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我国体育思想形成的需求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代论文,因素论文,需求论文,思想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体育思想是人们对体育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产物,它来源于体育教育实践,并对体育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体育思想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体育思想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下,人们对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全面的认识”。狭义的体育思想即体育教育思想。我们所要论述的体育思想不仅仅是人们对体育的一些看法或某些想法,还应包括对体育、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等全面和系统的想法。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教育的性质与走向发生改变,由传统旧式教育演变为近现代新式教育。体育思想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了从军国民教育思想到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从全面学苏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过程。在沿着历史的线索审视我国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时,许多研究都侧重于史实的介绍,但对为什么我国体育思想会沿这一历史脉络发展却缺乏专门的研究和思考。因此,亟待探讨为什么不同历史时期我们选择了不同的体育思想与体育教育的问题。
1 近代以来体育思想形成的因素分析
1.1 社会需求因素在客观上促进了体育思想的形成
历史上不同时代和地点的社会需求对体育思想形成的影响不同,为了能真正理解社会需求对当代中国体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将对近代以来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对体育思想形成产生的影响进行历史考察。
19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步入衰落时期。而此时,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已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建立了以工业为基础的近代文明。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在近代文明的浪潮涌向中国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这些“文明国家”的野蛮入侵。1840年,英国首先向中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声打开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社会以小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趋于解体,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割地、赔款等严酷的社会现实,迫使清政府朝野人士考虑如何强大国家,巩固封建统治的问题,学习西方问题第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尤其是1894年,甲午战争惨败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企图瓜分中国。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具有近代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提出改良封建主义的“旧学”,提倡从“西学”入手。“强国强种”、“尚武救国”的思想开始在中国教育中出现。清朝统治者希望强壮国民体格,抵御外来侵略,维护自己的统治政权。正如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认为,体育的目的是:“动以养生也,此浅言也;动以卫国也,此大言也。”学校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应如何回应社会的需求,成为当时人们关注的问题。这样,军国民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迅速传播开来。
在新文化运动中,一大批民主主义人士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思想武器,宣传新道德、新文化、新观念。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先进人物开始用近代科学的观点来研究和提倡学校体育,并对当时学校体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如兵操体育、选手体育、锦标主义等给予了有力抨击。与新文化运动中的新体育思潮相呼应,伴随着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和其他一些美国人在华的活动,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中国很快传播开来。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告终,更使人们看清了军国主义没有前途,而打上军国民主义印记的兵式体操不仅不能救国,而且应当摒弃。1919年在太原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教育联合会的决议中提出:“近览世界大势,军国民主义已不合教育之潮流,故对学校体育自应加以改进。”对军国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否定,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自此走向没落。192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模仿美国学制拟定的“壬戌学制”,标志着自然体育思想占据了中国学校体育的主导地位,并且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才被彻底摒弃。
新中国成立后,还受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敌视和包围,当时只有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向新生的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以俄为师”,全面学习苏联人民的建国经验,是新中国政权根据建国初期国际国内形势而确定的方针。由于旧中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课程形式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五花八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体育工作也决定“以俄为师”,大规模推广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和经验。教育部先后制定的《新课程标准草案》和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都体现了前苏联体育教学理论的特点。以凯洛夫教育学理论所提出的特殊体育教学理论作为学科基础,把以体育运动技能传授为主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目标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使新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步入前苏联学校体育发展轨道,它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新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全面学习苏式学校体育模式,否定和排斥欧美等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教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将西方体育思想拒之国门之外,造成我国学校体育理论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念、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以人为本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重新适时地确立并被赋予新的含义。
