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良
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濮阳 457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在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以及血糖控制中得作用。方法 将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之间我院收治的284例II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无缝式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 糖尿病 健康知识 血糖控制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人类的疾病谱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进入21世纪之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地提高,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在不断地加深,虽然糖尿病本身对机体没有直接的危害,但是,长期血糖过高所导致的循环系统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的医疗科技尚没有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的方式,仅能通过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来阻遏或是延缓糖尿病的发展。而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控制血糖主要在于护理,出院之后自身对血糖的控制则主要在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1】。科学的护理模式不仅要在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期间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要使患者掌握足够的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模式,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以及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了解中的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142例,其中男81例,女61例,年龄在的32-73岁之间,平均年龄48.38±16.29岁,最长病程21年,最短病程1年,平均病程7.27±3.18年;观察组142例,其中男76例,女66例,年龄在的27-71岁之间,平均年龄46.19±17.92岁,最长病程18年,最短病程1年,平均病程7.47±3.29年。
1.2病例入选标准
本研究所入选的病例均为II型糖尿病患者,且未见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无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眼病,同时,为了保证本研究的有效性,本研究所入选的患者学历均在初中以上,所入选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具有精神能障碍性疾病不能配合的患者,排除具有严重视力及听力障碍交流有阻碍的患者。
1.3研究方法
将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之间我院收治的284例II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2例,对照组采用包括胰岛素注射、监测血糖在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式护理,具体方式如下:及脏护理人员分为护理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的资历平衡分配,每个小组分为组长、高级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共同管理患者,同时将小组分配情况以及责任下患者进行公示,以便于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交流,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患者饮食指导与信息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1.4结果评价标准
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使患者在没有其他人员的干扰下自主完成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
血糖水平评价:以出院日晨空腹血糖为观察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身高、年龄、体重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差方评价的方式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研究所得到的数据采用同样地方式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一。
3讨论
尽管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糖尿病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但是糖尿病的治疗在医学界还是一个没有攻克的难题,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而降低患者较高的血糖水平对患者的其他器官与系统的影响【2】。在患者住院期间,在医生、护士以及患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容易被控制,但是,由于受到医疗资源的限制,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不能够住院进行血糖的调控,大部分时间是在家进行自我监护,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不仅要控制患者的血糖,还要“教会”患者进行血糖水平的控制并使患者保持这种习惯【3】。无缝隙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模式,在对患者进行基于疾病对症护理的基础上,还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同时更加注重患者的信息反馈,并能及时的思考与解决患者反馈的问题。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为患者提供的信息支持可以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自我护理的能力【4】。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患者采用无缝式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这不仅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也为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奠定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启丽,黄波,刘翠珍等.探讨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450-450.
[2]万艳,刘丽萍,吴一行等.糖尿病联络在非糖尿病病区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4):449-450,457.
[3]储婧婧.糖尿病联络在非糖尿病病区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4):271-272.
[4]白云.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胰岛素泵管理中的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6):1028-1028,1032.
论文作者:王青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相关知识论文; 情况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病程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