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新的探索——从模拟情境中寻找个体行为无序背后的有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中新论文,人格论文,个体论文,心理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科学哲学谈论“范式”,意指科学家团体遵从一个理论模式、使用一种研究方法。当普遍的理论模式或方法发生根本变化时,科学就从一种范式转向另一种范式,代表着科学的进步和成长[1]。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相对于机能主义、认知学派相对于行为主义等,都是心理学范式显著变化的例子。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心理学正面临着一种新的科学范式,即从动力学、非线性和整体视角重新审视科学研究对象、甚至科学研究活动自身。本文所介绍的人格心理学研究,即是朝上述方向所做的一种尝试。
试图发现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背后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人格心理学的目标。人格心理学用人格特质(trait)去界定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并以特质来揭示个体间的差异。这种人格评价方法可以较好的描述人的群组间整体差异,但在个体具体生活情境中的行为预测上则有所欠缺[2]。一些研究者曾将特质和情境联系起来共同考察,以提高特质对具体行为的预测能力[3,4]。但是,特质虽然充分体现了人格的静态性,却未能涉及到人格最富魅力的动态性[5]。Mischel指出,将特质与人格等价的最大缺陷是将特质概念中的行为成分从其背后的心理加工和动力过程中剥离[6]。人格特质无法从根本上回答“在思想、情感和行为这条变动不居的河流中,有哪些东西保持不变”的问题。
传统研究中,人们通常将个体的行为变异归为随机波动或误差,取平均值以去掉波动干扰,但也因此丢失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因为平均数可能仅仅反映了事实的一部分[7]。除了通过平均数了解个体平均行为趋势之外,人们更需要了解:行为跨时间和跨情境的变异之中是否存在某种模式或规律?能否从表面的随机波动中进一步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
2 行为识别标志
近年来,一些人格心理学家开始呼吁对“人”的关注,即转向对人的内部分析,事实上,个体内的差异信息可以预测很多重要的结果,但历史上却长期被忽视[8]。研究表明,个体自身内在变异存在规律性的、独一无二的模式,而且可以对之进行测量、预测[9]。个体行为与情境特性二者关系密切,情境改变导致行为变化,但行为与某些情境特性间的关系则可能是稳定的。Shoda等人[10]对夏令营中的儿童攻击行为进行追踪研究后发现,个别儿童受到成人批评时总会比其他儿童表现更多攻击行为,但面对同伴嘲弄却没有表现出攻击性。“成人—高攻击”和“同伴—低攻击”这种稳定的情境—攻击行为共变性,被称为跨情境的自身内在变异性,这与稳定的攻击性人格特质(无论谁都加以攻击)不同。如果用“高攻击性”特质来为这个儿童贴标签,显然并不符合其真实的行为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有在某类情境做出相似行为、而在另一类情境中做出不同行为的特有的行为方式。个人行为的稳定性和独特性可由其行为变化模式、而不是行为变化的集中趋势(特质)加以刻画,这种个人内在的行为变化模式被称为行为识别标志(behavioral signature)[6]。通过个体的行为识别标志,研究者便能从个人行为的变化和无序中发现个人行为的不变性和有序性,从而预测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
要寻找个体的行为识别标志,情境的定义非常重要。过去几十年有关“人-情境”之争难有定论,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对情境的分类难以取得共识[4]。随着人格理论的整合,对情境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解构。研究者指出,情境不只是行为发生的背景,它具有更多的心理学特征和意义[11]。当我们把情境当作背景时,我们通常使用“名义”情境来标志情境的整体特征,如“办公室”、“家居环境”、“公众场所”、“陌生人”等等。但名义虽可区分不同情境,却无法详细说明每种情境中哪些特征真正导致了人们行为的变化。比如,一个瘦小的男人处于“陌生人”情境时,并不总是表现出一致的行为,他可能对“高大男人”退避三舍、冷眼旁观,而对“漂亮女孩”则挺直腰杆、多看几眼。因而,名义情境只适用于评估跨情境平均行为的一致性,而无法用来预测该个体在新的“陌生人”情境下将如何行为,如遇到“蹒跚而行的老人”时,他将怎样反应——是视而不见,还是趋前帮助?
