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业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建筑业发展对策研究

光辉, 赵尘[1]2013年在《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建筑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日益突出的建筑能耗与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本文从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应对策略4个方面对近年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分析当前研究中的不足,最后提出未来研究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赵曼[2]2012年在《辽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愈发得到重视,大力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服务和带动作用,建筑业应该以协调可持续为指导,力争将经济、社会、生态叁个方面的效益进行有效统一,为建筑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建筑业的协调持续发展是一个繁杂的复合系统,同时受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资源与生态两个方面,其研究成果实用性不高。本文以辽宁建筑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要素与驱动机理,开发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模型,以期为推动辽宁建筑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论述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并引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然后在上述的理论支撑下,以辽宁省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影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按照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建立方法,选择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适用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又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与无量纲的处理。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四个层面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考评,体现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同、互利涡合的发展宗旨和本质内涵。其次本文为了保证评价活动的客观性,以严谨科学原则为指导,详细研究了层次分析法、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协调度评价方法,建立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多层模糊综合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变化协调度法对辽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及系统内部协调度进行了评价,得出辽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所处的位置,为辽宁省制定相应的建筑业发展决策提供了依据。最后在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辽宁建筑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促进辽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指导辽宁建筑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贾献忠[3]2002年在《我国建筑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揭示了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筑业改革不到位、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力及政府部门行政越位或缺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随着建筑市场逐步对WTO其它成员国家和地区开放,我国建筑业将直接面对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业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外建筑业的比较,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建筑业的正面以及负面影响,提出了旨在改变我国建筑业不如人意的现状及应对WTO挑战的发展对策,概括起来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及国际惯例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介绍了建筑业的概念、特征,阐述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介绍了半个多世纪来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并分析了发展前景。 第叁章介绍了WTO的概况及我国建筑市场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分析了中外建筑业的优劣及加入WTO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 第四章提出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对策,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建筑法律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苦练内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利用政策优势进行适当调整和引导。

王凌[4]2002年在《中国加入WTO后建筑业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加入WTO对建筑业来讲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企业将按照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来参与竞争。从建筑行业来讲,中国的建筑规模大,必然会吸引很多外资来参与中国市场的投入。“入世”后外资的介入,将有效地解决制约房地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入世”将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建安市场,凡不符合WTO的歧视性原则都将逐步取消。一方面有利于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使建筑业获得更多的向国外市场进军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扩大,国际资本的流入,将有效地刺激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扩大国内建筑市场。 “入世”对城建行业和建筑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建筑实力最强的公司与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相比,规模和实力相对较小。目前影响中国建筑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叁个,一是建筑市场竞争极不规范;二是建筑领域执法十分乏力;叁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只有提高认识,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政府、企业等行为,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国有企业脱困攻坚的目标,才能以规范的市场、富有竞争力的施工队伍迎接建筑业加入WTO带来的挑战,从而更好地发挥建筑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市场向国外开放,竞争日益加剧,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解决建筑业面对的问题,这对我国建筑业适应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扩大与发展自己的实力都很有意义。 本文一方面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分析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在实施赶超战略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基本建设与建筑业在其中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国家要工业化、现代化,建筑业首先必须现代化。 另一方面从企业行为规范的角度探讨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促使其提高竞争力。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还是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政府是关键,企业是主体。本文将先给出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然后以地区建筑业的发展为案例给出政府和行业协会在我国建筑业发展战略中的策略建议,以及建筑业面对知识经济挑战和WTO挑战的发展战略建议。

