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分析论文_刘阳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分析论文_刘阳

天津金牛电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 300400

摘要:信息产业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化学电源提出了新的要求:轻型化、长寿命、高比能等。相比于其他的二次电池体系,锂离子电池具有自放电小、能量密度高(100Wh/kg以上)、工作电压高(3.5V以上)、循环寿命长(1000次以上)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满足发展对绿色电池的需求。高安全、高比能的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其中的电解液成为该领域中的研究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一般由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及添加剂组成。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安全性能

前言

电解液是由电解质锂盐、有机溶剂、必要的添加剂这几个部分组成,是锂离子电池重要关键材料之一,在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输送和传导锂离子的作用。电解液的性能跟电极材料的相容性直接影响电池放电容量、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稳定性等综合性能。所以研究与材料相容性好的电解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机溶剂

常见的有机溶剂主要由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等组成。碳酸丙烯酯在商业电池中使用较早,但其对石墨类碳的兼容性较差,难以在石墨类碳电极表面形成有效的SEI膜,易于溶剂化的Li+共嵌入石墨层间,使石墨片层剥离。研究发现,在PC中加入少量邻苯二酚碳酸酯,可抑制其在石墨负极的分解;丙烯亚硫酸酯(PS)或乙烯亚硫酸酯(ES)或氯代碳酸乙烯酯(Cl-EC),可抑制其插入石墨电极,并有利于生成SEI膜,提高电极的可逆循环性能。碳酸乙烯酯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在高度石墨化碳材料表面会形成致密的分解产物ROCO2Li。然而,碳酸乙烯酯的熔点(37℃)较高,其在低温条件下不易溶解,需与其他溶剂配合使用,如在碳酸乙烯酯中加入摩尔比1:1的甲基乙烯酯(MA),可以提高低温性能。链状碳酸酯具有低介电常数、低黏度等特点,一般不能单独使用,作为共溶剂或与配合碳酸酯使用。国内常用的电解液体系有EC+DEC、EC+DMC、EC+DMC+DEC、EC+DMC+EMC等。

2锂盐

无机阴离子锂盐主要有四氟硼酸锂(LiBF4)、六氟砷酸锂(LiAsF6)、高氯酸锂(LiClO4)和六氟磷酸锂(LiPF6)。LiBF4在有机溶剂中的电导率较低,不易在锂离子电池中大规模应用。由于As有毒性,且LiAsF6售价较贵,其使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LiClO4在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且在碰撞时容易发生爆炸,在工业上为了安全考虑,也已限制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LiPF6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锂盐,但是其在空气中不稳定,易于水发生反应生成HF;在电解液中也会产生微量的LiF和PF5,对电池的性能产生影响。有机阴离子锂盐包括硼基类锂盐、磺酸锂盐、烷基锂盐、亚胺锂盐和含P锂盐。通过使用LiBOB作为锂盐,电池在70℃高温下保持良好的循环性能。烷基锂盐LiC(SO2CF3)3在-30~340℃间较稳定,其电化学窗口在4.0V以上,电导率可达到10-3S/cm,但制备有难度。

3功能添加剂

目前,国内外纷纷开展了对功能添加剂的研究,对功能添加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成膜添加剂、防过充添加剂和阻燃添加剂。

3.1成膜添加剂

SEI膜的基本组成为有机锂盐(ROCO2Li等)和无机锂盐(Li2O、Li2CO3、LiF和LiOH等)。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中均采用VC作为成膜添加剂,其还原电位高于EC、PC等,可以优先分解,在负极表面成膜。通过研究发现,电解液中的少量Li2CO3能抑制EC、PC等有机溶剂的分解,且有助于SEI膜的致密生长。发现三聚氟化乙烯在PC体系中,可以稳定SEI膜的形成,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电解液阻燃剂。

3.2防过充添加剂

根据防过充的作用原理,防过充添加剂可分为聚合型和氧化还原型。聚合型防过充添加剂的使用原理是,当电池内部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发生电聚合反应,释放气体,从而激活电流阻断设备(CID),且聚合产物会附在阴极表面,抑制电极进一步过充。常见的防过充聚合型添加剂有:联苯(BP)、苯乙烷(CHB)和三联苯(TP)。氧化还原型防过充添加剂的工作原理,是在过充时正负极之间发生循环氧化还原反应。把功能添加剂环乙基苯(CHB)与三(β-氯甲基)磷酸酯(TCEP)加入到1mol/LLiPF6/(EC+EMC+DMC,1:1:1)的电解液体系中,发现添加剂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协同作用,电池可承受150℃高温和1C/10V的过充。通过把5%CHB和二甲苯(DMB)添加剂加入到LiPF6/(EC+DEC+DMC,1:1:1)的电解液体系中,实验表明在CHB和DMB分别在4.70V、4.66V发生电聚合反应,聚合产物附在隔膜表面,阻止了过充时反应的进行。

3.3阻燃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在极端条件下使用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在电解液中加入高闪电、高沸点和不易燃的溶剂可达到阻燃的效果。把三-(2,2,2-三氟代乙基)亚磷酸盐(TTFP)加入到LiPF6电解液中,发现TTFP能与PF5发生较弱作用形成化合物,能显著提升锂离子电解质的燃烧性。

4结束语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朝着高安全、低成本、高电导率的方向发展。电解液的锂盐、溶剂及添加剂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若开发新型电解液往往要考虑这三者间的相容性。再者,针对电池的应用场合和工况的不同,需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应用要求的电解液。总之,开发高安全性、低温性能、耐高温性能、高倍率、长循环寿命的电解液始终是今后电解液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传跃,李海军,郭军.γ-丁内酯基电解液中Li2CO3添加剂的电化学行为[J].电源技术,2006,(30):837-841.

[2]朱亚薇,董全峰,郑明森,等.锂离子电池耐过充添加剂的研究[J].电池,2006,(36):168-169.

[3]熊琳强,张英杰,董鹏,杨瑞明,夏书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防过充添加剂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1(06).

[4]徐玲荣,孙建红,叶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探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01).

[5]陈高明,胡立新,王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1(02).

论文作者:刘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分析论文_刘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