这很像过敏症专家要解决的问题。一位病人食用A和E类谷物食品时就出现过敏反应,但吃B、C、D类食品却没有问题。“谷类食品”是其过敏反应的“名义情境”,但要预测病人是否能安全食用以前没吃过的X类食品,专家就必须进一步分解谷物食品的成分,找出致敏元素,即A和E类食品里的哪些因素导致该病人出现过敏反应(过敏行为识别标志)。如果X类食品中含有该致敏元素,则可预测病人不能食用X食品。
正像过敏症专家必须查明不同谷类食品中导致过敏反应的共同化学成分,要想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寻找不同名义情境背后所具有的共同心理学特征。分解“名义情境”、辨出其中引起个人行为反应的关键情境特征,是发现个人行为识别标志的关键。理论上讲,不同情境对不同个人会有不同含义,假设甲认为a、c、d是某情境的关键特征,而乙认为是特征b、c、e。那么,a、b、c、d、e组合起来,就成为一组数量确定的情境特征。只要有足够多的被试样本(n>5),就能辨别出具有显著意义的情境特征集合,并覆盖绝大多数具有心理意义的情境特征。另外,正如只根据几例过敏反应无法可靠地诊断出病人的过敏源一样,情境的数量要足够多,情境样本要能代表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情境类型,才可能观察到个体行为在不同情境中由关键情境特征引起的系统变化模式。
3 “模拟情境”研究举例
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情境样本和被试反应,可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不同的社会情境,自动记录被试对情境的各种行为反应。模拟情境一般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引导想象”情境,要求被试听一段录音讲话,并想象自己正处于讲话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如“你能借我课堂笔记本用一下吗?因为……,我没能去上课”);第二类是“人际互动”情境,被试听录音讲话的同时还能看到讲话者的照片。被试一方面要表明自己在该情境中的感受,另一方面还要决定做出怎样的反应。
3.1 情境模拟法
例一,“引导想象”情境:被试坐在电脑前,在主试引导下想象自己正在图书馆复印处,一个上公共课见过的同学走过来,向他借1元钱复印资料。然后主试放出一段讲话录音,要求被试在一个刻画借钱可能性的9点量表上作反应。60个录音片断中借钱者各有不同的特征,其性别、声调、遣词用字等均由计算机控制。例如,一个声音这样说:“对不起,我根本就没带钱包。你能借我1块钱吗?我保证很快就还你。”另一段声音则说:“我真不想麻烦你,但我忘记带钱包了。我能不能向你借1块钱,以后再还给你?”相隔1周后,重复上述实验。
例二,“人际互动”情境:其基本内容和例一相同,只是在听讲话录音的同时,计算机还呈现说话者的相片,其相貌、着装、声调等均由计算机控制。
通常模拟情境法要求被试完成一到两个实验程序,每个实验程序包括60个变式情境,由计算机随机呈现。情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精心设计的人物特征的改变,如讲话者的相貌、音调、诚恳程度、词语选择等。同一组被试相隔1周或2周后要进行第2次实验,对相同的模拟情境再次做出反应[12]。
3.2 计算行为变异稳定性指标
在例一的60个情境变式中,被试的“借钱”反应变化十分明显,有时“根本不借”,有时又“立刻就借”,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慷慨者”或“吝啬者”描述他们,但被试在前后两次实验中的反应变化模式却很相似。为了探查行为识别标志的稳定性,用两次实验中被试反应分数的相关系数来描述被试行为识别标志的稳定性。分别计算每个被试两次实验中对60个情境的配对反应分数间的相关系数,所有相关系数的中数为0.62。这表明所有被试相隔一周的情境-反应变化模式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为进一步揭示被试变化模式的个体间差异,研究者计算了单个被试在每种情境中的反应分数与全体被试的反应分数(即所有被试对某情境反应分数的平均值)之差,差值代表着该被试对某情境与众不同的独特反应。再以各被试前后两次实验中分别获得的反应差值的相关系数,来描述单个被试独特反应模式的时间稳定性。尽管重新计算的相关系数已排除了所有被试整体反应的组间变异,被试独特反应变化模式相关系数的中数仍高达0.55,显示出个人独特反应方式的稳定性(见表1)。
表1 情境-反应变化模式两次实验之间相关系数的中数
3.3 从情境特征的鉴别到行为识别标志的确认
个人独特的行为识别标志的稳定性表明,每个人的反应都有其规律。要想了解这种行为规律,并预测个体在新情境中的反应,就要了解情境中的哪些特征因素促使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做出了反应。关键是要抓住那些被行为者知觉到、并对之进行了独特编码的特征,只有这样的特征才能激活行为者的认知-社会人格变量(如预期、价值观等)。
在模拟情境研究中,情境内容(如某人借1块钱复印)保持不变,但情境的心理特征却有60种变式,如借钱者有不同的举止自信度、外表吸引力等。当被试完成了一周后的第2次实验,研究者会要求他们进一步指出情境中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反应决策。以“人际互动”(借1元钱复印)情境为例,被试首先指出了17个重要的情境特征,之后一个独立的评判组(6到9人)逐一评价60个变式情境含有17种特征的程度。其中16个特性的评估者信度值高于0.70,研究者最后取这16个特征的评分均值,用于界定60个情境含有每种特征的程度。
