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想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几点论文,编辑出版论文,想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建立学界与业界的互动关系,实现学科建设发展的前瞻性
现在,有些新闻出版单位主管认为,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对于编辑出版业务,最多一年就可以熟悉了,因此在人才招聘时录用其他专业人才而拒绝录用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这对于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产生了极大冲击,在课程设置上也出现了跟着市场转的局面,有些院校根据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来改动课程。这无形中贬低并且动摇了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地位。
当然,目前高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只教书本不问媒介”的弊端,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受欢迎。问题在于,我们的高等院校现行管理体制很难实现与业界的有效沟通,具体说来就是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割裂了学界与业界本应有的联系。因此,制约编辑出版学学科健康发展的瓶颈是学界与业界联系不深不广。怎样摆正学界与业界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学界与业界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学界从业界汲取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提高,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为业界输送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业界要有长远的发展,也离不开学界在学理上的研究和探索。因此,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对于出版业来讲,既有滞后性又有前瞻性。正因为有滞后性,就要求学界必须适应业界的发展状况;前瞻性就不仅仅是对业界的被动适应和迁就,而是对业界的要求保持谨慎的距离,重视那些符合业界长远发展的需求,在理性层面主动引导业界的健康发展。学界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学科建设结合编辑出版实践并不意味着取消对编辑出版活动在理性层面进行学、术、史的深入研究。在学界与业界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互动关系,最好的办法是学界与业界在学科上进行共建,具体说就是高校与出版单位共建一个编辑出版学专业,从而形成互惠互利、共建双赢的局面。
二、克服学科建设远离业界弊端的有效途径是让师生直接参与媒介工作
目前,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并且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本来是引导学生进入业界的导航船,然而,我们的编辑出版教育却远离行业。这是因为,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与出版体制条块分割,高校扩招后导致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急剧膨胀,编辑出版学专业师资队伍中有出版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为数不多,实习单位无法保证实习的质量,等等。编辑出版学专业与其他学科相比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界一旦脱离业界,会导致专业教学索然无味,从而扼杀学生入学初期对业界的好奇心。良好的专业教育不仅出自于行业的专业需求,还要充分利用、发挥学生对行业的好奇心等天然兴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能够使学生坚定对专业的认同感。因此,要珍惜和保护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专业建设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心理,尤其是要防止出现只说不做“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边学边做、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行动中认识。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模仿演练业界的运作过程。学生只有进入角色,才能用心揣摩角色,这样不仅从中获得了印象深刻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精神。
显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是靠书本知识的堆积,关键在于能够把书本学习与专业演练融为一体,比如通过自办或联办报刊和网站,让学生早日进入编辑出版实践工作,这样,学生可以在媒介产品制作生产工作中,体会专业工作方法,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因为,学生参与编辑出版业务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动作中把主观意图与媒介制作连接起来的过程,而多次参与或长期参与的结果则会形成学生的专业习惯。对于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来说,编辑出版工作不是毕业后才开始的,而是进入学校时就开始了,也就是说现在就工作、现在就参与编辑出版工作。有些院校为了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是前两年只上基础课,两年后再分专业。这对建立专业认同感是非常不利的。本科教育的最后两年,学生开始准备考研或找工作,这时才开始专业教育为时已晚。
三、正确认识共建实习基地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编辑出版教育模式落后于出版业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多局限于课堂讲授,有的高校也建立了编辑出版教育实习基地,但流于形式,甚至个别的实习基地只是为了应付教育部的评估,根本没有学生进入实习基地;与此同时,有些出版单位也把实习基地看作额外负担。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建立编辑出版学专业实习基地的目的和意义,并且把实习真正纳入教学环节。
其实,在出版单位建立实习基地是为了满足我国培养出版人才的需要。现在我国出版单位急需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但目前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与出版行业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如果高等院校和出版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就能够改善人才培养方式,缩小高校培养模式与出版单位人才需求的差距,满足迅猛发展的新闻出版单位的人才需求。例如武汉大学与新华书店总店联合创办发行管理专业,就开创了我国编辑出版专业与业界结合的成功办学模式。建立实习基地,实现学界与业界的密切合作,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关于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改革
从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历史渊源来看,1869年华盛顿-李大学(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举办的印刷工兼编辑培训班是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雏形,到了20世纪初,美国开办的新闻院系教学的重点是报学,课程侧重于职业训练,20年代起开始转向人文科学,所以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不能脱离编辑出版专业技术教育,课程安排不能局限于空对空的理论概论。尤其是本科教学既要考虑到理论知识层面为将来硕士教育打基础,又要顾及到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媒介行业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因此,在低年级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校对业务”、“印刷流程工艺”和“计算机排版”等技术类课程,让学生尽早熟悉编务技能,锻炼上手能力。可以把课程设置与编辑出版初级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使学生毕业时就能顺利通过全国编辑出版初级资格考试。
从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存在着编辑出版专业教育脱离新闻传播教育的现象,有些院校根本不开设新闻类课程,理由是教育部专业目录主干课程并没有新闻类课程。问题是现在的新闻单位工作流程多数是采编合一,如果对新闻采访写作一窍不通,这样的编辑专业毕业生恐怕是不能被新闻单位录用的。因此,有必要把新闻学、新闻写作和新闻采编三门课程安排到编辑出版类课程之前,实现“先新闻、后编辑、再出版”这样一个课程流程,以便克服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脱离新闻业务的弊端。还可以把新闻学概论与传播学概论合并为“新闻传播入门”,并且在一年级入学第一学期开设。这样能够避免由于单纯的传播学理论过于抽象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与新闻学结合就会“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学生树立专业理念,坚定专业认同感。
在培养目标上,各个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和院校特点来设定。例如法国巴黎大学的“表达与传播科技系”,其办学宗旨是对新闻传播问题进行社会学的考察与研究,课程设置为三类:报道的语言应用、报道表现法和报道的状况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学科基础课共设置13门课,除文学类、新闻类、出版类8门课程之外,还设置了社会学概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社会调查方法、政治学概论等课程。北京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也比较重视传授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现在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已不再是以培养文字编辑为主,随着行业需求的变动,各高校普遍重视媒介经营管理类课程,忽视了对社会有敏锐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有必要侧重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方法类课程。当然,这并不是盲目加大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那样会漫无边际、过于庞杂,从而失去主要培养目标。笔者以为,主要还是突出提高学生的社会科学研究素养,特别是使其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这也是新闻传播类专业都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在一些综合性大学或者设有社会学专业和统计学专业的院校,可以考虑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设置这样的课程流程:社会学原理——社会研究方法——统计学原理——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其中社会学原理和统计学原理归属学科基础课,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归属限制性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