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提问促学生深度参与策略研究论文_王双

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提问促学生深度参与策略研究论文_王双

重庆市巴南区宗申小学校 401320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学中,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提问促学生深度参与的方法措施,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提问 深度参与 现状 策略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课堂提问环节,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提问形式的多样性偏差,教师提问的范围有失偏颇,提问问题没有提前精心准备,没有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等,这就亟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多管齐下,来帮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课题提问形式的多样性偏差。小学数学教师一般习惯采取一边授课一边提问的教学方式,其中提问的内容基本全是教学知识点要求的内容,很少能有效结合课程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使得提问形式的多样性偏差,长此以往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目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马上要求举手回答,留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偏少,而且基本没有学生质疑教师提出的问题。另外,为了督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减少走神的情况发生,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次数也相对较多,形式相对单一,多样性偏差,几乎没有创新,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师提问的学生范围有失偏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小学教师往往喜欢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提问,而很少向成绩差的学生提问,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担心自己的提问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偏难,可能导致他们不能准确回答问题,教师对此的解释分析时间偏长,从而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和进度,最终使得成绩偏差的学生消极应对提问环节,不再踊跃参与课堂提问,甚至逐渐失去对数学课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问问题没有提前精心准备好。目前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可能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问题难度偏低,较容易回答,另一种则是问题难度过高,即使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也难以回答,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考虑到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结合知识点提前精心准备好难度适宜的问题内容,避免临时提问问题不具代表性的情况发生。

4.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课堂提问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通常很快就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没能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或者说是阻断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使得提问失去意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提问促学生深度参与的方法措施

1.要做好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启发性是影响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启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如果提问的问题启发性较差,就失去了引导教育的意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要做到有效提问,就要做好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准备。在具体设计问题时,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结合小学生心理和思维特点来完成问题设置。

2.要做好问题设计的针对性。要针对小学数学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问题设计,尽可能地做好逐层递进,有效衔接,将教学内容有机穿插起来,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阐述发表对问题的看法见解,锻炼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3.要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发现提问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提问内容和方式,调整教学进度,实现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目的。为此,教师要在题目设置时充分考虑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思考。据统计,结合教学实践,目前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提问时,留给小学生的思考时间在3到5分钟之内比较合理。

4.要注意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鼓励。小学生由于独特的身心特点,喜欢表现自己,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为此激励得当,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其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多给予正面的鼓励,对于学生回答正确的情况,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要尽可能的减少批评,但要进行错题解析,找出错误点,帮助学生避免以后再犯类似错误,从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做好问题设计的启发性、针对性,给予学生充足的问题思考时间,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鼓励等措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形成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蒋玉国 刘光兵 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理性思考——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案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6),85-90。

论文作者:王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提问促学生深度参与策略研究论文_王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