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比较影像学诊断论文_何厚蕻

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8个患病关节。均给予其CT、X线、MRI检查,对比分析三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CT、X线、MRI检出率分别为74.1%(80/108)、59.3%(64/108)、89.8%(97/108),MRI检出率高于CT、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检查结果显示关节面下囊变、痛风结节的关节个数多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与MRI相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CT与MRI关节软骨侵蚀、关节滑膜、关节积液、韧带侵蚀的关节个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X线、MRI在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MRI对患病关节检出率最高,CT在痛风结节的检查有较高特异性,X线在中晚期患者复查对照中有着较好应用价值。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CT;X线;MRI

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机体出现嘌呤代谢异常及尿酸排泄降低,致使患者血尿酸浓度提升,从而导致其产生关节炎发作[1]。痛风性关节炎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约占关节炎疾病的3%-5%,且该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2]。该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征,这就极易导致临床上出现漏诊、误诊、误治,影响患者最佳治疗时机[3]。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在指导临床及判断患者病情,从而进行有效治疗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基于此,本研究以52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CT、X线、MRI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52例患者中,男42例,女1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6.8±14.2)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病程(10.2±7.5)年;12例为单关节发病,40例为多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发病。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d内完成CT、X线、MRI检查,影像资料均较为完整。共检查出108个患病关节,其中,44个跖趾关节,14个膝关节,16个踝关节,14个掌指关节,12个腕关节,8个肘关节。

1.2 方法

CT检查:以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机对患者实施关节轴位扫描。以1mm为层厚,以0.5mm为层距。必要时对患者实施矢状面、冠状面重建;X线检查:以Kodak DR 7500机对患者实施关节正侧位摄影;MRI检查:以Philips Gyroscan Interal 1.5T超导型磁共振机对患者实施MRI检查,以标准关节线圈,实施T1W1,T2W1及PDWI序列扫描。行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

1.3 统计学分析

收集到的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X线、MRI检出率分别为74.1%(80/108)、59.3%(64/108)、89.8%(97/108),MRI检出率高于CT、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MRI检查结果显示关节面下囊变、痛风结节的关节个数多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与MRI相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CT与MRI检查显示关节软骨侵蚀、关节滑膜、关节积液、韧带侵蚀的关节个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因患者关节骨缘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尿酸盐沉积,导致关节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5]。痛风性关节炎在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仅出现尿酸波动性或持续性提升。且痛风性关节炎早期多为单关节发病,常见于肢体末端小关节,如第一跖趾关节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患病关节中跖趾关节病变数最多,为44个,与文献结果相符[6]。痛风性关节炎中晚期多为多关节发病,本研究中,多关节发病40例,其中1例病程20年,含7处关节患病,病情反复。该病CT检查表现为关节旁斑片状及结节状密度增高,相邻部分骨皮质出现缺损,关节腔积液,关节面呈现不规则穿凿样或骨质破坏,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肿胀。本研究结果显示,CT共检出80个患病关节,其中,25个关节积液,13个滑膜、韧带侵蚀。X线表现为关节面不平滑,出现骨质缺损,关节旁含痛风结节,对邻近骨质产生压迫。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检出64个患病关节,其中36个痛风结节。MRI表现为关节滑膜厚度增加,关节面下的小囊状及斑片状出现高信号,关节积液,关节内混杂信号结节。本研究结果显示,MRI检出97个患病关节,其中85个关节面下囊变,68个痛风结节,50个关节积液,42个滑膜、韧带侵蚀,10个关节软骨侵蚀。结果表明,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X线,提示MRI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上有着较CT、X线更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CT、X线、MRI在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但MRI对患病关节检出率最高,CT在痛风结节的检查有较高特异性,X线在中晚期患者复查对照中有着较好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永高,吕梁. 痛风性关节炎的比较影像学诊断[J]. 当代医学,2013,19(7):110-111.

[2]漆强,邹玉林,余晖,等.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7):523-527.

[3]凡娜,邢芬,胡慧娟,等. 痛风性关节炎的双能量CT影像学诊断[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5):805-808.

[4]王旭,刘斌.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35(3):251-254.

[5]郭旭,李中华,白云.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J].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4):362.

[6]成素琼,吴家夫,蔡福玲.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688-1689.

论文作者:何厚蕻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痛风性关节炎的比较影像学诊断论文_何厚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