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点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几点论文,经济学论文,看法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文商编号]1002—2031(2007)03—0002—05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威尔帕·汤普森(Wilbur Thompson)编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为诞生标志。这门学科产生以后,得到了许多国家乃至联合国的重视,英、美、日、前苏联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出现了自己的《城市经济学》。到1968年,美国已有53个系可以授予城市经济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也并列为美国10大类经济学科。
我国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引进城市经济学的,许多学者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例如,翻译了许多国外城市经济学著作,出版了自己的城市经济学专著,建立了城市经济研究所。此外,一些高校例如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还较早地开设了城市经济学专业课程并设立了硕士点和博士点(或博士授予权)。但城市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很顺畅,其学科地位和作用也并未得到我国所有学者和权威人士的认同。1997年,国家把城市经济学由原来的二级学科降为三级学科,不允许大学开设城市经济学专业课和招收本科生,原有的几所高校的城市经济学硕士点、博士点,也转为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博士点,这使得原来从事城市经济学的教学科研人才急遽流失。
为什么城市经济学在国外备受重视,在国内却由“热”转“冷”?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研究成果自身不足,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内容,研究成果多停留于现象的描述,难以用来指导实践。鉴于此,本文拟对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一 把握好学科的概念和特征
建立一门学科首先是要把握好学科概念,明确学科研究的内容,这样才能使之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目前,人们对城市经济学的概念认识仍然相当模糊。例如,很多城市经济学教科书都认为该学科是研究“城市经济产生、发展及其运行规律”的,但这些教科书在提出以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后,一般就没有了下文,全书内容几乎与城市经济运行规律不相干,全是一些相关理论介绍和各种城市经济现象的分析,而缺乏实际的对城市经济运行规律形成和演变的论述[1]。有的教材则直接认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现象的学科,并把产业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交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都搬进来,结果使城市经济学成了一锅“大杂烩”,丢掉了城市经济学自身的学科特色,造成各经济学科之间重复混乱,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也不清晰[1]。又如,在城市经济学的教材中,有些内容虽然标有“城市”一词,但是如果把“城市”换成“农村”,似乎也未为不可,这表明教材对城市特点的研究和反映还不够,城市经济学的“城市”特征还不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大部分学者受以巴顿《城市经济学》为代表的学科体系的影响,对城市经济学学科定性不甚准确。巴顿认为,城市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原理去解决城市问题,因此,“城市经济学”体系可以按照专题的形式研究城市问题。国内著作基本仿照此形式,只是涉及面不同而已:有的涉及发展、土地、环境、交通、住房、规划,有的涉及发展、土地、交通、环境、犯罪、文化、贫穷或管理,等等。涉及面的不同使城市经济学常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2]。但巴顿给城市经济学所下定义只是在这门学科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一种最现实选择而已[3],巴顿和赫希等人同时都承认,城市问题研究是很难搞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
——对城市特别是本国城市的区域特征把握和研究不足,导致城市经济学中的有关经济学知识显得空泛,基本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和方法。这些原理和方法不仅不为城市所独享,而且是套在泛层面的城市上,因为从教科书中人们难以看到不同城市的特点以及针对这些不同特点的经济学解决办法。实际上,城市经济学本身也是一门区域经济学(城市是区域的一种类型),只是城市经济学主要是针对城市而不是农村或者国家、国际等区域。因此,城市经济学首先是要有城市特色。当前城市经济学中城市特色不足的原因可能与研究者大都来自经济学领域有关。长期以来,经济学与空间概念的联系不足,经济学原理大都悬在空中,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与经济学家不同的是,地理学家更注重野外考察,他们重视区域现象、区域特色,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那么,如何界定城市经济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对城市经济学进行界定。一是从解决城市问题的角度进行界定,将城市经济学看作是根据经济学原理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或是关于城市问题的经济学思维和方法。这基本上和以巴顿为代表的西方城市经济学家的提法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在这个定义中,重心在经济学思维和方法而不在城市问题。把重心放在城市问题(城市专题)是国内外比较普遍的做法,但这种做法不仅会导致不同城市经济学著作所涉及的专题范围之差异——由于各人对城市问题的观察角度和视野范围不同,而且容易使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混杂。此外,城市经济学著作的内容还可能会过度膨胀,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可以说无论如何都难以穷尽,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作者总感到“意犹未尽”或有的著作篇幅过长的原因,而对读者来说,却可能既吃力又得不到多少有用的知识。把重心放在经济学的思维和方法上则使我们的研究工作简单得多、明确得多:我们的任务只在于针对可能出现的种种城市问题去探索、发现或应用可行的经济学思路和方法,而对其他城市问题只需点到为止,一般不需进行专题的深入分析。对各城市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应该留给其他学科,例如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生态环境学等,这样不但不会使城市经济学变成各学科知识的大杂烩,而且可以突显城市经济学的经济学特色。