一旦模拟情境被赋予具体的心理特征值后,就可以按照“如果-那么”规则,确定每个被试的特殊行为识别标志。前提“如果”指情境的心理特征,结果“那么”指情境特征引发的行为反应。这里的假设是:行为识别标志反映了个人进行情境应对的社会信息加工系统,如果每个人对情境特性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独特而稳定的,那么这个独特的认知加工系统就一定能够在个人的行为识别标志中得以体现。
以例一中被试对每个情境的反应分数作为预测变量,对情境的心理特征评分作回归分析,获得情境特征的回归权重系数。每个被试对应于每个情境特征(共有16个)都可得到两组权重系数(第一次和第二次)。计算两组权重系数的相关值,得到被试相关系数的中数为0.75。值得关注的是,每个被试的个别情境特征回归系数都是独特的。以“借钱者外貌吸引力”这个情境特征的回归系数为例(见表2):6号被试对“吸引力”的评价是积极的(正相关系数,表示借钱者越具吸引力,越会借钱给对方),相反,2号和4号被试对“吸引力”则做出了消极的反应(负相关系数,表示对方吸引力越大,借钱的可能性越小)。
表2 从情境特性中得到的预计反应变异的回归系数
2号被试 4号被试6号被试
情境特性时间1时间2时间1 时间2时间1 时间2
吸引力 -0.76-0.25-0.50 -0.19 0.33
0.37
…… ……
… …
… …
稳定性(相关系数)
0.84 0.790.79
3.4 由行为识别标志进行行为预测
上述回归系数是否有助于预测个体在全新情境中的行为反应?简单的验证方法如下。先求出每位被试在第1和第2次实验中对某个情境两次反应分数的平均值,用前30个情境的反应平均值对相应的情境特征进行回归,得到一组特征-反应的回归系数;然后,将后30个情境当作新的情境,利用前30个情境的回归方程对被试后30个新情境中的反应进行预测。利用回归方程得到被试后30个情境的“借钱”意愿预测分数后,再计算预测分数和实际分数间的相关系数,以此相关系数作为该被试的行为识别标志变化指标。例一的系列相关系数的中数为0.53(约解释25%的变异量),例二的相关系数中数为0.41(约解释16%的变异量)。
回归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预测某被试在新情境中的平均意愿程度,更重要的是预测该被试在新情境中的行为如何变化。大约20%的预测性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被试独特的信息加工系统,抑或只是反映了被试群体认知-行为的平均水平?以例二的研究来回答上述问题。共有53个被试参加了实验,先计算出52个被试前30个情境中的回归方程,并用其回归系数预测第53个被试在后30个情境中的反应分数,然后计算出该预测分数与实际反应分数间的相关系数。这相当于将该被试的实际反应同另外52个被试的平均预测分数相比较,以考察他人平均的典型情境特征回归系数预测某单个被试实际反应的准确性。如此依次为所有被试计算出相应的相关系数,这样获得的53个相关系数的均值为0.31。也就是说,他人的平均情境特征回归系数能够解释单个被试在后30个情境中实际反应约9%的变异量。前面已经给出53个被试行为识别标志相关系数的中数为0.41,变异量解释比例约为16%。因此,16%减去9%所剩下的7%变异量,便只能归结为单个被试独有的情境特征回归系数做出的贡献。由7%与9%之比可知,个人的独特变异与群体平均变异解释量之比超过75%多,说明单个被试在将情境特征转化为反应行为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信息加工方式。
概括地说,要想为个体建立行为识别标志模型,首先要找出名义情境中具有心理意义的各种特征,并以特征来定义和分析情境。然后用计算得到的情境特征与行为反应间的回归系数,来描述人们的行为对情境特征的敏感性,进而理解每个人如何以独特的方式,将有关的社会情境信息转换编码成心理意义,并最终导致个人特殊的行为识别标志。
4 小结
长期以来,人格研究者都将个体自身内在的行为变异当作研究中需要剔除的“噪音”、整洁而有序的人格理论世界中的瑕疵。但人格研究背后的这种隐含假设,使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都把个人看作连续变化体上的一个孤立点,而往往忽略了心理学大家的一些十分重要的思想,如詹姆斯的“意识流”,佛洛依德的“心理动力学”等。当然,在现代方法论和信息技术发展之前,以系统、数量化的方法去理解人格的动力过程是有困难的。现在人格研究方法日渐成熟,人们似乎应当根据真实的生活方式,将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中自身内在变化的动力过程,当作人格研究领域的中心主题[13]。
人格研究领域的核心使命是认识每个人持久独特、反映个人自身内在和谐的特征[14]。但是人们不应仅从表面的人格稳定性和集中趋势上去寻找这种和谐性,还应该从个人自身内在变化模式所表现出的规律性中进行寻找。人格特质平均值或总分相似的两个人,可能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自身内在变异模式。对个体内在变异稳定性和独特性的关注,必然要涉及个体的社会-认知-情感动力学系统问题。这个心理系统要将情境纳入其中,以便说明为什么人面对不同情境会做出不同反应[15,16];这个系统应当是动态的,能够说明其自身状态改变的方式;这个系统还应对自身内部环境及外部情境十分敏感,以便决定下一步将如何思考、感受和行动。因此,人格心理学应通过理解每个人身上看似矛盾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变化,来研究和探索作为一个和谐一致的社会-认知-情感信息加工动力系统的整体人格。通过考察个人内部的动力学,我们就能更进一步了解一个人的独特之处:这个人将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物体,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行动的动力系统。个体行为将不再被认为是充满了随机扰动和噪音的无序,而是充分体现了和谐变化、有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