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叹,“读”有魅力--特别班老师余永正教经典课例“我叔叔鲁迅先生鲁迅”欣赏_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论文

一念三叹,“读”有魅力--特别班老师余永正教经典课例“我叔叔鲁迅先生鲁迅”欣赏_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论文

一咏三叹,“读”有韵味——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经典课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伯父论文,韵味论文,鲁迅先生论文,教师论文,课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作了全新的诠释,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但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把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恋爱”式的亲密对话,触摸作者的心灵,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在这一点上,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经典课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范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念性文章,作者周晔(鲁迅三弟周建人之女)用质朴的语言、细腻的描写,从小处着笔,深情回忆了“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等几件事情,反映了鲁迅先生对侄女的爱抚和对穷苦大众的关怀,揭示了鲁迅先生受到工人、学生和各色各样的人追悼和爱戴的原因是“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课文篇幅很长,24个自然段,1700余字,如事无巨细地条分缕析,势必费时耗力,又背离了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面,笔者就于老师具体的教学环节,谈谈他是如何做好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的“红娘”的。

【片段一】独具慧眼,找准情感切入点

(在认真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第一部分,联系语言环境理解了“追悼”、“吊唁”词义后)

师: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是比较难读的,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生:(自由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评析:学生与文中作者年龄相仿,感情上容易沟通、形成共鸣。于老师深钻文本,独具慧眼,找准了这一情感切入句,为后面的一咏三叹、引导学生走进言语深处、与作者一次次进行心灵对话打开了一扇门。因为学生初读课文,对文本的理解尚且肤浅,尽管读得比较投入,但远不够味。

【片段二】以情促读,泛起情感的涟漪

(教学“谈《水浒传》”部分,在联系语境理解了“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之后)

师:读得不错,但伯父的话没读好。我读伯父的话,你读周晔的话好吗?

(于老师把“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读得有声有色,引得学生捧腹大笑)

师:伯父没有批评周晔,没说她半个不字,为什么她又难过又羞愧呢?

生:这里表面是夸“我”的记性好,实际是批评周晔读书马虎,所以她难过。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说得好。好就好在一个“表面”上,一个“实际”上。这叫“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一下。(学生再读)

师:鲁迅批评侄女是非常委婉的。临走还送她两本书。读完这个故事,什么是“爱抚”,你明白了吗?

生:是疼爱的意思。鲁迅先生很疼爱他的侄女,很关心他的侄女。

师:(深沉地)可是,伯父不幸逝世了。从此以后,周晔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回头再读这一段话,我想大家的理解比刚才会更深刻了。(投影情感切入句)

生:(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评析:通过第一个故事“笑谈《水浒》”的学习,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伯父的幽默——用“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看似自夸、实则委婉批评的话,教育“我”要认真读书,更深深理解了伯父对“我”的“爱抚”。在此基础上,老师就势引导:“可是,伯父不幸逝世了。此次以后,周晔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回头再读这一段话,我想大家的理解比刚才会更深刻了。”学生的心里一定会泛起情感的涟漪,对这句话的感悟一定会比初读时深刻得多。学生的心和作者将贴得越来越近,他们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是在老师引导的基础上自悟自得建立起来的,这与老师的“告诉”或空洞的说教不可同日而语。

【片段三】以演促读,激起情感的波澜

生:练读第三部分“笑谈‘碰壁’”。

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人物对话,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得不错。请大家再练习读一下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和语气。读完后,我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分角色朗读。

生:(饶有兴趣地练读)

师:我要求上来的同学不能看书,而是和我一起表演对话。谁来?没有把握?那就再练习练习。

(学生又一次练习,老师找了位女同学上台扮演周晔)

师:在座的各位都是在鲁迅家吃晚饭的客人,我们对话后你们要——(生:笑)对,听了周晔的话要哈哈大笑。

(师生扮演角色,精彩对话,引得学生哈哈大笑)

师:(指着一位笑得最厉害的男生)你的笑声最响亮,请问你笑什么?

生:我笑您太幽默了,笑周晔太天真了。鲁迅先生说的“黑洞洞”,是说那时是旧社会,人民受压迫,不见天日。

师:那“碰壁”呢?

生:是指他写的文章,别人不敢发表,他在斗争中遇到很多挫折。

师:(走上前与该生握手)你是个爱思考的学生,肯定也是个爱读书的人!“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同学们,这个故事写得精彩,都是人物对话。请你们再默读一下,注意提示语,注意标点的用法。读好了,记住了,今后你们写话就感到容易了。

生:(默读第三部分)

师:(低沉地)同学们,鲁迅经常受到敌人的迫害。为了登一些革命文章,他曾用了一百多个假名字,多不容易呀!他就是这样同敌人做斗争的。他的语言多么幽默、风趣!可是伯父逝世了,周晔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投影再次出示情感切入句)我相信再来读这句话,你们的体会要比刚才更深刻。

生:(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读得非常动情)

评析:第二个故事“笑谈‘碰壁’”和“笑谈《水浒》”理解难易上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笑谈《水浒》”时,鲁迅先生对侄女幽默的批评方式是“锣鼓听声”的话,那么,“笑谈‘碰壁’”时,鲁迅“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则是“一语双关”。于老师深谙教学之道,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通过读一读、背一背、尤其是演一演的方式,和鲁迅先生一样,在诙谐幽默之中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你看,该男生的回答是多么精彩,多么正确啊!这不是他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又是什么?于老师的“以演促读”起到了激发情感、理解文本、感悟人物崇高品质的多重功效。学生再读这一情感切入句的时候,思想又一次得到了升华,读得动情自在情理之中。不仅如此,学生在经过练读、背诵、表演之后,还收获了“如何进行人物对话”的写作知识,可谓不着斧痕的意外之喜。

