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芦浩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芦浩

芦浩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22

摘要:在国内现代化经济建设当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公路建设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性的提高。伴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多,使得整个路基表面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在这时候,如果不能切实改善路基的软基设计技术,很容易使得路面呈现出较低的质量,出现各种损坏状况。而想要切实保证公路路基局面的设计质量,需要着重对路基当中的软基进行深层次处理,并维系好其与路基和路面的关系,使得其能够为路基质量的提升形成一定的保障。如果在公路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软基损坏,就会使得公路呈现出严重的沉降和塌陷问题,因而需要对这一问题加以科学合理的解决,提高公路路基的基础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软基处理

1、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技术原则

第一,要秉持全面勘察原则,为了有效对施工项目中的软基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和分析,就要积极搜索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完善勘察模型和基本情况,并且能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有实效性的管控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数据收集后,也能结合一般土质路堤压实度标准,对其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保证软基问题得以处理。其中,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0~30cm,压实度在96%以上;下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30~80cm,压实度在96%以上;上路堤路面底面以下深度80~150cm,压实度在94%以上;下路堤路面底面以下深度150cm以下,压实度在93%以上。本案例工程项目的路基路堑结构零填及路堑在路床的0~80cm范围内,压实度就要求在96%以上,将其作为根本数据,制定有效的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计划。

第二,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相关技术人员要对数据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整合数据分析结构后,按照施工项目的实际要求和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运行计划。按照标准化流程建构完善的资料分析机制,以保证软基处理项目的实际施工方案能完全贴合工程项目的具体需求,从根本上提高施工工序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第三,要秉持标准化管理原则,结合公路路基路面设计项目的实际需求,完善施工流程和操作规范,优化施工工艺完整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标准化管理机制中,要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操作进行调控,保证施工流程符合施工规划,从而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2、公路路基设计过程中软基处理的基本问题

2.1路基的设计不合理

在开展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路基进行设计,而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保障整个公路有着较高的质量。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我国对路基设计并没有太重视,而且在公路的覆盖区域上,没有切实考虑到周围的地质状况,如基础的水系、土层等,因而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公路路基建设的不同需要,直接使得软基难以迎合当前的建设要求,出现了软基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整个公路建设质量。

2.2公路建设人员的软基处理能力较弱

在整个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属于最为基础的内容,而其对于公路建设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但是现实在实际的软基处理工作当中,大部分问题的出现都是由公路建设人员的误差导致的。由于很多软基处理的工程人员,都没有较为专业的软基处理能力,因而造成了相应的路基设计结果。同时,在建设路基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但是现实状况却是很多时候的设计图纸所包含的施工方案十分不科学,使得很多工程项目的衔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缺乏完善的软基处理办法

在整个公路路基的建设当中,软基处理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而软基处理工作在近些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公路路基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很多时候,在处理技术的选择上,一部分工程人员会盲目的进行选择,不根据实际的状况。不同的处理办法对于技术的要求呈现出了不同的状况,在处理路段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排水以及土层的含水量。而这些因素都需要在路基建设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考虑,但是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大多数时候会按照工程人员的经验来选择,一些时候容易呈现出较为盲目的行为状况,如果与当地的状况不相符合,将会导致最终的软基处理效果与最终的设计要求不相符合。

3、优化公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技术应用控制策略

3.1提高路基路面设计质量

相关人员要对公路经过的路线进行详细勘察。工程所处复杂的建设环境,设计人员应通过调整设计方案来保证软基处理技术的作用质量。例如,当公路工程靠近河床水系,设计人员应对其进行软基面积和含水量的测试,采用改道处理方案,来保证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而对于不可改道的情况,设计人员应通过做好垫层设计,来稀释软基中的水分,进而避免软基受雨水浸泡问题的影响。

