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筝是我国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传统的民间乐器,它的学名叫做“筝”,之所以被称为“古筝”,是因为其历史十分悠久,便增加了一个“古”字。它的音色优美清新、拥有宽广的音域、演奏技巧十分丰富、表现力极强。筝是由秦朝开始流传于民间,并在汉魏六朝时形成相对独立的筝乐,本文从秦时的民间筝入手,再写到汉魏六朝时期的筝乐发展,意在体现出筝从民间进入到上层社会的过程演变,为他人研究古筝做好参考依据。
关键词:筝;秦;汉魏六朝
一、秦时民间筝
1.筝的起源与战国时秦地民间息息相关。
第一,李斯《谏逐客令》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有关于“筝”的文献,它所描述的就是有关于秦的民间筝。第二,秦国的民间筝具备“移柱应律”的特征。我们虽然不能很确定地说筝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地,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地是和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李斯的《谏逐客令》和西汉恒宽的《盐铁论》中有一段话,“往者民间就会各以党俗,弹琴击缶而已。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我们可以得出秦时民间音乐的两个特征:一是包括弹筝在内是秦时民间的音乐都是较为简单的民间的音乐;另一方面他们“歌呼呜呜快耳,”“以尽其欢”,说明秦时的音乐十分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
2.秦时民间音乐的广泛流传
民间的音乐流传广泛,生命力极强。它十分悦耳动听,十分受老百姓欢迎。而且它不仅在秦本地流传,更是流传到其他地域,被称之为“秦筝”。我们从这个名称可以看出秦是筝的流传之广,因为某一个地方的事物只有流传到外地后才会被冠以原产地之名。有许多的文献记录表明在秦时民间音乐、民间筝的广泛流传。
3.秦时民间筝的形制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筝,五弦筑身乐也。从竹,争声。”说明秦时的筝与筑外形较为接近,而199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筑为木制棒状长方体,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秦时的筝的形制为五弦,木制,与筑极为相似,整个筝体较小。这时的秦筝已经有了现在古筝的雏形,当时秦筝的形制十分适合在民间广泛流传。
二、汉魏六朝筝的成熟与繁盛
1.汉魏六朝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筝乐。
汉魏六朝的筝乐从乐器方面来说,是颂瑟;但是就其音乐艺术来看,是既有宫廷雅乐的成分,又有秦时民间筝乐的影响。
颂瑟是用于郊庙祭祀等重大典礼,华丽庄严,地位十分尊贵,当时的文人雅士对其十分推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汉魏六朝时期的南北经济处于平衡,政治动荡,战乱不断,但就科学技术来说,成就非常突出,在思想方面十分活跃,拥有儒释道三大思想流派,哲学家和文学家的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及发展,音乐家们也在不断完善、改良律制,提高当时的音乐水平。在种种因素的通力作用下,汉魏六朝的筝乐得到了发展。
随着汉魏六朝的颂瑟在上层社会中流传越来越广泛,秦筝在民间也十分受欢迎,于是二者互补走向合流是历史之所趋。合流主要体现在音乐表现,即乐曲的内容、风格、演奏技巧等方面。秦人的性格特征十分热情洋溢,这与颂瑟的平和庄严形成鲜明对比,二者互补并融合,地方色彩较为突出。曹植的《箜篌引》一文中有提到“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这就说明了如果没有秦地筝乐的影响,颂瑟—筝也不可能成为雅俗共赏的乐器,并得到广泛流传,筝乐文化也不可能繁盛到现在。
2.在乐府与清商署里的筝乐
《相和歌》是在汉代乐府的音乐类别中属水平最高的一类,其中,以相和大曲最为突出、最为典型。在其乐队中,几乎全部都有筝作为伴奏。在《相和歌辞·相和六引》中说到:凡《相和》,其器有笙、笛、节歌、琴瑟、琵琶、筝七种。
东晋在金陵建都后,南方各朝中的乐府继续延续着它的生命,它们不仅建立了清商署,还将古曲与相和歌进行整理并继承下来,然后还搜集了许多南方的民歌,创造了新的“清商乐”。其中都有用到筝。《古今乐录》中有提到说说:吴声歌,旧器有槴、箜篌、琵琶,今有笙、筝。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相和歌还是在清商乐中筝都被大量使用。筝乐的艺术也在不断得到发展、提高,它在高雅的文化(汉魏六朝的雅文化)与民间文化(“秦筝”)中得到共同滋养、得到双重陶冶,逐渐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格,并将其发展成熟。
3.从汉魏六朝的《筝赋》看筝乐。
自从筝乐进入到上层社会,文人雅士所著的《筝赋》相应出现,这些琴赋对筝和筝乐多方描述,充满了赞美与颂扬,这些作者也是当时较为出名,社会地位很高的文人雅士。
现如今存世最早的《筝赋》是“建安七子”阮瑀所著,从阮瑀开始,相继有侯瑾、傅玄、贾彬、陈窈、顾恺之、萧纲、顾野王等人有《筝赋》作品传世,而这段时期也可看作是我国筝乐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而在各位文人的《筝赋》中,他们对筝的态度充满崇敬,将筝的地位推得十分崇高,例如在阮瑀的《筝赋》中提到:“身长六尺,应律数也。”在古人的思维中,律指的是万事万物的法则。又例如贾彬在《筝赋》中说到:“剖状同行,两象著也。”两项的意思为“天与地”,他将筝的器型喻作了上天下地,视为宇宙的象征。类似的《筝赋》不计其数,我们也可感受到当时筝的地位之高,与筝乐发展的繁盛程度。
战国时期的秦地与筝的萌芽息息相关,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则迎来了筝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筝也从民间进入了宫廷,民间筝与宫廷筝交相辉映,为唐朝时期的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晓斌 姚品文 《文史谈古筝》
[2]杨荫浏 《古代音乐史稿》
论文作者:华驿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汉魏论文; 民间论文; 音乐论文; 中有论文; 繁盛论文; 古筝论文; 形制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