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夹江县第二小学校 夹江 614100)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用新课改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寸在一些“越位”或“不到位”的游离状态。我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为求在以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摆脱教学中的游离状态,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游离 反思 越位 高耗低效 辨证审视
新课程改革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在继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树中一路前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让人欣喜和振奋,但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矛盾重重的过程,当我们静下心来进行一番冷静与理性的审视,我们发现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越位”或“不到位”的游离状态,这显然是有悖语文课改的初衷,了解实践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在进一步教学中应采取的对策,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中的游离与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的现象时有所见。如直接指向于提高口语能力的复述训练,在教学中存在着诸多落实不到位的游离状态,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蜻蜓点水走过场。一些课堂上的教学环节仅仅是教师指名且一两名同学代表一下,就表示完成了这项训练了。何况这一两名同学往往是比较优秀的,这显然不是全体学生的学习的真实状况。
2、照本宣科难到位。一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是在照本宣科地背诵课文,靠的是记忆能力,而不是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自然就没有达到吸收与内化的要求,更没有建构语言模型了。
3、教师教学指导不到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由于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不够,所以学生的回答往往成了为完成问题而作答,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提高。
以上的几点教学中的现象可谓不到位,尽管在训练的形式上也很多样,但仅仅游离于表层,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还存在着另一中偏差,即教师没有把训练重点落在运用“口语”上,一方面是对“口语交际”的指导不力,另一方面又把“口语交际”异化为写话训练,使得“说”的训练偏离了应有的目标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这一理念直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三原则”之一的“基础性”。没有基础性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所谓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更是空中楼阁。游离的课堂学习方式是难以实现学生语言技能提升的。
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需要切实加强。目标定位要准确,方法要恰当,时间要保证。就口语交际的训练而言,教师不仅要偏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而对如何培养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和技能有所忽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学生复述课文,讲故事、自我介绍等“介绍”或“独白”类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丢掉文本拐杖,抓住关键词句,在概括、整合的基础上再说,就道歉、判断行为对不对、做客、待客等“交往”和“讨论”类的口语交际训练为例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口语交际应该在特定的情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因此,教师应该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
2、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活动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如,“劝阻”类的说话,我们不但要引导“劝阻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劝”也要引导“被劝阻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辩”。
3、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我们不但要坚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好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多实践。
二、阅读积累中的游离及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体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书的积极意义众所周知,然而,就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课外阅读状况却要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阅读取向在“功利化”和“快餐式”之间游离。
1、一些教师急功近利,把提高写作能力当成了课外阅读的唯一目标。原本充满了诗意的课外阅读,被异化成了乏味的“写作阅读”。另一方面,不少教师把课外阅读的范围窄化为课标推荐的阅读篇目。
2、快餐式阅读影响着孩子的阅读。大部分小学生拥有《机器猫》《老夫子》《蜡笔小新》《陀螺斗士》等卡通动漫书,这些书成了学生世界的“名著”。
以上这些阅读的形式,已经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趣味、阅读品位与阅读质量,并导致了阅读的异化。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握一篇文章,最要紧的是让学生去读,反复地读。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比如速读、跳读、朗读、诵读、美读等等。
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为学生阅读挤出时间,教师应该优化作业设计,取消大量重复机械的抄写,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阅读。
2、应知道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自由阅读”有时效果很不理想,要提高阅读效果,教师应对那些有深度的课外阅读物加以指导。
3、为学生的阅读推波助澜。教师应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引领学生阅读。
课外阅读是一个家园,教师应该会同孩子共同建设好这块园地,让游离的阅读得以纠正,让它成为孩子理想的心灵的安居处。
三、教学活动与教学手段的游离与反思
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实验、操作,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绘画、唱歌、表演,还有的教师则热衷于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技术等。
这些活动或手段使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很多活动或教学手段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加之耗时太多,实际上使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高耗低效的境地,或步入了技术主义的迷途。
反思时下语文教学中活动或手段的游离,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上,用在基本技能的训练上,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辨证的审视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实践,摆脱教学中的游离状态,将有助于语文教学改革阔步向前。
参考文献:
周小山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
论文作者:邓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口语交际论文; 成了论文; 不到位论文; 教学中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9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