那么,什么是经济学的特色呢?按照西方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间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4],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学基本上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5],因此,对于城市问题,我们可以加强研究和比较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以选择那些成本小、效益大的方案。
突显经济学特色并不意味着忽视城市问题,相反,各种城市问题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思考。按照加里·贝克尔的观点,经济学只是一种方法,即三位一体的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分析方法,因此,在研究中只要采用这些方法,即使研究对象不是经济行为——例如,研究的是犯罪、婚姻等社会现象,这样的研究也是可以成为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按照加里·贝克尔的观点,那些虽然研究的是地地道道的经济问题但没有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而仅停留在描述主义的研究很难归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6]。
界定城市经济学的第二个方向是从城市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将城市经济学看作是研究城市经济如何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它针对的是城市经济问题而不是所有的城市问题,研究的是城市的产业形态及其产业的空间组织形式,探讨的是城市经济如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坚持这一划分方向将使城市经济学鲜明地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虽然经济发展不仅包含经济增长,而且还涉及政治、文化、法律、社会观念、习俗、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变革,但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们的经济行为。
对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这一提法,笔者认为应持谨慎态度。虽然将城市经济学定义为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其规律没有错,但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经济现象又与自然现象不同,随机影响多,缺乏线性发展特征,加之当前我们缺乏对城市的长期跟踪研究,因此,试图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即使是找到所谓的规律,我们的最终目的也是解决城市中的现实问题而非其他。
根据上述分析,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第一,城市特色,主要针对城市所独有的诸要素;第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这是城市经济学学科的灵魂;第三,城市区域的空间经济学特色,它可以反映城市诸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空间组织;第四,城市经济学既不是微观经济学,也不是宏观经济学,而是从总体上把握和协调城市诸产业、诸阶层的各种关系的理论和方法。
二 明晰学科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基本思路
(1)明确应用主体
如果从学科的长远发展来看,所有的研究都需要考虑其研究结果的最终服务对象(比如政府、规划院、学者、企业家或者个人),因为,只有明确了应用主体,才能使研究者站在应用主体的角度去思考应该解决的问题。唯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成果才拥有市场,学科才有发展的空间。
有学者感慨“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人员没有学过城市经济学”。可能是由于城市经济学还年幼而不为人所知,但如果管理人员学过以后是否就对其有用或者用处有多大呢?在市场经济环境里,政府的职能是什么?他们对经济的管理程度有多深?是否都能完全代表民众的利益?这些都是研究人员首先应该设身处地加以思考的问题。
(2)务实的价值取向
学科的研究成果应能针对中国不同城市及其不同问题提供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途径,而不是城市各专题的现象描述和理论分析。关于数学模型,很多城市经济学家都认为,影响城市经济活动的各种因素有许多是不能数量化的,或是难以捉摸的,因而对为城市经济负责的决策者来说,有些数学模型是不会有多大帮助的[3]。笔者认为,在介绍数学模型时,应尽可能与我国城市的实际结合,以提高解决我国城市问题的能力。
(3)以城市问题为导向,从案例研究入手
以城市问题为导向就是要求研究人员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如何发展城市经济,如何针对城市的问题进行经济学的分析,有哪些方案可供选择等问题。
目前,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中,案例研究比较薄弱。应该说,城市经济学的地域色彩是比较浓的,因此,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理论离不开对一个个具体城市的剖析。在现阶段,应该重视分析来自典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经验,探讨典型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思路。
