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月娥 邓明月 何佳 四川省骨科医院
【摘要】目的:对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疼痛护理经验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及肩峰成形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从术前、术后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疼痛护理计划。结果: 58例患者疼痛均减轻,情绪稳定,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结论: 系统的疼痛护理是肩关节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并使患者减轻疼痛,能有效的进行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促进肩关节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关节镜 肩袖损伤 疼痛护理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形状似袖口。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支持、稳定肩肱关节的作用,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系。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肩关节病变中占17%—41%,患者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1]。该院上肢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采用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患者58例, 术前术后采用围手术期疼痛护理,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及肩峰成形术的58例患者, 其中男性38例, 女性20例, 年龄38--72 岁, 平均年龄52.5岁;肩袖损伤部位:右侧38例, 左侧18例,双侧2例;其中小肩袖35例, 巨大肩袖损伤23例。
1.2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及肩峰成形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从术前、术后均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计划。疼痛评估分为术前评估、术后评估、术后六小时评估、手术日晚上21:00评估、次日10:00评估,术后连续评估三天。采用数字分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对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进行评估,以0~10 分表示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
1.2.1 术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 肩袖损伤的典型症状是午夜疼痛, 手术后疼痛更加难以忍受。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 向患者介绍主管医师及护士, 介绍手术的方法、目的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安全性,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手术。
1.2.1.2 病房环境 营造安静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尽量减少噪音等不良刺激,以利患者休息和睡眠,良好的睡眠可减少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
1.2.1.3 疼痛宣教 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告知疼痛可以通过相应治疗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告知疼痛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疼痛的影响因素、产生机制和后果,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1.2.1.4 术前超前镇痛 除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及磺胺过敏患者常规口服塞来昔布200mg Bid,余下患者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50mg Bid,术前给予帕瑞昔布40mg肌注。
1.2.2 术后护理
1.2.2.1 体位 全麻后去枕平卧6h,之后取舒适体位,维持肩关节外展包固定,正确的体位摆放,对防止修复后肩袖再次断裂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患肩术后需固定于外展位至少4周,最好6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展位可松弛肩关节肩袖韧带,使肩关节囊处于最小张力状态,有利于伤口愈合,减少出血,同时有利于关节囊在低张力下愈合[3]。
1.2.2.2 减少疼痛的刺激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时间相对集中,动作应准确、轻柔,避免暴力,尽量减少疼痛刺激。
1.2.2.3 术后疼痛护理 术后向患者讲明疼痛的原因,并加强对患者术后的疼痛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术后病人疼痛评估四次,分别为术后评估、术后六小时评估、晚上21:00评估、次日10:00评估,术后连续评估三天。评估内容包括:1.麻醉恢复情况:A无B未恢复C已恢复。2.疼痛情况:A无B周期性疼痛C活动时疼痛D持续疼痛。3.睡眠情况:A不影响睡眠B间断睡眠,醒后体力可恢复C间断入睡,醒后体力不能完全恢复D不能入睡或从睡眠中疼醒。用药半小时后再评估一次,并在护理记录单上相应记录,观察用药后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1.2.2.4 冷疗 在冷疗时要注意温度应保持在0—4℃,以免冻伤[4] 。为防止组织冻伤,应严格掌握冷疗时机和持续时间,同时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低温疗法主要益处来自于早期应用通过毛细血管反射性收缩减少初期出血、肿胀和炎症反应,在低温下提高神经纤维的疼痛阈值减少疼痛,减少肌肉痉挛,以及增加组织强度。此外,关节内温度的轻度升高可以激发蛋白水解酶的活性,这对关节软骨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1.2.2.5 镇痛泵护理 术后常规关闭2小时后予以开放,注意镇痛泵有无脱落及损坏,观察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嗜睡、头晕、呼吸抑制等,发现异常后及时处理。镇痛泵一般在术后3天予以拔除。
1.2.2.6 血循环护理 观察伤肢血循环、手指活动及感觉等情况,桡动脉搏动情况,皮温,神经支配情况,发现异常后及时处理。
2 结果
对58 例患者术前评估、术后评估、术后六小时评估、手术日晚上21:00评估、次日10:00评估,术后连续评估三天。采用数字分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对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进行评估,以0~10 分表示疼痛程度:其中2例为无痛;38为轻度疼痛;16为中度疼痛;2分为重度疼痛。患者对于疼痛防控的认知度提升幅度也相对提高,同时,患者对于护理各个方面的满意度也相对更高。
3讨论
疼痛是机体对外界刺激发出的危险警报,有研究表明,疼痛是骨科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许多骨科疾病首发的临床症状[2]。反之,患者的心理因素也会使患者对自身疼痛的感知有所不同。所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对患者疼痛的护理还可以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度,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愈合与转归。系统的疼痛护理是肩关节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使患者减轻疼痛,能有效的进行患者术后的功能康复锻炼,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凤兰,廖灯彬,刘晓艳,等. 系统规范疼痛管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J]. 四川医学,2014,35(1):145-146
[2]殷慧.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7): 2684-2685.
[3]夏小凤.骨科疼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13(11):99-100
[4] 李凤兰,廖灯彬,刘晓艳,等. 系统规范疼痛管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J]. 四川医学,2014,35(1):145-146
论文作者:程月娥 邓明月 何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肩关节论文; 术前论文; 损伤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