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许慕明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许慕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为了有效控制危险作业中风险,必须要积极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并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及其防范措施作出科学有效的分析和探讨。本文以建筑工程施工为例,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作出详细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引言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顺利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目的。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施工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所暴露或还未暴露的安全问题也就越来越多,稍不留意,就会带来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也给了我们血淋淋的深刻教训。因此,如何在建筑施工现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工程项目不出安全事故,就成为各级项目工程人员必须的课题。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风险的特点

1.1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在建筑施工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且风险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从接手一直到建筑物的寿命到期为止,无不存在着风险,风险不仅出现在施工阶段还会出现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等,存在于整个项目寿命的周期,不能认定除了施工阶段以外就没有风险,因为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风险,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1.2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长、规模较大、周期长和施工准备较长等,而且建筑企业从接收项目开始就存在许多风险性,从建设地的地形、气候、城市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还受各种因素、外界因素之间的关系交叉影响,这体现了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

2.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分别负责相应的施工环节,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同,没有引起自身的高度重视,整体呈现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对于新的施工人员来说,没有参加专业的安全施工培训,直接参与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作业的中,无法从本质上掌握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而出现相应的安全事故,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对于老的施工人员来说,其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更容易出现为了投机取巧、不按照施工规章制度进行严格施工的现象,比如不按要求施工安全帽等,留下相应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危险系数较高的施工过程中,大多以自身的施工经验开展施工步骤,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方法开展,整体呈现出安全意识薄弱的施工问题,无法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2建筑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不到位

许多企业以“生产是第一发展力”为借口,忽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不到位,增添了安全隐患。为了快速完工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部分企业将用于投入安全防护的资金用在了生产方面,或是直接偷工减料,不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防护设备或者安全设备质量不过关。例如,有些施工场地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栏或者防护栏质量差,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另外,施工的安全设备不完备也会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挑战,加大施工难度,延误施工进程,最终造成经济损失的还是企业自身。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重视对BIM技术的应用

应用BIM技术来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积极实现了建筑工程施工中风险管理的可视化。利用线条式构件来建立一个三维立体实物模型,将其作为施工过程的有效反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技术具有信息集成和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的优势,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点来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利用BIM技术来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监视,全面掌握施工进度以及操作流程,在风险管理中起到了良好的现场视频监测作用。不仅确保了施工过程的规范化,还有效减少了建筑质量以及安全问题,有助于对风险管理方案进行及时整改。将工程质量检查与安全数据和BIM模型进行关联,有助于实时查询构件的质量安全情况,并自动生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统计分析表。利用BIM模型来分析施工中的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危险源,帮助风险管理人员更直观的对施工现场条件及其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充分体现出风险识别的直观性和先进性,为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打下了稳定基础。

3.2强化安全预防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预防措施的开展是施工安全性的进一步保障,从多个方面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步骤的顺利开展,整体性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比如,在外界防护措施的开展中,为了避免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经常通过设置围墙护栏等方式,来实现与外界的隔绝。同时,在围墙护栏设置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结合自身具体的施工环境,详细设计围墙护栏的位置和宽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影响,防止对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而在建筑区域内防护措施的开展中,施工人员首先对施工现场相关的设备进行合理性的布局和整理,对区域进行科学合理性的划分,形成施工人员工作区、管理人员区和休息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然后,严格保证施工人员的饮食和休息质量,避免施工人员进行疲劳施工、饥饿施工,从本质上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相关区域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一方面提醒施工人员加强自身对相关施工因素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避免外来人员接触到危险地区,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后,管理人员可以组织施工人员开展相关突发事故的演习,促进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整体性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3加强监督,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机制,选拔专业的监督人员,对施工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管,保证安全措施到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并时刻关注施工现场,及时汇报安全情况,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将责任具体到个人。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就要进行严格查处,以警示他人。由于施工现场人数众多,每个人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使得施工现场难以管控,这就需要监督人员加大监管力度,促使施工人员自觉遵守施工流程,保证自身的安全。

3.4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

施工人员对于整体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还十分重要。施工人员属于整个工程项目的主要实施者,其综合素质能力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将直接对整体工程的安全性能产生了一些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施工单位就必须需要做出合理的选择,进而保证整体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能,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来选择优秀的一些施工队伍,可以采用公开或者是邀请招标的形式,从多家企业当中选择一些信誉比较好、能力比较强的施工队伍,同时还需要签订施工合同,不断的维护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有效的防范工程当中的安全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所以各个建筑及施工企业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提高风险意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施工中的风险进行预测,能够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的能力,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工程的损失程度和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使得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吴小刚,李询,张土乔.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08).

[2]尹志军,陈立文,王双正.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展研究[J].基建优化,2012(08).

论文作者:许慕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许慕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