3.2抛石挤淤技术

该技术主要作用于处在水塘、泥沙以及不易抽干土壤水分的工程情况。在其上抛填不易被水软化的大块经石块,即50~80cm。同时,在石块缝隙填筑20~50cm的小块石。抛填高度应控制在常水位以上的50cm上下,完成铺平作业后,利用轮式压路设备或是拖式压路设备进行振动压实,从而将淤泥挤出路基坡脚以外的目标。此过程,要保证无明显下沉现象,才能终止压实作业。施工技术人员要采用分层抛填的方式来进行压实处理,即将每层抛填的厚度控制在50~80cm。当整段软基处理完成后,除了要在其上铺上一层10cm厚的碎石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铺上土工格栅。填筑土石方,这就是路基原地面处理的全过程,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软基地质问题对路基路面环境得影响。

3.3盲沟敷设技术

盲沟敷设技术主要适用于水田或是淤泥深度低于2m且不易自流干水软基环境。目前,可供选择的盲沟结构形式有两种,即梯形盲沟与矩形盲沟。首先,技术人员应沿着公路横向,每隔10m利用人工或是机具来进行矩形或梯形盲沟的挖掘。此过程,经勘查,如果公路路基路面所处的软土层大于1.5m,应将盲沟尺寸设置为150×150cm;而对于小于1.5m的软土层,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盲沟敷设;其次,沿着公路纵向设置进行盲沟敷设,其挖掘间距也应控制在10m左右;再次,完成盲沟挖掘后,要在其中填充30~50cm不易被水浸泡软化的石块,即块径应控制在30~50cm。填充后,还要在其表面上铺设10cm的碎石以及土工布。不仅防止盲沟内部水分出现上溢现象,还能避免土尘出现下漏与盲沟堵塞现象,进而保证了排水效果;最后,在土工布上再回填一层土石混合料,并通过摊平与压实,直至结构处于稳定状态。

3.4软土换填技术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过程中的软土换填技术主要作用于软土层不厚且路堤填方高度小于3m,或是软土层厚度小于1.5m的软土地基路段。将1.5m以内的软土挖掘出来,并运至制定的弃土场进行倾倒会堆放。而后,将挖方出的具有稳定性的施工材料,或是从借土场处获取的施工材料,采用分层回填压实方法进行软基控制。此过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控制好气候条件的影响,即保证每个换填段在同一工作日完成,来提高软基路基路面结构的作用稳定性。此外,对于长度较长或是面积较大的软基换填路段,要采用分段的方式进行操作,否则,一旦遭遇降雨,将使整个软基处理结构失效。该技术的应用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具有适用性的填方材料,满足路基基底压实作业的承载力要求。这样一来,路基路面的基底承载能力就能为工程车辆荷载与路堤自重提供支撑,进而解决软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5碎石桩软基处理技术

碎石桩主要作用于软基深度在15m以内且路基结构处于高填方路段的情况。其在公路路基路面结构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挤密与消散孔隙水。其中挤密就是对土体的两个方向施加横向挤压力,即在成桩时,通过沉管来控制周围土层的横向挤压力。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进行孔内碎石填充振动挤压作业时,通过周围土体产生的横向挤压力,来减少周围孔隙,最终增加结构的密实度。而消散孔隙水,就是通过缩短路基路面地基的固结时间,来提高结构的作用稳定性。具体来说,就是在平面位置,按照正三角形和梅花形进行部署;或者将桩直径控制在50~100cm,将桩的长度控制在15m以内;将桩的部署范围控制在路基宽度的1.2倍以上。

4、结论

总而言之,在公路建设当中,路基路面属于十分关键的内容,而其对于公路建设质量的保障也起着最为基础的作用。为了保证整个路面建设有着较高的质量,工程人员需要加强对软基处理的关注,积极开展相应的路基处理办法,提高最终的路基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伟.公路软土路基的设计特点及处理方法分析[J].交通世界旬刊,2017(8):25-26.

[2]韩营.公路路基及路面设计实践分析[J].建筑知识,2016(9).

论文作者:芦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芦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