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当我们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时,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为了能正确处理好发展知识经济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
一、知识经济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管理行为科学是最主要的部分。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由工业经济发展演变而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这是因为:
1.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结构变化快。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不仅经济增长高速度,而且增长高质量,人均收入水平稳定快速提高,从而导致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需求收入弹性低的商品如农产品,需求量相对下降;而对需求收入弹性高、知识含量高的商品与服务,需求量上升。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影响生产和供给。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就是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在总产值来源的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份额相对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份额相对下降。可见,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必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2.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研究与开发、在职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据估计,目前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每年研究和开发的费用占GDP的2.3%,平均每年教育经费占GDP的5%以上。早在1994年,美国研究和开发投资就达1730.2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61%;1996年日本研究和开发投资达15亿日元,占日本GDP的3%。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素质,因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经费也充足,使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科技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首要因素,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呈正相关,科技进步越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就越快。
3.知识经济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由于经济一体化,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很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加速各类要素、商品在国际间流动的速度,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国外消费示范作用的冲击和带动下,必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一国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不仅推动了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由于国际贸易活动,引起其他国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知识经济的实现
1.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1)结构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条件,如不能产生必要的结构性变化就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其主要观点是:a.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中心;b.结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c.结构变化的实现会导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d.结构变化并不是一定能实现的。结构理论认为,在现实经济系统中,市场不完善、竞争不充分、信息传递不畅通、价格不灵敏,因而资源不能在各个产业、部门间自由流动达到均衡,资源配置存在非均衡的刚性结构。资源处于非帕累托状态中,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资源闲置,始终不能消除。但是,如果经济系统能够将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转移到其他产业和部门中去,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就可以变资源无效、低效为有效、高效,变资源损失为资源收益,经济就会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而出现新的增长。因此,现代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频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2)产业结构调整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从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时,供求平衡关系被打破。有的商品供过于求,有相当部分的产品卖不出去,造成产品积压、资源浪费,也降低了生产该类产品的产业部门使用资源的效益,该类产业的生产需要压缩;另一方面,有的商品供不应求,造成产品短缺,价格上涨,该产业部门单位资源的使用效益上升,生产需要扩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由于经济系统存在不均衡性,资源不能自由流动。如果经济系统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各产业重新配置,将需求下降的产业部门中闲置的资源转移出去,充分满足需求上升的产业部门对资源的需要,就会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益,促进经济的增长。从技术进步来看,当一种新技术、新产品被研制出来并投入生产之后,会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由于应用新技术,投入少、产出大,劳动生产率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更为节约,因而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由于新技术的辐射作用,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另一方面,由于新产品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具有同类产品所没有的比较优势,从而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造成同类其他商品需求量减少、产品的积压,这必然导致产业部门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3)主导产业的更迭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整个经济的增长是以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经济的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各产业部门的增长过程。经济增长总是以某一产业部门率先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始的。这种产业部门由于采用了新技术,生产效率高、费用低、产出量大,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占据较大的份额而成为主导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系有较高的增长率,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和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因此,这种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大,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然而,任何先进技术都有生命周期,一种产业如果在采用现时的技术进步中获益越多,这种技术的生命周期就越短。因此,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涌现、消费结构的改变、新产业的出现成为必然。旧产业的衰落、新产业的出现意味着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资源的配置发生改变,产业结构由此发生调整。新的产业取代原来的主导产业,必然会以更新的技术和更高的生产率推动经济更快地增长。
2.经济增长推动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用于教育和科研的经费增加。教育投入的增加,不仅培养了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人力资本,而且培养了大批在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方面起重大作用的实用性人才,从而缩短了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研经费的增加,加快了科学技术的生产过程,使科研活动更加广泛和深入,科技成果更加丰富。充足的科研经费、优越的科研条件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相结合,使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寿命缩短,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第二,随着经济的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要素虽然是重要的因素,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在下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是能够引起投入要素不断提高效率的技术进步。当一个产业部门采用了一项新技术时,由于投入少、产出高、利润率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项技术很快就会得到扩散、发展和完善,这样,该技术的竞争优势很快会丧失。为了在竞争中始终保持有利地位,就得不断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加快了技术进步。第三,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人均收入也快速上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由于消费需求的变化,产品的供需出现不平衡,导致产品结构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甚至导致相关产业的调整。所有这些调整,都要求有相关的新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3.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是一种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形态,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高科技知识,主导产业是信息产业等高科技知识产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主导产业不断更迭,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而且,主导产业越来越高级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当今世界上,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大多数国家尚处于工业经济中后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会加快知识经济的来临。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需求发生变化,也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推动了技术进步,也促使产业结构随之调整。经过一系列的循环,当结构调整到了经济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高科技知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0%以上时,知识经济时代就来临了。
三、迎接知识经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1.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和标志。我国虽是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等条件还不充分,部分还需要传统产业来提供;高科技产业的产品还需要以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为基础,市场的开拓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发展高科技产业是迈向知识经济的门槛,而且高科技产业在经济系统中辐射作用是很大的。目前,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门类已经基本齐全,有些还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多数高科技产业中企业规模小,实力较弱,很难与业已发展壮大并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大企业抗衡和竞争。因此,我们必须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2.以高科技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我们在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还应对产业中企业的规模进行调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实力的大型或巨型企业。
3.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产业。教育和科研产业虽被划为第三产业,但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教育产业不仅是服务业,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培养基地,为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人力保证。科研产业是知识的生产产业。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一项新的发明,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按照产业经济的理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升级的核心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也证实,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从生产率比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比较高的部门。
4.扩大开放,引进高科技成果,并迅速商品化、产业化,辐射到经济系统的各产业部门。据估计,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70%,而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一方面,由于知识与劳动、资本等要素不同,不具有边际收益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所以,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发展,不尽早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就会丧失知识经济的机遇,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可以低成本扩散,而且我国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靠自力更生去创新,我们完全有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发展我国的高科技产业。此外,在引进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深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