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论文_徐贤翠

【摘 要】目的:针对患有白血病的患儿行以PICC所具备的临床效果展开对照分析,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白血病的儿童当中择取40名,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实验组两组(n=20),对实验组行以PICC置管术,观察两组患儿的静脉留置时间以及穿刺次数,并结合护理措施分析发生静脉炎的概率,做以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实验组在静脉留置时间上、静脉穿刺次数上、静脉炎的发生概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白血病患儿行以PICC,能够显著提升静脉留置的时间,降低穿刺次数,有助于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为患有白血病的患儿提供安全的静脉通路,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白血病;PICC;对照分析;护理干预

通常来说,患有白血病的儿童年龄比较小,血管也比较细,反复性化疗对患儿的血管造成的损伤也令穿刺比较困难,令患儿的痛苦成倍增加[1]。所以,构建起畅通的静脉通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患儿的化疗得以顺利完成[2]。在本文中将随机择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白血病的儿童40名做以分析,探讨PICC的临床价值,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白血病的儿童当中择取40名,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实验组两组(n=20),常规组当中包括男性患儿13名以及女性患儿7名,年龄在3岁到10岁之间,平均数是(7.15±1.89)岁;实验组当中包括男性患儿12名以及女性患儿8名,年龄在4岁到11岁之间,平均数是(7.21±1.79)岁。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均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对照分析。

1.2方法

对常规组使用型号为24G的安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留置。对实验组行以PICC置管术,材料为美国BD公司的PICC导管,型号是3F,且都是单腔导管。

手术前,详细地向患儿的家属描述置管的意义,并且强调置管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准备好配套盒以及生理盐水。

PICC组:手术过程当中,先选择适当的穿刺位置,随后令患儿处于平卧体位,并且令患儿的穿刺一侧手臂向外伸展90度左右,测试导管插入长度,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并预冲导管,止血带绑扎,穿刺,等到见到回血之后,将针芯撤出,置入导引鞘,均匀地将PICC导管纳入,置入约10厘米到15厘米之后将导引鞘移除,移除引导钢丝,对导管的长度进行适当的修剪,使用适量生理盐水,在抽回血之后对导管进行冲洗,并且封管,使用适量的碘伏对穿刺部位进行清理,妥善地将导管固定好,将3M透明贴贴在患儿的皮肤表面,进行无菌敷料的覆盖,最后行以X线扫描,确定具体的导管位置,做以记录。

常规组:静脉针留置之后,选择适当的浅表静脉,使用3M贴对导管进行固定。

对两组患儿均行以相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参见讨论。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静脉留置时间以及穿刺次数,并结合护理措施分析发生静脉炎的概率,做以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针对PICC对患有白血病的患儿起到的效果展开的分析当中,结合数据类型,笔者将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计量资料选择( )进行表示,行以t进行检验;对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行卡方检验。本文中仅有P<0.05的情况为存在明显的差异。

2 结果

经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实验组在静脉留置时间上、静脉穿刺次数上、静脉炎的发生概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数据参照下表(表1):

另外,在发生静脉炎的概率上,实验组为1例(5%,1/20),常规组为6例(30%,6/20),两组对照存在P<0.05,卡方值约为4.329。

3 讨论

在本次分析当中,实验组在静脉留置时间上、静脉穿刺次数上、静脉炎的发生概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均存在P<0.05。这一研究成果说明,在临床当中,针对白血病患儿行以PICC,能够显著提升静脉留置的时间,降低穿刺次数,有助于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为患有白血病的患儿提供安全的静脉通路,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负担。该成果也在庄艳云、谌朝辉、邱惠仙[3]的著作当中得以证实,说明可靠。

在本文当中采取的主要护理干预方式包括:随时更换肝素帽以及敷料;输液结束之后,使用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导管冲洗,防止药液沉积等;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静脉炎、导管细菌感染、导管阻塞、穿刺位置渗血反应等;在置管操作结束之后,为患儿提供健康知识宣传,并且注意患儿的穿刺位置不会沾到水造成感染;拔管的时候,保证患儿平卧,捏住穿刺位置的导管,假如存在阻力,进行热敷,20分钟左右之后继续拔管。对穿刺口行以浓度为0.5%的碘伏进行三次消毒,最后使用无菌贴进行保护[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当中,针对白血病患儿行以PICC,能够显著提升静脉留置的时间,降低穿刺次数,有助于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为患有白血病的患儿提供安全的静脉通路,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高芳,方云,李维,等.尿激酶与生理盐水封管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堵管对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5):57-58.

[2]徐琳洁.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留置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03):403-405.

[3]庄艳云,谌朝辉,邱惠仙.白血病患儿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02):5-7.

[4]魏玉涛,贾志强,魏玉莲,等.白血病患儿应用PICC护理的实际效果及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4):183-184.

作者简介:徐贤翠,性别:女,出生年:1974.04,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学。

论文作者:徐贤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白血病患儿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论文_徐贤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