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李丹
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43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不断进步,工程造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可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造价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的出现。本文结合建筑行业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致因进行了大致分析,并提出与之相符的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控制策略
引言
对工程施工进行造价预算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有效评估,借助货币的方式展现工程量,施工消耗的人力、施工资料与机械等各种要素的总和。在施工中,经常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工程预算除了要分析施工要素,还必须考虑价格波动、人为因素,都属于不可控的变量,都会影响预算项目的精准性。工程预算对工程经济效益、施工情况有重大影响,它能有效控制预算,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形出现。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造价预算的编制不合理
建筑项目中对于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容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在这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偏差都有可能引起预算与实际的巨大偏差。工程项目的实施主体是人,凡是有人参与就会或多或少的带入一些主观因素,而作为造价预算的编制者,也很难摆脱这些因素的影响,这样一来,就很有可能在造价预算的编制上有失偏颇,考虑不周,导致编制不合理。
1.2不注重前期招标文件的书写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员意识不到招标文件的重要性,而招标文件直接关系到预算和结算的效果。进行招标文件的书写,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模板。但此时往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员盲目照抄模板,不能如实的将建筑工程的性质、该建筑地的地质状况和现场临时交通的情况等要素进行清楚的描述。另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员不能对该工程进行仔细的考虑,应该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写进招标文件中,尤其是对机电工程和装饰工程来说,一定要把相关的设备材料要求写进去。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施工阶段现场的临时变更情况的要求也要如实写清楚,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员也要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详细的描述,防止最后在预算上出现各种各样不必要的其它的问题。
1.3建筑项目设计容易变更
工程的设计阶段才会有工程造价预算这一环节,而工程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很容易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变更,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引起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除此以外,在工程设计上沟通不到位、缺少对施工现场的联系等也都会造成设计的变更,频繁的建筑项目设计变更也是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之一。
1.4技术交底存在问题
施工图、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施工单位对二者的认识存在偏差,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便很容易出现。而如果建筑工程主体单位不能深入、正确认识施工图和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便很容易出现不合理问题,资金损失、工程造价预算难以发挥实际作用的情况也很容易因此出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建材市场的材料、设备价格变动迅速,建筑工程很容易出现结算和预算不符问题,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类问题出现也需要建筑工程主体单位加强对施工图、施工技术的重视。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策略
2.1合理控制外部因素
因为市场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会使得劳动力、材料以及设备等方面价格不断地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更好地降低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例如在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时候,需要签订相应的劳动保障合同。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障劳动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控制成本。在进行材料和设备的购买时,需要签订相应的采购合同,确保整体材料和设备达到相关的质量要求,也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另外需要预算人员具有相应的政策意识,并做好当地的政策方面的调查,从而能够及时的进行工程建设判断,有效地进行预算控制调整,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损失,更好地确保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建设发展。
2.2增强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具有重大影响,合理、科学的工程造价对控制工程预算具有很大作用。经过实践,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预算的编制人员必须熟悉项目现场情况、组织特点,然后以此为背景进行综合编制和预算。早在编制之前,就结合实情做好准备,通过收集地形测量图、工程勘探报告、设计图纸、标准图样等资料,深入施工环境与现场,对施工方案进行综合评比与研究,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施工环境与现场资料,对材料预算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统一管理;其次,熟悉施工图纸,准确计算套用定额单价与工程量。编制造价预算期间,需要熟悉图纸设计意图,让阅读、熟悉、审核图纸整个过程连贯在一起,这样才能精确计算工程量,优化预算分项和编制,熟悉单价套用过程,从而避免发生重记、漏记与错套等情况;最后,对价格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有效调整价格差。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整个工程所需的材料品种、工程设备存在差异,需要购置的设备材料占造价的 60% -70%,所以工程造价的编制人员必须熟悉不同材料设备的规格、品种、价格与性能。
2.3加大全过程管理,增强预算的权威性
(1)施工前期,结合项目建设规模及市场经济条件,多次调整投资预算,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确保工程投资效益的最大化;(2)工程设计环节,以设计图为依据,核查并计算工程费用,完善限额设计,明确预算项目,交由审核部门来审核,继而达到预算监督的目的;(3)工程施工环节,这是执行预算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各部门在施工中相互协调及配合,遵照规定,执行预算执行方案,同时结合预算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具体管理市场现场,如强化过程中技术的控制,以预算安排为准,明确技术使用方式,高效利用,搞好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工作,从根源上遏制施工安全隐患,防止因为发生安全事故而导致超预算支出,加大材料管理的力度,节省施工资源;(4)工程结算环节,有关部门以预算为参照,控制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冒算及虚报价格等在该环节中执行预算内容,继而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
2.4严格造价审批与调整,减少项目变更
事实上,每个建筑工程的项目都会经历设计、决策与实施三个阶段,而预算产生于设计,所以也极大的局限了预算与实施过程。在工程实践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时常发生设计变更与缺陷等问题,而项目变更很可能要求重新增加工程造价,此时作为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必须最大程度的控制项目对造价带来的影响,从经济与技术等方面对预算变更进行论证,保障变更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减小由于设计带来的造价超支与变更。另外,在分析项目变更时,还需以工程质量、工期等因素为背景,对项目变更与节省造价进行科学引导,严格控制工程超价与超量,这样才能把项目变更降到最小。
结语
工程造价预算是当前建筑企业开展建筑项目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于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多数建筑企业却不能很好地把握,往往会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这已经成为困扰很多建筑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引起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文章分别从预算编制、影响因素的考虑以及设计变更这三个方面的致因一一展开分析,然后对如何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明波.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5(16):256.
[2]陈忠强.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民营科技,2016(09):159.
论文作者:高娜,李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