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开放的、特别复杂的巨人系统_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及其区域———个开放的特殊复杂的巨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城市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寰宇处处皆系统,本性大小各不同,

层层列列互牵动,永在发展变化中。

作者

如果把家庭——城市和社会的细胞,作为一个简单的系统,那末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个由若干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组成的区域就是复杂的巨系统。人们认识城市及其区域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系统概念和系统思想的。

我国的城市发展很早,而且很早就有区域的观念,并总结出“体国经野”,要将“国”(即城市)和“野”(即郊野地区)统筹规划。初步认识了区域的系统性,“国”和“野”两个子系统,以及区域和城市两个层次的概念。最早比较完整的论手城市不能独立存在的可能是《商君书》。《商君书》“徕民篇”论述了:“地方百里者,山陵(又作山林,见算地篇)处什一,薮泽(薮,大泽也,水草交厝,名之为泽)处什一,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蹊,路也)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农夫)五万,其山陵,薮泽,溪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此)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说明当时商鞅对城乡布局结构的思想,已经考虑到了水源、能源、材料等因素,而且有了一定的用地比例关系和一个粗略的定额概念,还说是“先王之制”,就是说以前就有了这些经验。商鞅及秦孝公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事,据考《商君书》“即非商鞅自撰,但不失商君之意”,(见《商君书锥指》叙)。全书主要讲法治和农战之道,首先讲更法,第一垦令,第二农战,第三……,还讲到“征地”,第十五篇为“徕民”,即安排移民农垦,落实到城乡布局,各类用地,主要思想就是以土地为耕战(农业经济)的载体。

上述书中数据,可以具体化。古一里为150丈,10尺为一丈,一尺合现制约23厘米。即,一里=150×2.3米=345米;方百里=34.5×34.5平方公里=1090.25平方公里。

容纳人口 5万×5=25万人(按五口之家框算)总用地约合人均4000平方米;户均总用地为20000平方米,大体上约合30亩(表1)。

表1 《商君书》中用地比例

项目 百分比(%)

人均用地(m[2])

每户平均(m[2])

城市及道路10 400

2000(3亩)

山林 10 400

2000(3亩)

河流水面 10 400

2000(3亩)

水草沼泽 10 400

2000(3亩)

较差农田 20 800

每劳动力6亩

良田 40 1600 每劳动力12亩

户均居住用地2000平方米,相当于近代Wright主张的广亩城市每户1英亩(0.4公顷)的一半。从古时人口及土地状况分析,可以认为商鞅提出的这些数据当为下限。

《商君书》中认识到了“国”与“野”的关系,但那时,人口稀少,“国”与“国”之间相距很远,实际上还有“真空地带”,当时还不存在作为群体的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是在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经过了一百多年,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认识到了城市和乡村以及城市和城市之间都是有机的整体。这一认识逐渐地成为近现代城市的规划的基本的思想。

有意思的是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奠基者,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E.Howard)在1898年《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的城乡结合的理想城市模式,即一种社会城市和田园城市,也有和商君类似的,当然比商君更为详细的规划设想和数据。霍华德设想把社会改革和城乡建设结合起来,他设想的田园城市,每个人口规模为32000人,周围有5倍于城市用地的农业用地,而且田园城市不是孤立的,应有计划、有节制地逐步发展,总体目标是形成一个58000人口的中心城市,周围有6个32000人口的田园城市,组成一个25万人口,占地66000英亩的理想城市模式,相当于267平方公里,平均每人总用地1068平方米(表2)。

表2 《商君书》与“田园城市”规划设想比较

项目 商君书

霍华德田园城市

设想规模(万人) 25左右 25

城市结构 未阐明 1大6小

人均总用地(m[2]) 4000

1068

城乡用地比例 1∶61∶5

人均居住用地(m[2])

400125

霍华德有关区域的系统思想有许多具体内容和数据,他认识城市和地区间的关系已相当深入。特别可贵的是霍华德开创了综合研究现代城市,把社会经济问题和城市问题融贯起来,把当时城市膨涨,市民贫困,生活条件恶化,土地问题,税收制度问题,城市资金收入,以及经营管理问题等等,作为一个体系来综合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田园城市的模式虽然理想主义色彩很重,但带有先驱性,其影响深远。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在霍华德以后迅猛异常。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虽有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但城市化的发展仍有着某些共同的规律。人们总是在研究矛盾问题和总结实践经验中逐步深化对自己的城市的认识。本世纪以来,对城市和地区关系,特别是对城市和地区形态的认识经历了:

·田园城市(Garden City,城乡结合的城市)

·集合城市(City cluster.Satellite City,设有卫星城的大城市)

·城市组群(Conurbation,有译为城市延绵地区)

·大城市及其城镇密集地区( Megalopolis,Metropolitan Region,指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稠密地区)

