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朝英
浙江龙游 324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筑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其梁柱节点的施工中,由于质量控制等管理因素的不到位,常常会出现混凝土裂缝,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本文着重探讨了框架结构建筑中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施工技术
1.框架结构建筑节点的设计依据
由于框架结构建筑节点的设计对于整体建筑的质量、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设计框架结构的建筑节点,都对连接框架梁柱构建的公共部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设计节点时,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其一,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其二,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裁的传递。
其三,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应有可靠的锚固;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2.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施工分析
2.1 钢筋制作施工
节点配筋构造主要包括节点区的箍筋及受力主筋在节点内的锚固。由于节点区内有纵梁、横梁、柱的纵向钢筋等交叉布置,且钢筋密集,因此要在节点区内布置箍筋其实有一定的难度,在施工时常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放入梁的钢筋骨架,再放节点箍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施工工人忘记布置箍筋或是箍筋绑扎不牢等问题,可考虑在施工前将节点区的箍筋制成钢筋笼,套入柱的纵向钢筋,并绑扎或焊接牢固,再放梁的钢筋,以保证构件钢筋的安装质量。
在边柱节点上,为了保证钢筋的锚固长度,对边柱点梁钢筋锚固段制作时,应考虑同时满足最小锚固长度,最小水平锚固长度及垂直锚固长度的要求。另外,在钢筋下料加工时,也可考虑增加若干根与箍筋统计别的短钢筋,具体长度根据节点区箍筋高度确定,箍筋开口处先焊接好,然后把柱箍筋按照设计间距用短钢筋焊接,可以再箍筋每边或两边相对焊接即可,加工成上下开口四周封闭的整体骨架。
2.2 节点区的箍筋施工
2.2.1梁柱节点区的箍筋绑扎
按照设计及图集要求,梁柱节点核心区处的箍筋应加密,可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梁柱节点核心区处的钢筋交错复杂,梁柱主筋规格较大,分布较密,这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经过反复研讨综合比选,借鉴前人施工经验,采用了“梁柱节点箍筋骨架整体下落法”,有效地保证节点箍筋的施工质量,具体措施如下:在钢筋下料加工的时候,就考虑增加若干根与箍筋同级别的短钢筋,具体长度根据节点区箍筋高度确定,然后把柱箍筋按照设计间距与短钢筋焊接,可以在箍筋每边或两边相对焊接即可,加工成上下开口四周封闭的整体骨架。另外,在安装梁钢筋之前,把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并用垫木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然后穿梁纵筋并绑扎,待梁钢筋安装完沉梁时,节点区骨架就与梁整体下落,且不会出现变形、开口的问题。
2.2中间节点梁下部纵筋净距保证
根据砼规范要求,中间节点处纵梁、横梁及柱的纵向钢筋相互交叉,传统做法是将两边(等高)梁的下部筋并排锚入柱节点中,这是发达国家已经废弃的做法,混凝土里并排紧挨着的钢筋,导致混凝土内出现通直内缝,这将会影响节点区的刚度,削弱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当地震受力时,线状通直内缝就可能发展成破坏裂缝,这对抗震结构可能是严重隐患,即使两边梁(约80% 的梁)的下部钢筋刚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相向并排锚入柱节点后,就不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顶层端节点钢筋制作及绑扎
由于施工人员对顶层端节点图集做法理解不深,且在标准层钢筋施工中偏差较大,偏差累积后易出现顶层梁柱钢筋互锚长度不足,钢筋绑扎混乱等问题,具体解决措施如下:在施工前,项目部技术人员应仔细看图,结构图中有顶层端节点做法的应按图施工,11G101-1 给出了两种类型做法,第一种是柱筋锚入梁内,伸入梁内柱外侧纵筋不宜少于柱外侧全部纵筋的65%,其中D 节点是用于B 节点或C 节点未伸入梁内的柱外侧柱筋锚固,不能单独使用;第二种是梁筋锚入柱内。
加强日常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当采用柱筋锚入梁中做法时,顶层柱筋下料不要过早,要充分考虑到柱筋累计偏差后再进行钢筋加工;当采用梁筋锚入柱内做法时,可预先埋放竖直长度为1.71abE(梁上部纵筋配筋率>1.2% 时,预埋筋竖直长度为1.71abE和1.71abE+20d 两种)的L 形梁锚固钢筋,然后浇筑柱混凝土,施工缝仍留在梁底,再支模绑扎梁钢筋,就位后将梁纵筋与预埋锚固筋进行搭接焊接,搭接长度应符合焊接搭接的有关要求,这样既满足锚固要求又方便施工。要求一线管理人员加强过程控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把质量关。
2.3 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
在进行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时,为了进一步节约施工成本,并保障建筑物的构造质量,常常会采用不用强度的混凝土作为柱与梁板的连接构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加强质量控制。从梁柱节点的设计点出发来看,在其节点处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为梁板的混凝土强度,则容易导致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不足,因此,从施工角度看,节点区域选用较高强度混凝土也是必要的。由此可见,在进行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时,应当就具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制定施工措施。
2.4 梁柱节点处裂缝的防治措施
2.4.1 要求混凝土搅拌厂调整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强度等级及可泵性的条件下,对柱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减少含砂率、增加石子含量、减少坍落度、减少用水量,并对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用量也需作相应的调整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2.4.2 节点处的混凝土实行“先高后低”的浇捣原则,即先浇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严格控制在先浇柱混凝土初凝后继续浇捣梁板的混凝土,事先作好技术交底和准备工作。2.4.3 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捣一次,增强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2.4.3 在产生裂缝相对较多的梁的侧面,增加水平构造钢筋,提高梁的抗裂性。
2.4.4 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节点核心区柱子部位混凝土采用塔吊输送,以期降低坍落度。在现场,对每车混凝土都应进行坍落度检测。
2.5 节点处模板施工
粱柱节点模板安装施工阶段支模操作相对较为复杂,且具有较低功效,一般来讲实际施工进程中通常应用临时现场散装方式,进一步导致存在较大的尺寸偏差现象.令拼缝有失严密性,具有较差的接驳垂直度与表面平整性,倘若要对其拆除并进行重装则相对较为麻烦,并不利于便捷的清理节点中杂物以及调整处理节点箍筋。基于节点区绑扎箍筋顺序,我们应首先履行穿梁底筋并完成节点箍筋绑扎后才可进行节点模板安装.我们可应用框架粱总体宽度范畴之外的合理节点模板借助改进工具定制模板做法,注重施工要点控制。
3.结束语:
综上所言,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措施控制好节点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加强施工管理,包括施工工艺管理及施工工序管理,全面化规范节点的施工操作,全面保障建筑物的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董松,胡勇,陈军.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中成型柱箍的施工技术[J].结构施工,2013(07):611-613.
[3]杨汉平.浅谈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工艺及要点[J].企业导报,2011(11):57-58.
论文作者:卢朝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节点论文; 梁柱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锚固论文; 框架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