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_陈伟

试析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_陈伟

摘要:合同管理作为电力建设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对工程建设中的进度安排、质量把关、造价控制等具有直接的影响,关乎着电力建设工程目标的实现。由于电力建设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技术复杂等特点,工程的成本、工期、质量是各参建方追求的目标,因此要规定好各方的义务与权利,在工程全过程中贯穿合同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文就对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应对策略,以期实现工程的最大化效益。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由于电力建设工程涉及较大的工程量和复杂的技术,投资、质量及工期等目标互相制约,导致工程管理工作极为复杂多变。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电力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与合同规范显得极为重要,这就需要电力企业认真对待合同管理工作,针对合同的草拟、制定、签订、实施等环节,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对合同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以此实现企业的最大化效益。

一、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与问题

(一)特点

对于电力建设工程合同而言,其与一般经济合同存在明显差异,集工程建设特点和行业体制特殊性于一体,实施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准确把握如下特点:①动态性:由于合同内外有着较多的干扰事件,合同变更十分频繁,而在实施合同时需要不断调整,这也表明了合同管理的动态性。②长期性:电力建设工程的建设时间长,其合同管理期包括招投标、合同谈判、施工和保修期等,而由于跨度大、周期长、受外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致使合同存在诸多风险[1]。③风险性:电力建设工程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安全风险、市场风险、决策风险等因素都会影响合同的顺利实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④效益性:电力建设的投资较大,涉及较高的合同金额,合同管理的好坏会对承包商的经济利润造成直接影响。⑤复杂性: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之间的接口复杂,参建单位较多,涉及物资供应商与业主之间、分包商与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各种合同的甲乙方关系,需要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因而相对繁琐和复杂。

(二)问题

首先,法律意识不强。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各种《合同示范文本》,以此体现双方的风险、权利、责任,规范电力市场的合同管理,但是有些建设工程项目签订合同时未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是选择不规范或自制的文本,避重就轻,只为回避业主义务,转嫁工程风险[2]。

其次,缺乏规范的合同文本。具体实施合同管理工作时,由于合同双方缺乏较强的法律意识,经常发生签订合同与要求不相符的情况,具体表现为:①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业务,要求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但有些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以权谋私而损害企业的利益。②承建方资质管理相对混乱,有些企业的资质等级与要求不相符,但依然承接一些施工项目,将其肢解后分包或转包,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影响工程的工期和质量。③合同的文本与国家颁布的合同示范本文内容不符,避重就轻,转嫁工程的风险,在部分索赔条款表述方面相对含糊、笼统。

最后,合同违约索赔难。合同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必须要合理开展索赔工作,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合同文本多是由发包方制定,强调承包方风险的范围和义务的规定,而对发包方的义务则含糊其辞,文件中甚少涉及制约性条款,特别是发包方违约时的赔偿条款缺乏具体表述,不能准确界定赔偿数额,权责偏颇明显[3]。同时分离电力系统主辅之后,投标单位较多,发包方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双方存在不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电力建设工程存在较多的分项工程设计变更,累计后会出现巨大的金额赔偿,然而合同条款将分项工程多少钱之下免于赔偿,这会使承包方承担较大损失,即便存在可赔偿的情况,承包商也会为今后市场的签约而放弃部分索赔工作。

二、加强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对策

第一,增强法律意识,推行示范文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武器就是合同,这就需要电力企业通过培训和宣传等工作,使人员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能依法运用合同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经济纠纷。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市场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保障,但我国目前在行业合同示范文件和电力建设工程的特点等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必须要推行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的编制工作。通常电力建设工程发承包模式可分为合作体承包模式、联合体承包模式、平行承包模式、总分包模式等,按照计价方式可分为成本加酬金合同、单价合同、总价合同等,这就需要研究不同的模式,细致化和规范化合同条款[4]。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技术,完善建筑市场的技术体系与管理体系,结合实际情况来融合现代项目管理原则及现代合同原则,实现合同文本的集成化、系列化、结构化发展。

第二,加强合同管理。在电力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中,相关部门需从思想层面上重视合同管理工作,将其和其他管理并抓;同时构建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在具体工程中落实合同责任制,明确人员的职责,并配备专人进行管理,结合相关文件来分析风险。另外,电力企业应该完善合同文档管理系统,及时整理、收集、存档工程实施中的相关合同的书函文件及资料。

第三,推行考核制度。电力建设工程合同关键的重点就是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构建合同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积极培训和教育现有的人员,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满足工作所需的技能要求。当然电力企业也可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强化人才的教育,形成稳定的人才输出,确保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四,做好工程索赔工作。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常发生工程索赔现象,一般发包人索赔数量较小,处理相对方便,这时可通过扣拔工程款加以实现,而施工方对发包人的索赔相对困难[5]。但要想实现双方的共赢,必须要严格按照合同来履行工程中因实际变更和误工等造成的损失,如不可预见因素索赔、工程加速索赔、合同被迫终止索赔、工程变更索赔、工程延误索赔等,进而保障工程成本、质量、工期等目标的完成。

第五,构建合同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对资源共享、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而电力建设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一直处于市场前列,针对合同管理的软件较多,构建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流程化管理,选择恰当的软件操作,从而随时了解合同的纠纷、履约、签订等情况,达到真正的动态管理和信息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规范的合同文本、合同违约索赔难等,严重影响合同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应该立足实际,增强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推行示范文本,加强合同管理,推行考核制度,做好工程索赔工作,构建合同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保质保量完成建设工程,达到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邢冬. 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问题及应对策略[J]. 经济研究导刊,2014,33:322-324.

[2]王艳玲. 试析工程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6:43.

[3]吉宁. 浅析合同控制管理在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 中外企业家,2012,16:38.

[4]杨海燕. 浅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状与应对的策略[J]. 经营管理者,2011,17:89.

[5]王福元. 目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301-304.

论文作者:陈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  ;  ;  ;  ;  ;  ;  ;  

试析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_陈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