希腊学者道萨蒂亚斯(Doxiades)还预测有些城市将超越国界,可能形成洲际城市、世界城市(Ecumunopolis,即World city)。这些城市化的形态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等复杂因素,并不能说明城市的一切,但毕竟是我们认识城市和规划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在进入21世纪的前后,主要因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和交通的新发展,在大城市及其城镇密集地区基础上,出现了一种城镇间具有强相互作用的高城市化和高密集的城市地区。这是人口密度和城镇密度特高的城市地区(High Concentralated and high Clustered Urban Region),系统化程度更高,系统规模更大,更为开放,更为复杂的巨系统。在我国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带为典型。

什么叫大城市及其城镇密集地区,目前尚无界定的标准。但一般来讲,城市密集地区内,城镇数总要数以百计,人口规模应以千万计。就这样,目前世界上只有6—7个大城市延绵地带可称为高城市化高密集的城市地区。1.美国东北部,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城市带;2.日本东海道城市带,包括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3.德国中部城市带,包括柏林—汉堡—不来梅—慕尼黑、汉偌威地区;4.欧洲西北部莱因河下游城市带,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以及鲁尔等城市;5.英国中部城市带,包括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城市;6.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主要是上海及苏、锡、常、宁、镇、扬地区城市带,也可扩大到浙江的杭、嘉、湖以及宁、绍、舟城市地区;7.珠江三角洲城市带,应包括香港、深圳、广州、珠海等市,也有较大和较小范围的划分。

当前,这几个世界大城市延绵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要数我国的两大三角洲,尤其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发展速度最快,腹地潜力最大,市场潜力最大,无疑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城市化地区。所以,研究这一特殊复杂的巨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经历了一个系统由较小到较大,较简单到较复杂,由若干孤立的城市→城市群→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延绵区的历史过程!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由量变到质变,又发展到高密集、高城市化的城市地区。回顾解放前三角洲内只是孤立的几个城市,解放后逐步发展,开始还只是一个松散的城市群,苏、锡、常三市和上海经济地位相差悬殊,属于“前后院关系”。改革开放以后,乡村企业大发展,苏南经济实力大增,这一城市带就成为以大城市群组成的城镇密集地区。当地区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城镇密集密到一定程度,由于相互交通越来越便捷,原来较为疏散状态的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就像物理学中粒子间的“弱相互作用”转变为点与点之间比较紧密的“强相互作用”,如苏州市域含一市、六县级市,以及156个镇,总人口576万,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分布密度为每38平方公里有一个镇,镇的规模一般为一万人口左右,镇与镇间距不到6公里,实际有的相距仅2—3公里。无锡、常州市域内情况类似(见图1、图2、图3及表3)。

图1 苏南地区水网示意图

图2 苏锡常地区城镇分布示意图

图3 无锡市域规划图(1994—2010)

表3 苏锡常地区城镇分布密度(1989年)

按照系统学,整体可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性质。一个扩大了的整体,就具有原来较小的整体所没有的性质。在现代交通科技条件下,这种相对集聚的效应,既不同于相距较远的松散的城市群,又不同于完全集中的单一大城市,它比之绝对化的集聚,就既有集中的优势,又避免了过分集中的弊病。可以以苏州和海南岛类比,一个是市,一个是岛,同为不到600万人口,苏州和各县镇关系,比海口和各县镇关系密切得多,经济发展也有利得多,这是1+1≥2和1+1≤2的两种布局效果。

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与比较疏松的城市地区相比,有许多现象值得深入研究,主要是上一个层次的系统发展变化后,决定性影响下一个层次的系统。目前,至少已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功能布局不一定就地平衡,一家人居住在甲镇,工作在乙镇,上学在丙镇;或者,住在中心城市,到外围乡镇工作,或住在外围乡镇到中心城市工作,不仅成为可能,而且逐渐增多,居民可能当日往返的半径在常轨公路网地区已接近百公里,而在高速公路沿线,已超过100公里。

(2)生产生活的活动频度增加。由于乡镇人口中务农的只占5%左右,而且产业结构变化,中小企业的比重增加,协作关系增多,物流、人流、信息流也增多,这从一个地区的集装箱货柜车、卡车、大小公共汽车,以及小轿车的来往就可以看出,中小城镇的出行次数越来越接近大城市(大城市日平均每人出行一般>2.5);经济条件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文化娱乐、教育学习、探亲访友、购物社交等等活动都多起来,可以到达、能够比较快地到达的地方越来越多。

(3)用地选择的自由度增大。特别是生产企业,已不局限于一个城市的功能分区,不少项目不仅不一定设在城里,甚至不一定限于在某一个镇;只要主要条件,如土地、劳动力等符合要求,可选择余地很大。如,常熟地区的针织业,原材料来自各地,产品通过上海输出,放在市内或碧溪等镇都属可行。某些产品因便于组织生产就有可能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小城镇成为专业市场或专业城镇,一些大专院校和第三产业的分布也将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4)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趋向地区一体化。除供电、通讯、交通以外,煤气、供水、排水也趋向于地区范围内统一设置。无锡华庄、洛社等镇的公共交通、供水管网已和市内联网,中心城市的煤气管线也将伸展到乡镇,污水处理也不可能各搞各的,要有一个分区集中的网络,防洪工程也必须从地区角度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这些在日本、德国等城镇密集地区都已成为现实。