2.主要内容及其逻辑框架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城市经济的发展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要在研究中把握到所有的城市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作为城市经济学的教科书,笔者认为,在现阶段以下的内容是需要涉及的(各为一章):(一)城市经济学导论,(二)城市集聚经济,(三)城市化的理论,(四)中国城市的类型和特征(特别是经济竞争力),(五)城市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解决途径,(六)城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七)城市产业形态及其空间结构的分析(城市经济地理),(八)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九)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十)城市产业的协调发展理论,(十一)城市产业的空间结构理论,(十二)城市经济运行机制和城市制度环境,(十三)城市产业的布局和规划,(十四)城市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及其政策研究。
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是:第一章是一般的学科引言;第二章描述城市的基本特征——集聚,指出这种集聚的经济性,说明城市化之必要;第三章阐明城市化的理论和途径,这部分对我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城市化的进展本身也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第四章通过描述和分析我国城市的类型和特征,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策略作铺垫,也为城市群发展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背景分析;第五章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提供一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并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这是城市经济学经世济用的必然要求,该部分囊括了现行教科书中各专题的主要内容,涉及城市土地、住宅、人口、基础设施、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贫困、犯罪、教育、就业、福利等社会问题,内容虽多,但容量不大,因为对各种城市问题,研究者仅需点到为止,而把着力点放在提供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解决途径上。至于各专题的现象描述及其非经济学分析宜留给其他学科承担;第六章提供对城市的SWOT分析方法(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ies,threat),这是制定城市发展对策所必需的;第七章介绍城市产业形态及其空间结构的分析技术,目的在于了解城市的经济地理;第八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九章阐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这是城市经济研究的终极目标,旨在避免城市衰落、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第十章具体研究城市产业的协调发展,城市产业的经济效益是城市经济的基础,城市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产业链的形成、经济资源的再发现、新需求的再创造等等都对城市经济产生影响;第十一章从空间角度介绍城市产业的结构理论,展开区位选择、产业集群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的研究;第十二章探讨城市经济运行机制,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从生产关系方面分析城市经济问题,同时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城市制度环境的设计。由于政府官员是“经济人”而不是“道德人”,他们既不代表社会利益,也不是除社会公众利益外别无他求的常人。他们与其他人一样,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7],所以,必须通过制度的建设平衡政府和民众的利益,如此才能快速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第十三章通过城市产业布局和规划理论的介绍把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落实到城市的具体区域;第十四章是后评价,通过分析城市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益,以提高对策研究的质量。
三 寻找学科发展的动力
1.刺激来自城市政府和社会的需求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来源于实践需要。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近乎停滞,对城市化现象也几乎没有研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规模之大、问题之多皆为世界所罕见。应该说,这为我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对城市经济学的引进及其后的发展主要是由学者启动,而不是来自政府和社会的直接需求,这是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与我国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很不相称。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刺激城市政府和社会对城市经济学的需求。
首先,适当将集权向地方、城市分散,加强城市自主经营的能力。