李健[5]2009年在《中国建筑业政府规制研究》文中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缓解我国面临的资源不足的矛盾和影响社会和谐的社会矛盾,是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政策环境。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08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61144亿元,实现增加值17071亿元,占GDP的5.68%;实现利润1756亿元,上缴税金2058亿元;截止2008年底,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已达3253万人,建筑业企业数量达到64152家。但现阶段的我国建筑业还存在经济转轨时期的明显特征,如信息偏差、不完全竞争、政府寻租、行政垄断、市场失灵等,在某些领域和环节甚至存在自然垄断。过去,政府规制的主要对象是自然垄断产业,对建筑业的这种既有垄断属性又有自由竞争属性的产业,有必要借鉴政府规制相关理论实践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和探讨,从而为中国建筑业改革中的政府规制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参考。本文对法经济学研究的空白——建筑业政府规制进行经济学分析。运用政府规制的基本理论,即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规制俘获理论、激励性理论、放松规制理论,针对我国建筑业政府规制激励不足或约束不够等种种现象按照经济性政府规制和社会性政府规制作了全面、系统梳理和研究,建立了叁种分析模型,综合运用比较、博弈、实证分析等方法,分别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业政府规制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力图分析我国建筑业政府规制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业改革与发展之路。

光辉[6]2014年在《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认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又属于可持续发展观与建筑业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概念,目前的研究更多的处于概念定义和战略探讨等定性理论研究方面。为了深入探索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使研究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本文研究了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和仿真问题。研究内容包括: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系统评价、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仿真研究等。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在分析、总结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和完善,对进行我国建筑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和评价、发展模式的筛选、相关政策的制定等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在借鉴国内外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系统科学、综合评价理论等学科的综合研究视角,探讨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内涵,提出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并对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目标、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仿真的理论研究框架,补充和完善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针对目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问题,本文基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提出了“综合分析——聚类分析——非参数检验”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在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的指标体系结构模式下,首先采用综合分析法定性确定40个初选评价指标,然后通过聚类分析与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最终选定24个指标构成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构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3)分别应用传统的综合评分法和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对我国建筑业2000-2011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优选了AHP-熵值法组合赋权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分法评价结果显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0.0905增长到2011年的0.8335;改进的物元可拓方法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等级特征值从2000年的3.4372变化为2009年的1.1405,从基本可持续等级发展到可持续等级。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表明,我国建筑业的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在不断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运用Vensim-PLE软件,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因果反馈关系,构建了由10条反馈回路,45个函数关系式组成的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SD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模型与现实系统拟合度良好,误差率控制在10%之间,模型有效可信,然后设定传统型、产业经济高效型、资源环境保护型以及协调发展型四种发展模式,运用经过有效性检验的模型对我国建筑业2006-2020年间发展的动态变化状态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崔秀瑞[7]2017年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筑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转型升级的要求更为紧迫。虽然建筑业仍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监管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顺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却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需要坚持科学的新理念,全面分析行业转型的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做到转型有路径、升级有保障。论文以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定性定量方法,从模型构建、发展理念、转型路径、制度体系以及评价指数等方面展开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建筑业“政府—市场—第叁方”、“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明确了政府、市场、第叁方协同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建筑业发展绩效较低的根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构建建筑业转型发展模型,梳理了行业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行业转型升级后的十大特征;从价值转移规律视角入手,提出了宏观经济特征和市场供需变化是理解建筑业价值转移关键的判断,明确了新常态阶段建筑业价值聚焦点的转移方向;进而,确定了建筑业转型所需的“创新、协调、绿色、平安、共享”等五大新理念。第叁,明确了建筑业关键转型路径及构建了转型“目标—动力—制度”体系模型。通过对文献和政府相关政策的研究综述,给出了政府、行业监管、企业转型、项目实施四个层面的转型路径;构建了微笑曲线模型,提出了行业微笑曲线提升应坚持发挥政府公共服务作用,改善企业管理、向上下游延伸,加强产业链融合的具体路径;结合前述研究,筛选出建筑业转型的四大关键路径,即装配式建筑全面推进、以“互联网+BIM”为主要模式的信息化应用、建筑市场环境优化和人员素质提升;构建了建筑业转型“目标—动力—制度”体系,明确了打造转型升级版建筑业的总目标和7项分目标,梳理了简政放权、“十叁五”规划、新型城镇化等6个转型动力,构建了行业、企业、项目、保障措施等4方面的制度体系。最后,构建建筑业转型指数(TICI)评价体系。明确了TICI在转型理论深入、行业规划参考和转型成效评价上的意义;利用头脑风暴、德尔菲等方法,构建了由产业结构、项目实施模式、质量安全、企业管治、人才队伍、装配式建筑、行业形象等7个一级指标及22个二级指标和75个叁级指标构成的TICI指标体系,明确了权重的确定方法与问卷设计,并提出了TICI实证分析步骤。研究表明,建筑业的升级应在行业层面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企业层面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项目层面实现组织实施体系的变革。

