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建设研究论文_宁爽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建设研究论文_宁爽

宁 爽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阜新 123000

摘 要:我国中职教育国家资助体系帮助很多经济贫困的学生实现了“上学梦”,中职教育也因为这个政策招生人数不断上升。但是,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实施。因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不断完善我国中职教育国家资助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中职教育 国家资助体系 建设

2007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将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次纳入国家资助体系的范围之内,并确立了以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要内容的我国中职学生国家资助政策。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国于2012年进一步完善了国家资助的学生范围。受此政策影响,我国从2007年开始,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连年增加,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全国普通高中13509所,在校生2467.17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2663所,中职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2113.69万人,基本和我国普通高中的人数一致。这也说明,我国国家资助体系的建设,带给贫困学生家庭与学生本人以巨大的帮助,圆了他们的一个梦想。

一、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促进我国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二强国。很多剩余劳动力已经转移到郊区与城镇,转移到了工厂与企业,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娴熟劳动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仅可以对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进行专业培训,使农村的多余劳动力经过职业培训掌握一些专业技能。学到一定的职业技能之后,这些工人充实到各地的企业之中,能根据自身的技能来不断成为当地企业的中坚力量,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地方经济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中等职业学校是地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它的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好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必然能够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给企业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增添持续发展的后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早日实现“中国梦”。

3.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促进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同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后更加关注民生,尤其是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解决困难群体的就学问题是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重视优先发展教育,并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决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国家资助体系建设是实现教育公平正义的重要形式,国家资助政策不仅资助了贫困学生使他们重返学校,又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有了生存与发展的资本。广大农村和贫困人群受惠最大。中职教育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体现了教育公平,关注到了困难群体,资助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实现了我国的教育公平。

二、我国中职教育国家资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资助范围和资助额度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中职教育的国家助学金与减免特困学生学费的范围是有严格界定的,但是这个规定也不尽合理,造成了当前有学生急需资助但是被拒之门外的现象。在政策制定中,资助范围关于农村与城市家庭的详细硬性要求不多,单一考虑经济因素比较片面,还需要同时兼顾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国家资助的额度也是一刀切,这就造成了有些学生存在利益均沾的思想,依赖资助,逐渐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还有的时候由于家庭出现重大变故,而资助额度不变,会解决不了贫困学生的困难。

2.缺乏对家庭贫困的判定标准。

当前中职教育国家资助政策的对象是经济困难,但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量化的衡量标准,没有细则,这就造成可操作性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各地各个学校执行国家资助政策的时候,往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符合自己学校的规章制度,造成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标准不统一,在学生和家长中间会造成各种矛盾。

3.资助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实践,国家资助政策已经得到了很多学生与家长明确的认识。但是,在执行政策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宣传范围和力度方面还不是很够,导致还是有很多家长与学生不知道国家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很多贫困学生家庭并不知道国家资助政策,很多人因为贫困得不到资助而失学。此外,还有的学校在执行国家资助体系的过程中工作做得不细致,导致该资助的学生漏报、错过时限不能申报等情况的出现,也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资助。最后,还有的地区有的学校资助发放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国家助学政策作用的发挥。有的地区因为资金审批和拨放环节不通,造成了资助资金发放延误,影响了学生的救助。

4.助学资金的使用及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在国家助学资金方面对学生的监管不利,导致学生在领取到国家资助资金后铺张浪费、奢侈浪费、互相攀比,荒废学业,甚至酒后打架滋事。此外,中职学校的物质资助与思想教育不同步导致学生德行失当,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拿着国家资助的金钱却不珍惜国家与社会给予的良好学习机会,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感恩社会,而是怀着“不拿白不拿”的心理,有的干脆挥霍享受资助资金,不愿过勤俭节约的生活。

三、完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建设的对策

1.加强宣传,使制度深入人心。

要加强国家资助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宣传,使制度深入人心。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所有适合条件的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资助政策,了解申请资助的流程。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义务向群众宣传中职学校的国家资助政策,让老百姓知道有这么一个好政策。中职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也要向学生详细介绍国家资助政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熟悉政策,让每一个学生能感受到国家与社会的关心,从而激励他们好好学习、不断进步。

2.落实政策,健全资助机构与资助程序。

要完善国家资助体系,就必须建立校长负责制的专门资助机构,确保资助能够顺利进行。各个地区也要成立相应的中职学校国家资助管理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健全组织保障,责任落实到人,各负其责。此外,还要对资助的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要严格执行国家资助申请程序,班级审核贫困情况后提交至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部门,学校组织初审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资助学生名单报有关政府部门。要根据资助程序严格执行,避免资助出现差错。

3.完善资助监督机制。

在国家资助政策执行中,要努力加强对资助工作的监督管理,首先我们要不断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避免弄虚作假冒领的现象。要对学校的评审、公示、资金发放多个环节进行监管,发现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还要对学生的资助金使用进行教育监督,防止所发资助金被学生滥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奖助学金发放的目的。

4.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科学安排教育内容。

为了使国家资助资金合理利用,中职学校还要对资助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与勤俭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使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诚信、学会勤俭节约,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提升自我、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农汉康 孙杰远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本质、意义、问题与展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2]张海 洪银霞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8)。

[3]詹中宏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硕士论文。

[4]李芙蓉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地区差异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01)。

[5]丁留宝 张洁 王为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制度设计、问题及化解[J].教育学术月刊,2014,(03)。

[6]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若干问题[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6,(08)。

论文作者:宁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建设研究论文_宁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