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集团第二医院骨科;江苏 邳州 221300)
【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实施锁定钢板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异,但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出血量均较观察组优异(P<0.05),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使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均可,但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较为优异,且术后并发症低。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锁定钢板固定;胫骨下段骨折;疗效对比
胫骨下段骨折是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因重物打击、车祸伤、高处坠落、扭伤或滑倒等因素引起,因胫骨前面位于皮下,所以骨折端穿破皮肤的可能极大,肌肉被挫伤的机会较多,骨折后患者的小腿会出现肿胀、疼痛,可有畸形和异常动度,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患者的筋膜间隙内压力增高时,可以造成血循环障碍,形成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情况[1]。我院针对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进行了以下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不包括骨折累计胫骨远端关节面病例),并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34.64±13.43)岁。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34.18±13.34)岁。两组患者对比其各项基线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一个科学的研究对比。
1.2 方法 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均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是否行腓骨固定。
对照组:该组20例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固定手术进行治疗,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位,在患者的胫前骨折位置至内踝处做纵弧形切口,切开并剥离胫骨远端内侧骨膜,于C型臂机透视下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闭合复位,复位成功后,自皮下隧道插入适当长度的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远端螺钉直视下植入,近端螺钉则使用另一块锁定钢板作为模板,经皮采用小切口植入。内固定毕,采用C型臂机透视确认钢板位置是否良好后,即可冲洗切口并进行缝合。
观察组:该组20例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手术进行治疗,该组的麻醉方式与对照组一致。患者采取平卧位,闭合复位骨折并经皮使用点式复位钳固定维持复位,C型臂机透视确认患者的骨折对位对线是否良好。部分难以复位病例,于骨折断端处做1小切口辅助复位。然后将患者的患肢屈膝至九十度,并于患者的髌韧带正中间做3厘米至5厘米纵向切口,,在患者的胫骨前缘斜坡处开口插入导针,顺导针逐次扩髓,据术前及术中测量数据选择髓内钉尺寸,顺导针植入髓内钉,使用C型臂机透视确认髓内钉位置在胫骨远端髓腔中间以及骨折对位对线是否良好。检查确认无误后,植入远端3至4枚锁钉,部分不稳定骨折于远端交锁钉主钉内侧植入1枚阻挡螺钉加强固定效果,回敲主钉进行骨断端加压,后植入近端锁钉及尾帽,并再次采用C型臂机确认无误后,则可冲洗切口并进行缝合。
两组患者术后均短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预防感染,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功能锻炼,但在患者术后短期内不可进行负重运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浅表感染、骨髓炎、内固定断裂)。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所有的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用卡方进行检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代表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
2 结果
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异,但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出血量均较观察组优异(P<0.05),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2),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对比数据见表1:
3 讨论
胫骨下段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骨折,且多为高能量损伤导致的粉碎性骨折,导致骨折片向四周爆裂,但该处四周仅由皮肤包围,不能提供骨片向四周移位的空间,致使皮肤必然受到很大张力,甚至皮肤破裂,骨片尖端可刺破皮肤,且骨折移位导致局部软组织严重受损,导致术后容易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2]。
锁定钢板常用于治疗各类胫骨骨折治疗中,进行骨折复位时可远离患者的骨折部位,且在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中可不需要进行解剖复位而采用桥接固定,可保持局部软组织的血运情况,在进行锁定钢板时可不进行加压,可保证骨膜不会受到压迫,使用该手术有利于骨痂的形成,可减少术后隐性出血量[3]。另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但由于胫骨下段前内侧仅由皮肤及皮下组织覆盖,钢板内固定对局部软组织影响较大,因此易造成浅表感染等并发症。且锁定钢板为偏心固定,个别病人术后可发生内固定断裂等严重情况。
近年来,交锁髓内钉被认为是下肢长骨骨干部位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金标准”,具有适应性广泛、损伤小等优点,它不同于钢板之处,在于其是髓腔内的中心固定,更符合人体力学传导,术后发生内固定断裂失效的概率低[4]。随着交锁髓内钉技术的日益成熟,由于其治疗效果优良,因此大大放宽了手术适应症,我们将其运用于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本组病例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术中强调恢复对线,不过于苛求解剖复位,尽量保护骨膜,对骨折区域的血供影响小,大大降低了对软组织的损伤,减少了皮肤坏死及感染。采用扩髓后植入髓内钉,扩髓可以增加骨与髓内钉的接触面积,使钉与髓腔匹配;另外扩髓后可以打入更粗大的髓内钉,增加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扩髓过程中的骨碎屑进入骨折处,相当于自体植骨,对骨折愈合起到促进作用 [5]。术后可较早进行患肢负重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本研究表明,经过治疗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出血量均较观察组优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对比可见,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使用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均可,但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效果更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李跃龙.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中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9):68-69.
[2]卢欢庆.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C型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1):96-97.
[3]李晨.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医疗装备,2016,29(4):130-131.
[4]姜尊平.孙仁光.王希强.彭桂花.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05(1):25-27
[5]罗先正.张薇.髓内钉的生物力学设计[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4):272
论文作者:刁天月,杨挺,李健华,蒋学军,张亚,桑泽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胫骨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钢板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