1.2 主体需求使不同时代体育思想形成变为可能
1.2.1 体育思想形成主体的政治性因素是体育思想形成的核心动力 在清朝末年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不同阶级提倡军国民教育均有着各异的目的。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军国民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德、日兵操的训练和尚武精神的培养,进行封建专制教育,把学生训练成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维新派、资产阶级民主派和革命派是看到学校体育教育可以强体健身、富国强兵、救亡图存,可以达到内抑军阀封建专制统治和外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目的而提倡军国民教育的。这些均反映了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多依靠美国的援助,在教育和学校体育上更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极大影响。1931年“九一八事变”,与此后发生的抗日战争,促使民族主义体育思想成为“战时体育”的理论基础,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共同影响着本时期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本时期在自然主义与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影响下的学校体育,比清末和北洋军阀时期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其中有向西方国家学习,使学校体育逐渐规范化的一面,也有通过体育加强专制统治的一面。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66年“文革”前,“三基”体育思想产生、形成,并在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三基”体育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不仅对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学校体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966年“文革”开始后,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的学校体育被认为主要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政治冲击体育”、“劳动代替体育”、“军事代替体育”充塞于我国学校体育的思想与实践中,“三基”体育思想被扭曲,导致我国学校体育的大倒退。
1976年10月结束了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我国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中,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不仅呈现出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相对应的情况和趋势,而且自身也正经历着不断深入与发展的新过程。如我国学校体育理论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等。从体育思想形成主体政治因素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体育思想的形成受社会政治因素影响巨大。
1.2.2 体育思想形成主体的变革性因素是体育思想形成的直接动力 不同时代、不同人物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就是其变革性。一方面,不同体育思想主体自身是在不断的变革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虽然洋务派和维新派都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但洋务派和维新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内涵和外延却不相同,这也验证了体育思想形成主体的政治性原因。洋务派的所谓“中学”,是指中国经史之学和封建伦理道德。而维新派从改变封建政体的目的出发,对西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学说特别重视。又如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到民族主义体育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基”体育思想和改革开放后的体质教育思想、“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等,都说明了体育思想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另一方面,不同体育思想主体积极倡导体育教育改革,并通过其特殊角色和地位所拥有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来推动中国体育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正如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体育思想奠定了近代体育教育形成的基础;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的思想使军国民教育思想得以发展;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指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思想指明了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
从体育思想主体变革性这一历史发展特征中,我们不难看出不同体育思想的主体在不同时期对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也能够解释近代以来杰出人物的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
2 近代以来体育思想形成的基本特征
2.1 重模仿移植,轻改造发展
中国近代以来体育思想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体育教育思想家们的基本观点、主张,但更多的是模仿移植了西方近代以来的体育思想。
19世纪60年代初,在教育领域,“中体西用”思想贯穿于洋务运动始终,成为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为适应这“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对付“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24第11-12页),李鸿章认为“自应建数千年来未有之奇业”(《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39第28页),主张仿效外国,兴办洋务,求强国致富,摆脱困境。
1894年甲午战争惨败以后,中国在教育上提倡军国民教育。蔡锷最先倡导国民应具备“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接着,梁启超从中西比较角度认为“欧洲各国,靡不汲汲从事于体育。体操而外,凡击剑、驰马、蹴鞠、角抵、习射、击枪、游泳、竞渡诸戏,无不加以奖励,务使举国之人,皆具军国民之资格。”(《新民说·尚武篇》,《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三册,第108页)杜威来华讲学,分析中国教育现状后强调:“吾人试观中国的教育,实根源于日本,是直接模仿日本的教育,间接模仿德国的教育,而不懂得要确定一国的宗旨和制度,必须根据国家的情况,不考察需要,而胡乱地仿效他国,这是没有不失败的。”“一国的教育决不可胡乱摹仿别国”。“我期望中国的教育家一方面实地研究本国本地的社会需要,一方面用西洋的学说作为一种参考资料,如此做法,方才可以造成一种中国现代的新教育。”(《平民主义的教育》,《杜威教育论著选》第438-439页)但是中国当时的教育界没能很好地领悟杜威的精神,相反杜威所倡导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开始兴起,这样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