刘炳[8]2007年在《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建筑业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私营建筑经济总量在整个建筑经济中日益增加,到2004年私营建筑企业个数已经占据我国建筑业企业总数的半壁江山,私营建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多元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建筑业结构的调整,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良性发展;有利于增加各级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首先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为了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即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又要求私营建筑企业逐渐完善自身不足,避开与固有大型建筑企业的直接竞争,提升自身科研能力,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此外,国家有关部门在鼓励、引导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按照市场经济及建筑业的发展规律对其制定长远规划,实行总量控制,不能一哄而上,无序进行。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私营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行业内部的障碍,又存在企业自身发展中的“短板”。行业内部障碍大体有市场过度竞争、市场规范程度低、招标制度不完善、工程款拖欠、社会主体观念歧视等。企业自身发展障碍大体有管理水平低、融资能力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关键人才缺乏、风险控制能力弱等。本文在对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要求人们在认识观念的改变,社会法治体系、市场体系的完善以及企业自身缺陷的弥补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私营建筑经济必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吴勤[9]2006年在《我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建筑市场对外的完全开放,建筑行业竞争将日益加剧,中国企业将按照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来参与竞争。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解决建筑业面对的问题,这对我国建筑业适应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扩大与发展自己的实力都很有意义。“入世”对建筑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我国建筑实力最强的公司与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相比,规模和实力相对较小。目前影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叁个:一是国内建筑市场还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国内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缓慢;叁是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只有提高认识,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政府、企业的行为,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规范市场,才能积极接建筑业所面对的来自外部的挑战,从而更好地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本文紧紧结合当前我国建筑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对我国建筑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作了深入和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建筑业可以采用的对策和措施。政府方面要做好的准备及对策,包括改革和改善建筑业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建筑业管理的法规体系、发展和培育行业中介组织、实施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政策等;企业方面应做好的准备和对策,包括调整建筑业产业组织形态、增强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建筑业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的水平、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等。

刘振宇[10]2007年在《建筑总承包企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工程总承包企业组建存在障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完善,例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分包机制不完善、业主不认同工程总承包、建设市场社会信用缺失等等。根据上述问题,研究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发展对策。首先,研究了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培育措施,包括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建设市场信用机制、行业协会发挥协调的作用、建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多种组建途径。最后,分析了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并且研究了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对策,包括建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参考文献:

[1]. 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 光辉, 赵尘. 森林工程. 2013

[2]. 辽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赵曼. 沈阳建筑大学. 2012

[3]. 我国建筑业发展对策研究[D]. 贾献忠. 武汉理工大学. 2002

[4]. 中国加入WTO后建筑业的发展对策研究[D]. 王凌. 武汉理工大学. 2002

[5]. 中国建筑业政府规制研究[D]. 李健. 吉林大学. 2009

[6]. 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与仿真研究[D]. 光辉. 南京林业大学. 2014

[7].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筑业转型升级研究[D]. 崔秀瑞. 山东建筑大学. 2017

[8].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研究[D]. 刘炳.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9]. 我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吴勤.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10]. 建筑总承包企业发展对策研究[D]. 刘振宇. 河北工业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我国建筑业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