其次,要强化城市政府对其辖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责任。由于我国已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职能通常是:第一,保护公民的各项自由;第二,生产共享品;第三,再分配产权(居于社会公正,由选民决定)[8]。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目前政府职能已从过去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计划型转向政府、社会、企业全方位合作的开放型,由过去注重产业发展、指标分配,转向强化公共资源、公共产品、服务配置和空间定位[9]。因此,政府在履行责任的同时,有必要委托社会研究机构等组织(例如高校中的城市经济研究所)参与政府的决策。这方面可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思想库形式。美国思想库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影响政府公共政策选择为目的,具有独立性、非营利性、现实性(以影响政府决策为其最大目标)、政治性(有着强烈的利益和价值取向)的特点,其资金不仅来自政府,更多的来自民间[10]。
最后,市场的缺陷要求政府承担起扶助弱势群体的责任,为社会公众提供机会平等的社会机制和环境,让社会公众能表达他们的需求。通过政府这一“服务中介”让社会研究机构帮助寻求解决的途径,以确保市场总体利益(而不是某一阶层利益)的最大化。
2.以实践性的课题研究带动学科发展
学科的研究有两种,一是纯理论的研究,一是实践研究。在城市经济学发展初期,特别是当其不景气的时候,我们应加强以课题为主的实践研究。
势不可挡的城市化浪潮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为我国城市经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不管是众多发达的长三角或珠三角城市群还是目前仍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城市,它们的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去深入探讨。在这样的情势下,研究人员应积极争取以实践为导向的横向、纵向课题,特别是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通过争取政府经费的支持,不仅可以向世人表明城市经济的研究对社会是有用的,而且对研究者也是有效益的,这样就扩大了城市经济学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研究阵营和学习队伍。
3.不同学科群体的合作研究
城市规划在我国目前是比较热门的专业,这方面的横向课题比较多,效益也很好,但这些工作主要是由地理学家完成的,相比之下,经济学家获得的横向课题和经费较少。有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系统运行及其规律的学问,它不与任何部门对口,找不到给予经费支持的单位,这使得城市经济学科成长艰难”[2]。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更可能的原因是经济学家比较“内向”而没有自动去寻找课题。相对而言,地理学家更属于外向型研究人员,他们最擅长野外工作,也很擅长与政府打交道。看来,至少在现阶段经济学家需要依托城市规划项目参与到实践中去。那么,城市规划是否需要经济学家的参与呢?
巴顿指出,在西方,经济学家和城市规划家也曾有过误解而难以合作。但后来随着城市问题的增多及其相互关联,人们感到“在编制城镇规划工作中如对经济因素不加考虑是再也行不通了”。例如,在衡量可供选择的规划方案时,还是需要应用经济学的。在实践中,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法(C.B.A)等经济技术都对城市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巴顿还指出,城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多学科的参与[3]。因此,随着我国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日益重视,经济学家也将有机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将有利于城市经济学学科的发展。笔者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参与了一些规划项目,这些项目坚持的就是多学科结合的技术路线,从区域研究开始到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设计,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综合性理论体系;在汕头市潮南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中,经济研究部分还是重头戏,备受潮南区政府的重视。可见,经济学不是不与任何部门对口,恰恰相反,经济学是城市政府最为关注的,关键是经济学家要保持主动。
四 加强学科建设的中国特色
我国城市经济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因而学科的建设一般都带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例如,教材的编写基本仿照国外形式,是城市问题各专题研究的汇总和延伸,不同专题相互独立,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贯穿其中的研究主线;有的教材则通篇都是国外的有关理论和数学模型,对我国城市的分析涉及很少。诸如此类现象在一定时期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城市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够解决本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科建设的中国特色,特别是要做到以下两点:
1.对城市问题要着重提供经济学的思维和方法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存在的问题相当多,因此对所有问题都一一详述是难以做到的,关键是我们能够把握主要矛盾,提供经济学的应对方法和选择途径,否则,学科会变成城市问题学而不是城市经济学。
2.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应尽量适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应将城市经济学立足点放在解决我国的城市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理论的阐述上。我国幅员辽阔,城市类型众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着特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城市经济学应能对此作出具体分析并给出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我国城市经济学才能显出生机和活力。
[收稿日期]2006—07—19
[修回日期]200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