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观察论文_王娟1, 杨兵1, 秦晨2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观察论文_王娟1, 杨兵1, 秦晨2

王娟1 杨兵1 秦晨2

1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450000 2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河南某医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性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高热惊厥复发率、住院疗程耗时以及体温转为正常时间等观察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急重症,在患者发病后,及时有效临床治疗措施的应用,保证患儿安全和健康,相反,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可能诱发反复惊厥或是留下严重后遗症,进而导致患儿脑部受损,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医学研究证实,3个月至5岁阶段的儿童是高热惊厥的主要发病人群,且高热持续时间通常在12h左右,患者发病时体温能够达到39-40℃以上,因此,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和儿童家长的充分关注。本次医学研究就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河南某医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最大者6岁,最小者2个月,平均(2.7±1.2)岁,患者发病原因包括:支气管炎患者20例,肺炎患者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患者体温情况为:38-39℃患者40例,39-40℃患者40例,40℃以上患者20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包括护理配合服务以及临床病情观察等在内的基础性临床护理,实验组观察对象接受综合护理与急救护理融为一体的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第一,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诊优质护理。对于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患者急诊护理的主要原则在于:保证患儿呼吸系统的通畅性,避免高热惊厥症状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药物控制患者体温,综合运用各种综合降温措施。第二,小儿高热惊厥临床优质综合护理。首先,加强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护理流程管理,提高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护理人员应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为患者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小儿高热惊厥风险护理管理,对各项不良的刺激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优化医疗护理操作流程,准备好各项优质急诊护理物品,保护性约束惊厥伤害性风险。其次,情绪护理和心理干预的优化。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常会出现恐惧和焦虑情绪,且患儿家属因对该疾病缺乏认识和了解,而容易出现焦躁不安、无力感、痛苦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家属的交流工作,挖掘患儿及其家属不良情绪的根源,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使,使其保持情绪冷静和稳定。再次,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基础护理服务的优化。主要涉及皮肤和口腔保护性清洁、日常饮食营养供给、良好舒适修养环境的构建等几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的优化。针对不同治疗阶段的患儿,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突出健康教育的关键和重点,其主要目标在于深化患儿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提高患儿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高热惊厥复发率、住院疗程耗时以及体温转为正常时间等观察指标情况,在两组观察对象出院半年后再次接受电话随访观察,记录和了解其出院后高热惊厥复发情况。高热惊厥复发率=高热惊厥复发次数/病例总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加以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方法加以表示,如果数据间比较结果P<0.05,则证实两组观察对象治疗结果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高热惊厥复发率、住院疗程耗时以及体温转为正常时间等观察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例)高热惊厥复发率(n/%)住院疗程耗时(d)体温转为正常时间(d)

实验组50 6(12)* 3.93±0.32* 2.23±0.13*

对照组50 18(36) 4.51±0.24 3.03±0.23

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

3 讨论

儿童阶段发热症状的主要根源在于,儿童自身的皮肤汗腺以及体温控制中枢调节能力尚未发育成熟,且体温升高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中,最为严重和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类型就是高热惊厥[1.2].本组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了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现了综合护理与急救护理的有机融合,不仅在最快时间内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还能够促进患儿及其家属心理和情绪的改善,深化患儿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其家庭护理能力,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因而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临床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朝媛. 性化护理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效果观察[J].西南军医,2010,12(4):782-783.

[2]刘小兰.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9,8(8):41-42.

[3]毛俊芳. 223 例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病因分析及其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0-71.

作者简介

王娟,78.10. 女,汉,皖淮南,硕士,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临床内科护理方向

杨兵,66.4.,女,汉,河南郑州,本科,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实验师,主要研究临床内科护理方向

秦晨,82.2,女,汉,河南郑州,在读硕士,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主管护师,主要研究妇幼保健方向。

论文作者:王娟1, 杨兵1, 秦晨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观察论文_王娟1, 杨兵1, 秦晨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