此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一直在左右学校体育的开展,虽然中间出现了军事化体育思想和民族主义体育思想。1950年,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向苏联学习,苏联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很快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理论。1955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发出《关于改进体育工作的联合指示》,强调“要以‘劳卫制’为中心,改进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一文件的印发,标志着学校体育开始全面实施苏联体育教育模式。
因此,从近代以来体育思想发展的进程上看,由于中国是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文化的单一性的传统决定了中国在体育思想上一边倒的现象。如在过去一直受儒家文化的熏陶,重文轻武;鸦片战争以后,急于摆脱贫穷挨打的困境,又全面向西方学习,全部移植西方体育思想。这样在自身改造与发展上却没有做深入的思考,这是由特殊的历史时期造成的。
2.2 自上而下,以政府行为实施
近代以来体育思想的发展还体现另一个特征,即体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一般通过杰出人物的倡导后,利用国家政权自上而下发起。例如,在维新运动期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一些有关教育方面的上谕。如筹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等。1903年,清廷还颁布实施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和各类学堂的课程体制及学时标准。按照新的学制,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为近代体育的实施创造了重要条件。在1906年又把“尚武”列入教育宗旨。
在民国期间,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把军国民教育列入民国教育方针五项内容之一,在全国推行。1911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重兵式”。1912年9月,民国政府正式将军国民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从教育和训练两方面付诸实施。
1919年新文化运动之后,美国学者杜威访华,由于其弟子胡适等人的宣传,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1922年民国教育部还颁布模仿美国学制拟定的“壬戌学制”,自然体育思想在中国学校体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至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早在1916年毛泽东就在给黎锦熙的信中,把中国古代的“仁智勇”,改造成“德智体”三育,并于次年《体育之研究》一文中系统阐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指出“增进学生健康,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出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等等。
2.3 与政治联系较为紧密,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制度息息相关,体现社会制度的性质与时代的特色,体育思想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如,洋务运动中,洋务学堂无论进行西文教育或西艺教育,丝毫不放松封建伦理灌输,他们强调“中学为体”,以纲常名教为精神支柱,要求学生效忠大清王朝。李鸿章在创办上海广方言馆时就规定,学馆必须学习儒家经典,既聘外人教授外语,又“聘内地品学兼优之举贡生员,课以经史之艺”(《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三,第12页)。
又如,清朝末期至中华民国初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在军国民主义教育主导下,提倡“尚武救国”,学校体育被作为培养军队后备力量和强国强民,抵御外侮的有力手段。
另外,1906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析》明确提出:“凡中、小学堂教科书,必寓军国民主义。”“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稍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由此可见,军国民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与振兴国家、实现政治目的联系在一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以复兴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为主要目的的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在全国抗日救国的呼声中孕育、脱胎而出。民族主义体育主张军事体育、全民体育、民族体育三位一体。
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还受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敌视和包围,当时只有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向新生的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教育事业的建设,必需借助于前苏联的经验,因此,我国全面向前苏联学习教育思想,包括学校体育思想,这对建国之初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1979年11月,我国在与国际体坛隔绝了20多年后,重新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为我国通过竞技运动向世界展示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提供了机会。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并要求学校体育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了进一步使学校体育工作为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服务,国务院于1983年10月批转了原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的请示》,指出要重点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增强人民体质,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近代以来体育思想的演进,无不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特征,无不直接间接地服务于、服从于这个中心。一方面体育思想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密切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强化了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却受利益的驱动,淡化了对体育教育自身规律和独立性格的探讨,致使体育思想的发展带有浮光掠影的色彩,有些理论显得比较粗糙、肤浅和杂乱。在建立体育思想“范式”时,则有简单模仿西方资本主义体育教育,甚至生搬硬套、囫囵吞枣的偏失。这些状况表现了人们变革传统、推进中国体育教育近代化的急于求成的心态和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比较缺乏独创精神的特征。
3 结束语
近代以来我国体育思想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在我国传统体育思想的基础上,从萌芽期到发展期以至成熟期,无不体现着受社会需求与主体需求因素的影响,体现着受形成主体政治性因素和变革性因素的制约。综观体育思想的形成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思想的形成具有如下特征:重模仿移植,轻改造发展;自上而下,以政府行为实施;与政治联系较为紧密,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因此,在研究近代以来我国体育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影响时,应全面考虑体育思想形成的综合因素,以确定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