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当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却过度的重视工程的进度以及投资的情况,忽略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很少有建筑企业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稳定的施工队伍,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承接到工程后,临时组成施工队伍,施工队伍人员多以农民工为主,这部分人员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安全的培训,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不仅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还为施工过程中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安全机制不健全。很大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于管理工作都缺乏重视,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项目人员对于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也不明确,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制度得不到落实。甚至部分施工现场没有安全管理机构,往往安全工作由工地现场主管兼任,这就导致不能及时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发现,发现安全隐患后也没有及时进行整改,一旦施工进度和安全工作存在冲突时,往往会忽视安全工作。而建筑施工具有难度大、强度高、事故多的特点,面临的安全风险大。现实中,建筑施工条件相对恶劣,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例如高空作业、露天作业、若干工种交叉等,同时该项目的规模往往比较大,其场地相对较小,使得施工条件变得愈发恶劣,非常易于发生一些事故。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安全施工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真抓实干,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加强对施工用电、脚手架和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一是遵照《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全面实行安全监管新机制,推进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二是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严管重罚机制为重点,强化企业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三是全面推行项目经理和安全员考核制度,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的变化;四是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使所有施工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生产要领,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施工,经常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将其排除。
(2)加强作业人员的技能操作培训。针对各工种特点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是培养作业人员专业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的有效手段。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应以机械常识、性能、操作规程等安全注意事项入手,对从事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还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培训,并取得操作许可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坚决杜绝无证的人员从事焊接、低压运行、架子搭设、爆破、特种设备操作等技术性较强、安全风险大的项目作业。
(3)规范现场管理标注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项目部必须根据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制定方案、布置现场。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和标识标牌,必须设置安全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作业前,要对工长及全体作业人员明确做什么、谁负责、怎么做以及质量要求,交代清楚危险点及注意事项,并由双方签字确认。针对危险状况,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以及紧急应急措施。
(4)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5)加大对危险源的控制力度。通过以上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应用的现状了解到,由于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的不及时,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经过作者对众多建筑施工项目检查中发现,引起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出在对重大危险源控制力度的不足等方面,对此,作者建议增大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度。首先,应加强对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编制工作,为确保编制的详细性、可靠性,应对编制名录进行审查,确保各方面控制措施达到标准后再进行项目施工,同时要保证施工过程中必须有监督机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要确保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更新的及时性,尤其是在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涉及到工程项目施工图的变更情况,一旦施工与预计的情况发生改变的话,就必须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进行及时改进和完善,确保危险源控制的有效性。再次,对一些重大危险源的位置要树立公示,做好相应的警示标志,以保证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性。
(6)做好施工安全监督检查。一是对施工规范的安全检查。建筑施工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会根据施工项目的不同、施工环节的不同等制定规范性的安全检查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项目施工规范要求。对施工规范的安全检查一方面要对当前施工规范与实际联系在一起进行审核,了解其是否存在缺陷,并及时采取完善措施,另一方面要在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施工标准必须满足施工规范要求,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效率。二是对特殊区域的安全检查。在建筑施工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有很多特殊区域,尤其是一些细节性的环节,必须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的安全检查工作,以保证各个环节施工的安全性,具体安全检查措施要结合实际的建筑施工项目来定。
(7)强化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监督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安全保护用品,统一穿着工作服、带安全帽、系安全带,严禁穿戴影响安全作业。施工现场的便道、管沟、电线应布设合理,加工机械、电器设备应安装、固定可靠,性能稳定,各种材料应堆放整齐,符合安全规范,并在合适位置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垃圾、无积水,给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总结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程,而且是贯穿整个工程过程,对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广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建筑施工生产全过程中都应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将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手段,将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对策作为支撑,互为补充,综合治理,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安全保证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庆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8(12):253.
[2]刘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261-262.
[3]赵永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业,2018(11):87+89.
论文作者:雷霞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作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危险源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