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的知识结构与关键难点_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的知识结构与关键难点_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一课的知识结构及重点难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级论文,一课论文,知识结构论文,资本主义社会论文,重点难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规定,初三年级在讲完第一课《古代社会的历程》以后,在第二、第三两课中要讲授资本主义社会。本文仅就第二课《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问题,作一个简要分析。

(一)知识结构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社会形态,它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基础上进入的一个高级发展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又为人类进入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物质基础。因此,客观地回顾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了解其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课的课题是《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重点讲什么是资本主义,主要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全面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本课内容包括引言、三节和八个框题,共有13个知识点。

引言,以极其简明的语句,概括了本课的地位及要讲述的基本内容。首先指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预示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因此,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新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进而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要求,从而创造出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创造了优于任何专制国家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最后,指出本课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不仅留下了暴力掠夺的血腥记录,资产阶级还打着“公平交易”的幌子,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并披着“自由”、“平等”的外衣,实行政治统治。因此,资本主义仍然是一个存在着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但却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

第一节讲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强调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不过,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建立在对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疯狂掠夺的基础上的。同时,资本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又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历史过程。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兴起了工业革命,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第二节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及其实质。着重阐明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在于资产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以契约形式,在“公平交易”的掩盖下形成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剥削是靠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实现的。本节以主要篇幅,重点进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概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使学生掌握从本质上认识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进而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虽然工人的生活水平有某些改善,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没有改变,工人仍然处于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

第三节讲资本主义国家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从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资产阶级民主的特点两个方面,指出其既比封建社会具有进步性,又有其狭隘性和虚伪性。强调隐蔽的剥削手段、虚伪的统治方式,是掩盖不了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实质的。

(二)重点和难点

1.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的历程是长期而曲折的。

作为本课教学内容的第一个重点,教师在讲解时,必须掌握以下两点:

(1)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由于封建政权采用各种方法来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资产阶级起来革命,推翻旧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扫清障碍,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这里,应强调封建政权的存在,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便是推翻封建政权,以建立新的政权——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这一部分内容,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边看书边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封建政治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表现,进而指出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教师应引申出这样一个观点,即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又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经过长期、复杂、曲折的演变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次封建王朝的复辟,经历了长期的反复辟斗争,最后才使资产阶级政权得到巩固。因此,要使学生明白,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出现某种局部的、暂时的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同样,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心,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2.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即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封建专制制度,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教材主要介绍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说明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创造出比以往任何社会都要丰富的物质财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讲解这一教学重点问题时要注意,有关工业革命的历史资料很多,因而不要让工业革命过程的讲解占去过多的时间,而应对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做比较充分的阐述。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了解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以后,这一生产关系是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因而出现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劳动的重大变革,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奠定了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都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地位和作用;产品的分配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工人被资本家雇佣后,在生产过程中受资本家的剥削;资本家获得大量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而在这三个方面中,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则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最主要的内容。

教师在讲解生产关系的特点这一教学重点问题时,应首先着重讲清生产资料占有形式这一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这是前提条件。当工人一旦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了资本家,那么,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如何使用自己的劳动力,就完全不属于自己支配,而是属于资本家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资本家的意图进行生产,按照资本家规定的劳动时间来使用自己的劳动力,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价值。而在劳动过程结束以后,在劳动成果的分配上,工人所得到的资本家支付给自己的工资,仅仅是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小部分,其余绝大部分,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可见,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中,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最基本的一条。正如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占有土地和不完全占有农民一样,都是剥削者赖以剥削被剥削者的基本条件。不过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所进行的剥削,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则是在契约关系的掩盖下,以“公平交易”的形式出现,是一种较前两个社会更为隐蔽的剥削关系。因此,教师在讲生产关系的特点时,一定要把这一点给学生讲解清楚。这是解开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钥匙,是其所以成为重点问题的关键所在。

4.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叫做剩余价值。

这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说它是教学重点,是因为理解剩余价值的概念,认清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是弄懂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根源,是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的钥匙。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剩余价值的含义,才能使他们真正懂得资本家在经济上是怎样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在这里,教材用算剥削帐的办法来说明这一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形象地告诉学生剩下的2元是怎样被资本家白白地拿去了。在算帐的基础上,必须把这一感性的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指出: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工资;除去工资以外,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就叫剩余价值;资本家就是靠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发财致富的。

