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传军
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初级中学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运动的兴起,人们日益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改进与调节功能。教师要有新课程意识,明确课程不仅是教材,而且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组合。教师应以新课标标准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重构英语新课堂,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此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涉及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改革中不断出现一些新的课程理念,并逐步被人们接受。为了满足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老师们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认真面对新课程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全面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 深化课改理念,关注四个转变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正逐步迈进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也逐步成为知识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教育理念也在发生重大变革。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思想、新事物、新知识、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全面素质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人生成长的必修课,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提高其实践能力,成为当今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也面临更新教育观念的问题,与时俱进。
1. 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
课堂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可否认灌输式教学在传授知识中的作用。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教师“满堂灌”,把学生视为一个“容器”,学生们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余地。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启发式教学则不尽相同,它既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又注重学生学习的情绪体验。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智力。因此,中学英语课改理念首先要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
2. 一次性教学向终身教学转变
由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学到的知识也很有限。尤其是当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正不断加快,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将来亟需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在英语教学中,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固然很重要,但也要分清“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于渔”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性地学习,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学英语教学要认清形势,不断发展教学理论和丰富教学实践,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学生们的终身发展起一定引导作用。
3. 模本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听话教学”“服从教学”,要求学生“老实听话”“循规蹈矩”就成为传统教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难以张扬,特长难以崭露,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不可能完全发掘出来。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必须由模式化教学转向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张扬,力争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走个性化成才之路,把教学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4. 校园教学向社会教学转变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主体日益多元化。学校不再是封闭式的学校,学生不再是封闭式的学生,他们与社会有着十分复杂的联系,并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也不能局限在校园环境,必须由校园向社会延伸,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进一步优化教育力量,增加学生认知英语活力,使他们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得以熏陶和锤炼。
二、 优化教学效果,构建三个创新
中学英语教学要想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建立中学英语教育工作的教学机制。要从社会发展和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情感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学习。
1. 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中学英语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教学方法问题。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中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必须进行创新改革,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强调个性化教学,要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把教学改革的新成果与探究法、研究法与人格法相结合起来。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对一个问题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教师一味用说教式地传授知识,只能导致学生的反感与厌烦,更谈不上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因此,中学英语教学要大力提倡探究法、研究法,使中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将激励法与成就法结合。一方面,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外在的激励和表扬,使之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不断取得成绩,使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学会自我鼓励。我们必须经过反复激励,通过创新并优化教学方法,对中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教学,使他们有所感悟、有所成就,使之成为中学生主动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他们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就可以顺利实现。
2. 英语教学内容的创新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和进程的加快,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而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他们兴趣广泛,精力旺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往往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但由于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理论教条,认为所讲那些东西早已过时了,满足不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或者,因知识的浅薄和理论水平的缺乏等原因,他们对获取的知识、信息不能合理科学地处理和整合,因而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在加快知识更新和输入信息的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时代性与史实性、传统性与发展性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力求使中学英语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英语教学过程的创新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施教者与被教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不同的互动形式构成不同的教学途径。中学英语教学过程的创新,在于把单向型与交互型结合,把集体型与个体型结合,形成全方位网络状英语教学的新格局,让学生可以从不同途径受到教学影响。改变过去那种“师讲生听”式的单向型教学,适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热点讨论;改变过去那种集体教学为主的被动局面,改变过去那种要求学生“不做什么”为“要做什么”,加强对学生的个体教学,使英语教学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使中学英语教学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 强化课堂教学,实现四个培养
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英语教师发出如此的感叹:“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N遍,学生还是不够理解,屡做屡错。”究其原因,这与教师的“讲”有很大关系。如果教师面孔冷冰冰——淡然无情;教学内容干巴巴——索然无味;教学方式孤单单——索然无趣,那么导致学生昏沉沉——萎靡不振,也就不以为奇了。
1.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带着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取乐趣。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可以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还可以设计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式自主性学习,等等。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就是让他们置身于交流情境中。
2.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愉悦情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课堂教学应成为欢乐愉快的认识活动。学生一旦有了愉快的情感,就会满怀激情地去寻求知识。为此,一旦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中学英语教师要摒弃主宰一切的思想,扩大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感情,解除一些禁锢学生思维的清规戒律。教师尽可能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同时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让他们感觉到“心理安全”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
3.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营造或创设具体场景或氛围,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的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到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去,进而刺激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其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是自我监控能力中的重要技能,不断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对及时调整学习与思考策略具有积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教育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启发学生积极反思,同时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明确知识目标准确反思。反思内容丰富多彩,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反思虽然不受形式限制,但明确反思目标。反思目标一般有(1)对学习目标的反思;(2)对学习态度的反思;(3)对学习方法的反思;(4)对学习结果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多种多样的反思,及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知识视野,逐步形成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5.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质疑精神
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有“疑”才能激起追根究底的“思”,使学生处于高度注意力集中的亢奋状态。创新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当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没有质疑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觯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学会自主地解决问题,设疑问难,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设疑的关键在于教师。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实践,如“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教师要使学生养成一问多答、二问多解的习惯。教师要把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摆脱别人的影响,不苟同于传统和一般的答案。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排除这种由于过去的思维活动而造成的固定、刻板、僵化的心理状态。启发创新,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由此可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发现过程和创新过程。
英语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思想,多运用启发式、发现式、研究式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乐于学习英语,善于学习英语,做学习英语的真正主人。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会有大发展和质的提高,这不仅仅关系到英语教学改革本身,更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继续进行探讨和努力。
论文作者:邓传军
论文发表刊物:《校园英语(教研版)》2014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英语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思维论文;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4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