如集体教育原则、平行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等。方法有道德谈话法、讨论及辩论法、社会公益劳动法、生活制度法及操行评定法等。班主任工作的一般方法程序也逐步形成。(3)建立起相应的学校德育组织形式,不仅成立了德育责任制度,明确了校长、班级组长、教师的德育职责,而且建立了辅导员、班主任等专职德育工作的老师岗位。此外还建立起学生组织,中国民主主义青年团(注:1957年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学中广泛建立起来,小学中普遍成立了少先队(注:1949年10月成立全国性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为少年先锋队,由共青团领导,9岁至15岁少年儿童参加。)组织,这些学生组织对开展道德教育,开展各种有益的“红领巾”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时期重要事件之一是颁布了学校工作规程。1951年制定的中学和小学暂行规程于1952年颁行,对学校德育都作了明确的规定。1955年又正式颁行《小学生守则》20条,《中学生守则》18条,对学生的品德要求作了系统的规定,成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校德育正规化的重要范本。

总之,这一时期的学校德育已形成雏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创立新中国学校德育进程的探索

本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是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转型期,经过7年两个阶段的发展,至1956年时,国家实现了从旧体制到新体制, 再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改造的转变。学校德育在这时期也同样经历了这一重大转型,即从封建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旧德育转向人民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无产阶级新德育。尽管学校德育也象国家体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那样,经历了这一时期的转变历程,但是现在看来,学校德育的质的转型并未同时完成,所取得的成就同要达到的目的相比,存在着漫长的距离。特别是由于经验和认识上的不成熟,致使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失误和问题:如简单地用阶段斗争来代替德育,混淆了政治斗争和学术批判的界限;用群众性政治运动来代替正常的学校德育工作,偏重于表面的轰轰烈烈而忽视科学德育的建设;学习苏联德育中有简单化、教条化倾向以及泛化现象。考察这些问题,可以看到创立新德育中有三个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

1、道德的创立和变革与道德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 相对于政治及社会体制来说,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转变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念,是相当艰难,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能的。从建国以来出现的各种观念的冲撞,价值观的冲突以及思想改造的反复性,充分表现出道德教育的艰难性。最重要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只是在政治体制上的转变,而生产力方面、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方式上以及教育的社会筛选功能方面并未有质的转变。换句话说,尽管革命成功,但农民仍然要耕田,工人仍然要抡锤打铁,进学校仍然是为了读书、升学、做官,这些都表明不可能实现彻底改造旧的道德观念,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革命。这点毛泽东同志到后来有很多论述都谈及。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提供了一个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付出许多代人辛苦的劳动。

实践证明,以政治斗争方式为主的学校德育在后来的发展中出现了重大问题。

2、创立学校德育体系的时代局限。新中国学校德育在激烈的敌我 对抗中进行,是一次非常规性的模式转型,实现这个转型的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惊天动地的激烈革命。革命动员了千千万万知识尚低、现代意识不足的民众团结起来,拿起枪杆来同反动官僚、帝国主义分子进行殊死搏斗,用血和生命夺取政权,实现革命的胜利。因此,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空前激烈的模式转变方式,激烈抗争从公开战斗转向隐蔽战斗,从枪械对抗转向思想观念上的对抗,这就给学校德育的转变提出了新课题,即如何用不同于公开的枪械对抗的方式来实现德育的转变。但是,建立新中国以后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残余采取的各种严重的对抗行为,加上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艰巨任务,使人们无法耐心地允许思想和道德的转变按照自身的规律演变,最终仍较多地采取了敌我斗争这一简快方便的转变方式。这同时也受到长期敌我斗争经验的影响,以及对敌我关系在德育转型的演变的新模式认识不深,没有真正认识到现代德育转变的独特问题。

这本来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德育转变,但却由于它的有效和简单而被作为传统和经验,得以保存下来,成为现代德育的核心内容,殃及了后来的学校德育的发展。

3.缺乏必要的德育研究。建国之初,百业待兴,敌我斗争激烈,在创立新中国学校德育中,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没有开展必要的研究,因此也使学校德育的发展受到致命影响。缺乏必要的研究,其原由首先是多数革命干部知识水平不高,对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道德问题认识不多;其次是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属被改造之列,他们对新德育也知之不多,且唯有接受之力而无研究之心,他们一心一意地向新事物学习,根本谈不上研究和创新;再者是有老解放区域成功经验和苏联老大哥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经验,人们普遍认为,新德育就是要引用这两种经验,从而也忽视了必要的研究。

现在看来,由于新中国学校德育的转型的特定背景,使以上问题难以避免,致使中国学校德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标签:;  ;  ;  

试论建国初期学校德育的实践特征与发展_社会主义改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