说它是教学难点,是因为:这一内容对初三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很强;另外,这一内容应是在政治经济学中具体分析的问题,学生在没有学习商品、货币、价值、工资等一些基本概念的情况下来学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这一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尽量不要涉及过多的概念、原理,而多从具体的事例、算剥削帐的方式入手,去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5.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在学生了解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及剩余价值的含义以后,进一步揭露资本家的剥削本性就成为本课的又一个重点。

我们知道,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有其特定的目的。社会制度不同,生产的目的也不同。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具有其客观性。生产资料归哪个阶级所有,社会生产就为哪个阶级的物质利益服务。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所占有,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必然是以追逐剩余价值为目的。资本家既掌握了大量货币财富,又雇佣到廉价劳动力,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二者的结合,创造出更多的新的物质财富来。所以,他无论是开工厂或是办企业,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发财,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如果他投资于工厂或企业的结果,无利可图,他是绝对不会去干的。可见,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在讲解这一问题时,教师还应明确,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不能不同时考虑满足社会成员的消费需求。如果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不符合人们的需要,不受消费者的欢迎,致使商品销售不出去,那么,资本家追求的剩余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因此,为了达到攫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资本家必然关心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想方设法提高其商品的质量。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费者的需求,而是为了把生产的商品迅速销售出去,把商品换成金钱,以实现其获得剩余价值的目的。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以能给资本家带来多少剩余价值为转移。可以这样说,如果某种商品有利可图,能够赚钱,资本家就拼命去生产;如果某种商品不能赚钱,即使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消费,资本家也是不会去干的。

为了达到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使用各种手段来榨取工人的血汗,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以达到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

因此,为了达到既从理论上,又从实际上让学生明了并深刻掌握这一重点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通过采访解放前老工人的办法,以生动具体的事例,揭示出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刻画出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来。

6.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根子在于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这一内容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时,已经作了明确的阐述。《课程标准》之所以把它单独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是由于它既是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又是分析当前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状况的根本之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成为教学的重点问题。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里,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机器大工业的不断发展,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因而工人的生活状况也随之有了改善和提高;同时,随着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家采取了一些调和阶级矛盾的做法,如吸收工人参加一部分企业管理,工人在工厂可以获得一部分股票等。在这些新的情况面前,如何看待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工人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是不是有所改变?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成为本课的一个面对现实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从理论上讲透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工人遭受资本家剥削和压迫的根子,就是由于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去搜集有关资料,用大量具体生动的事实,说明在当前资本主义国家里,虽然随着生产的发展,工人的生活有所改善,工人也有可能参与一些企业的管理,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占有这一阶级剥削的基础没有丝毫的改变。在当前,资本家仍然是拥有一切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者的资产阶级,工人仍然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依旧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劳动阶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没有消除工人对资本家的从属关系和被剥削的命运,工人仍然处在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

7.资本主义国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这一问题之所以是教学难点,在于:一方面,初三学生对资产阶级国家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等问题有不少模糊认识,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这部分内容本身就具有二重性,既要讲清资本主义国家比封建专制国家的进步性,又要揭露其虚伪性,这也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在讲解这一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一些有说服力的材料,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说明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比封建国家的进步性。这部分内容教材讲的很清楚,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必须指出,任何阶级社会,国家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资产阶级国家也不例外,它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工具,是为了资产阶级特别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教材通过对资本主义的议会制、普选制、两党或多党执政的分析,更进一步说明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和它的虚伪性。在讲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虚伪性时,应该用具体生动的事例,结合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教学,做到有理论、有实际、有观点、有材料,使人信服。

8.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

这是本课的最后一个重点。

在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有了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必须引导学生进一步从本质上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斗争,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不断完善,譬如扩大了选举范围,放宽了选举条件,取消了一些明显的种族歧视的法律条款等。那么,是不是说,由于这些情况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统治工具的性质就改变了呢?

要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并理解这一教学重点,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认真领会教材所阐述的三个方面的观点以外,还应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教材,进行自我教育。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从报刊上收集有关资料和报导,加以归纳分析,透过各种对资本主义“民主”及“人权”进行美化的表面现象,从本质上来了解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的正确结论。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还可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标签:;  ;  ;  ;  ;  ;  ;  ;  

“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的知识结构与关键难点_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