【片段四】以读促读,掀起情感的巨浪

师:(教学第四部分——“救助车夫”)这部分最难读的是最后的第8、9两个自然段。难读,也难懂。请大家自己读一读,体会文章的意思。

(学生读第8、9两个自然段。指名读,没读出感情;老师范读,读得很动情,全班学生都被感动;全班学生再读,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这次是读进去了)

师:请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天黑了……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学生读得生动、感人,全场肃然)

师:(动情地)还能让他说什么呢?他还能说什么呢?一切都在他的表情里,在他的动作里,在他深深的叹息里。像这位同学读得这么动人,也就够了,不再讲了,一切意思都在朗读里。

师: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对黑暗的旧社会十分憎恨、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的伯父,就是这样一位对下一代特别慈祥的伯父,逝世了。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那时他才56岁。从此以后,周晔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见不到他慈祥的面容了,她怎能不万分悲痛!

(又一次投影出示情感切入句,老师动情地范读。老师的范读打动了听课师生的心)

师:同学们,请你们再一次读这一段话,用你们的心去体会。

(学生齐读,一次比一次体会得好,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

评析:老师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没有情感的介入,没有理解的逐步深入,即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仍然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浮于浅表读不出韵味来的。“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积淀。于老师没有让学生过多地分析和讨论,更没有长篇大论地空洞说教。一切都通过朗读来推进理解,在学生读不出感情的时候,敢于范读,善于范读,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学生在听了老师的两次范读之后,朗读的劲头马上就来了,所以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一次比一次体会得深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本中的字句此刻已不再是无生命的符号,而已成为他们心声的自然流露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受感动,这是“以读促读”的妙处所在。

【片段五】以写促读,实现情感的升华

师:(深沉地)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周晔听他的女佣阿三讲了一件事。谁来读一读阿三说的一段话?

(指读;大家一起读最后一节)

生:(齐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别人”单单指阿三吗?

生:课文里还指车夫、周晔。

师:我告诉大家,《表》和《小约翰》都是鲁迅先生为少年儿童翻译的。当你们了解这件事以后,再想想他关心的只是周晔吗?

生:他还关心全国的青少年。

师:对啊!所以送葬的队伍里有学生,有各式各样的人。到这里,你知道前面周晔提的“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答案了吗?

生: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故作惊讶实则精心安排)学到现在,怎么这里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着黑板)就是“饱经风霜”。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学生读后,老师当面评改)

生:(读)这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啊,那鲁迅先生是不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请大家课后继续查阅资料,深入了解他。

评析:黄包车车夫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而鲁迅先生又何尝不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虽从女佣的嘴里道出,却道出了所有劳苦大众的心声,这正是他受到工人、学生和各色各样的人追悼和爱戴的原因。“以写促读”,工具性有了——通过写,既深刻理解了“饱经风霜”一词,又很好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写作技能得到了提高;人文性也有了——这样一位“饱经风霜”、“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怎能不受人爱戴,不让人怀念?他的过早逝世,怎能不令人痛心呢?做人要做怎样的人,学生心里自会建立起自己的价值判断。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了。”还用得着老师喋喋不休的说教和聒噪吗?

【反思】

1.“以人为本”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现代解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为,对作品意义的理解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读者总是具有一定的、由他的阅读期待所构成的视域,而文本也具有自己的、由自身的结构和作者的意图所构成的视域,欣赏过程就是这两个视域相互融合的过程。鲁迅逝世在1936年,他英勇战斗的一生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远非现在的孩子所能理解。但作者采用的是独特的亲情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回忆了伯父鲁迅先生关爱侄女和他人的小事,以小见大,表达赞美和怀念之情,这就很易于和学生形成共鸣。于老师没有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强加给学生,而是让情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们通过自身的探究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不同程度地实现“视域融合”,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案例中学生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理解,对“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感悟,就是他们思想不断碰撞、融合、深入的结果。

2.“以读为本”彰显了阅读教学的真谛

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而这三维目标都可以通过“读”来实现贯通,因为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读可以促进记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可以触摸作者心灵、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读还可以进一步形成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案例中,于老师匠心独运,采取了以情促读、以演促读、以读促读、以写促读等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在朗读、表演、体悟、背诵、写作中,让学生“习得”了语言文字,获得了做人的思想启迪,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所以,教师应像是红娘一样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其根本任务是将文本介绍给学生,开放阅读空间,留足阅读时间,只在出现障碍、分歧时,给予学生帮助,引导他们感受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意味。这确实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教学策略。

3.“一味三叹”符合思维认识的规律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呈现螺旋型的上升状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于老师在教学时做到长文短教,不“琐琐细细地问,零零碎碎地答”,而是“挈领而顿,百毛皆顺”式地抓住情感切入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事例,一步步感知鲁迅先生不仅仅是“我”的伯父,更是天下穷苦大众爱戴和敬仰的代表时代精神的文化巨人。在“一咏三叹,点面结合”的朗读对话之中,学生的思维认识不断产生螺旋式上升,最终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伯父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永远值得我们所有人爱戴和怀念。于老师抓住的情感切入点,既是文本教学的生发点,又是三维目标的发展点,人文精神的提升点,真可谓匠心独运,而又育人无痕,韵味无穷。对于此类篇幅较长的文本,“一点突破,反复咏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标签:;  ;  ;  ;  ;  ;  

一念三叹,“读”有魅力--特别班老师余永正教经典课例“我叔叔鲁迅先生鲁迅”欣赏_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