(5)中心城市疏散的出路增多。过去,一些企业、机关、学校、科研机构等必须建在中心城市内才能取得的便利条件,今后在外围城镇同样可以取得,而建设在外围城镇却可以以较少的土地代价取得较好的环境条件。而一些高级住宅区和高档休闲用地,也只有在市郊城镇才具备条件。所以,有不少国外专家把疏散大城市过密问题寄希望于这种科技进步后的逆城市或者叫郊区化趋势。

显然,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体系,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能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系统效应。一个包括上海在内的苏南地区,比之总规模类似而人口菌集在一起的大墨西哥城,有可能既具有超大城市的优势,又避免城市过大的一些弊病,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得以较好的统一。而且使三个效益互相促进,由“强相互作用”而“链锁反应”似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力量。看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高密集、高城市化的地区,有可能通过协调发展,“去病强身”,走出一条新路。

我国两大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就面临这一有利机会。另一方面,也很明显,对上述地区,做好规划工作就更为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规划协调,造成各自为政,产业重复,布局混乱,交通不畅,互相污染等等,也会产生不少的负面效应。所以,必须把做好这种地区规划和城镇规划提到重要地位。用系统学观点,做好规划,即是做好系统的反馈,使系统的混沌改变为系统的有序。

要做好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的规划,首先要改变一些规划的观念和做法:

(1)必须突出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域整体性。由于地区内可达距离增大,城镇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补互济、相互影响的地域必须作为整体统一规划,而且应当按照各业需要,在总的规模控制下,体现各业的层次结构,综合为大、中、小中心城市,形成有层次的城镇结构体系,这一体系内的各别城镇应有职能分工,而不必大而全、小而全。

(2)规划的方法应当先地域而后城市,而不是先城市后各别城镇,再连上交通网络,“堆砌”而组成区域。比如,苏州市的总体规划,就首先要考虑一个600万人的大苏州,而后才是200万人左右的苏州市区,6个小市和一百多个镇,就好比一个城市的6个区和一百多个小区,这是一种主动的有机疏散规划,而不是事后被动的疏解,可以真正实现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3)有可能出现某些高品质的专用地区。如某些单一的工业地区,单一的旅游区,高科技园区,以及高级住宅区等等;这些单一性质的城镇一般不能孤立存在,但可以作为地区城镇的一部分,而且是具有更高品质的一部分。

(4)对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更强。基础设施维系地区全局,真正成为城市及地区的骨架;而且在开发建设中,更加要求超前,起引导开发的作用;对规划标准,要求有更多一点的余量,以适应开发的选择。

(5)环境、土地、农业等问题,可真正从一个地区内得到平衡。改善过去就城市论城市,就专业论专业的缺陷。

(6)开放与滚动。发展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的重要前题是开放,一般城市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开放,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就更需要开放,从子系统到整个系统都要开放;正是由于以上海为龙头的全方向、全地区的开放,才带来长江三角洲的迅速发展。今后,城市及地区也有赖于进一步开放,才能完善其生存与发展。所以,规划一个巨大复杂系统,由于外部和内部条件不断发展变化,一切方案设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然需要有不断滚动的准备。

显然,有规划的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少新的有利条件,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值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它、推进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规划都不仅仅是一个规划技术问题,它涉及经济管理、行政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回顾我国在“一五”计划末就提出了区域规划的问题,在内地一些省区,后来在全国九个地区曾编制了区域规划,实践结果,奏效都不大,主要是由于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条件均不成熟。作为系统运作的条件尚不完备。而现在,不少经济政策问题已经明确,国家要求“引导地区经济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块块分割、大块与小块分割。地区间协作往往很难奏效。要做好区域规划,似乎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也正因为这样,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的区域规划的实际需要,就显得更具有迫切性、重要性、前沿性。我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关系一旦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就一定会引起变革,服从于生产力提高的需要。古今中外,规划都要面向未来,理想主义和科学预见正是规划工作的可贵之点。从系统观点看,城市和区域结构是一种耗散结构,其子系统之间互相协同与合作,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产生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稳定的有序结构,系统本身自动趋向稳定的有序结构,我们应该因势利导,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发挥系统的协同和“自组织”作用。

体制问题的解决,毕竟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又有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相信是会得到改进和最终解决的。1996年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最后要求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和重点产业带,地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建设有很大发展,初步建立规模结构和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宏伟目标是一定会实现的。总之,用系统学理论,以开放的特殊复杂的巨系统的观点,做好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一定能为实现纲要目标做出贡献。

标签:;  ;  ;  ;  ;  ;  ;  

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开放的、特别复杂的巨人系统_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