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韩国经济基本运行态势分析_经济论文

21世纪初韩国经济基本运行态势分析_经济论文

21世纪初韩国经济基本运行态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态势论文,世纪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6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一直保持调整增长,跨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行列,加入了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金大中新政府审时度势,认真汲取教训,支持改革,扩大开放,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方针和政策,各种经济活动向更积极的方面转化,使韩国经济的运行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

经济增长的总趋势

尽管199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给韩国政府和国民留下深刻教训,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从建国以来,特别是60年代以来从韩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看,21世纪初韩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波浪式前进,但是它还会有相当的发展,甚至有大发展,预计2000—2010年间韩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达到6~7%。由于人口增长率下降和劳动时间缩短,靠劳动投入拉动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世纪90 年代的3.4 %下降到2000~2010年间的2.2~2.4%;靠经济规模和资源再分配拉动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世纪90年代的2.2%下降到2000~2010年间的1.3~1.5 %。但是,技术革新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作用将从20世纪90年代的18%上升到2010年的25%以上。

那么,为什么说韩国经济还会有相当的发展,甚至有大发展呢?

1.建国50多年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使韩国在其持续高速的发展过程中迈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即韩国已经走过了工业化的历程,正开始向经济信息化和经济运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为在2010年把韩国建成知识信息大国,韩国政界、产业界、学术界和科研机构的39名人士组成“韩半岛信息促进本部”,提出了“瞄准2010 ”; 韩国政府从1999年开始实施“21世纪精英工程”,着力培养科技后备力量,成立了“新产业发展委员会”,下设8个分科委员会, 大力扶持知识产业发展,并制订了《2025年科学技术发展长期计划》。

2.目前韩国外汇储蓄已达到740亿美元,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超过或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经济增长率达到10%以上,低利率保持不变,消费心理迅速恢复,设备投资明显回升,物价保持稳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些都充分表明,韩国为了克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陆续采取的金融、企业、劳动力市场及公共部门四大改革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与完善是正确的、成功的,它不仅保证了韩国迅速克服经济危机,而且也为21世纪韩国经济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难预料,韩国经济会在21世纪重新获得活力和生机,走上持续、健康、稳定的道路,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既定战略目标。

3.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大背景下,韩国不仅发展风险投资,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软件产业、超导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高科技产业,而且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通过知识经营,把企业的通用产品为主的生产结构变革为以高附加值的生产为中心,使产品物美、价廉、多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说,在21世纪初期,韩国经济也像亚洲其他国家一样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将日益加快,主要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层次将日益提高,技术转化的限制日益放宽,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速度、广度和规模都将日益增大,因而,为韩国所用的因素也将日益增多。从今后的发展看,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将决定一国的未来。金大中政府既看到了这一趋势给韩国带来的机遇,也清醒地认识到给韩国造成的挑战,并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作出了继续坚持“科技立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决策,从而发展壮大自己,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今后几十年知识爆炸的信息化将推动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美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日本经济的明显回升,俄罗斯经济停止下滑,呈正增长势头,亚洲经济今后都可能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国际资本的大量回流,中、俄、美、日等国家在保持和发展朝鲜半岛与整个东亚地区安全与和平方面的努力,将为韩国经济的大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贸易的发展方向

1999年韩国出口贸易额为1644亿美元,比1998年的1323亿美元,增长24%,进口贸易额为1509亿美元,贸易收支黑字为135亿美元。 1999年韩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长迅速。据统计,去年1~10月份,韩国薄膜液晶装置(LCD)、移动电话、电脑、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长38.4%,出口额增加60亿美元,在总出口额增加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把外汇危机变为“转祸为福”的契机,而且指明了21世纪韩国贸易发展的方向。

21世纪是知识、信息、文化创造力决定经济和国家命运的时代。韩国也必将融入这一时代潮流之中,并制定适应和利用时代发展趋势的贸易发展政策和方向,在“贸易立国”的旗帜下努力扩大出口,争取在21世纪的前10年使韩国成为世界第七贸易大国。我们认为,21世纪初期韩国贸易发展的方向是:

第一,积极发展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网络贸易”,提高韩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世界已进入以因特网为基础的超高速信息化时代,今后5年内世界贸易额的30%以上将转为“网络贸易”, 而不上网的企业则在5年内可能被淘汰。韩国是贸易依存度相当高的国家, 政府已经认识到“网络贸易”的重要性,将制定有关法律,构筑基础设施,培养专门人才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大力扶持“网络贸易”的发展。企业也响应政府的号召,将通过积极的投资和准备,努力把世界的各个角度开辟为韩国的出口市场。

第二,企业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适应21世纪既竞争又合作的世界市场。21世纪韩国对外贸易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确保出口竞争力。在世界市场,既没有经济的强者,也没有永恒的败者。只有更加廉价、更加优美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服务,才能确保出口竞争力。为此,企业将按照政府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继续推进结构改革,集中核心力量,构筑以技术和质量来定胜败的出口经营体制,积极培育中小企业、风险企业和零部件、材料产业,扩大技术开发的同时强化产学研合作体制。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是支援中小企业出口的尖兵, 它将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把海外贸易馆的出口基地化作为当地出口中心体制来运营。

在韩国,外国企业对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很大的。因此,它们将进一步认清外国企业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经营方法,并加强与外国企业的合作,以担保竞争与合作时代的成功。今后韩国将积极参加世界经济秩序建立,并通过参与充分反映自己的通商利益的同时扩大自由贸易的范围。

第三,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出口商品。21世纪将是知识、信息、文化创造力等创造更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21世纪的韩国对外贸易不再只侧重于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出口产业。而把出口产业的重点放在因特网、信息技术产业、软件产业、设计产业、文化观光产业等高度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产业。随之,出口商品也将从现在的低附加值、数量为主转换为用持续的技术开发、提高质量、改善设计来创造出的高附加值为主。得益于上述贸易发展三大政策的实施、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与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扩大,韩国对外贸易规模将从1999年的3150亿美元扩大到2005年的4300亿美元左右和2010年的5800亿美元左右,继美国、德国、日本、中国、法国和英国之后,与意大利争夺第7位。

投资的发展势头

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韩国的投资额有了较大的增长。投资方面在21世纪初期将出现如下趋势:为了实现“第二次建国”的宏伟目标,韩国的投资重点将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极力扩大社会间接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遗余力,使各种社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信息时代能够保持稳定健康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韩国将在不断扩大国内投资的同时,还积极引进国际资本来完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从国际投资态势看,国际投资的重点将集中在设施领域。迄今为止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收率是最高的,加上韩国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21世纪初期国际资本投入到韩国基础设施领域不但成为可能而且还会进一步增加。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21世纪人才,韩国也像许多国家一样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加强中小学建设,改善农渔村教育环境,强化职业教育,支援低收入阶层学生的学费,使国家和企业源源不断地得到经济发展所需的有知识有能力的各种人才。为了培养后备科技力量,提高国际竞争力,韩国继续实施“21世纪精英工程”,每年投资2000亿韩元,兴建以信息、通信网络、计算机、人文科学为重点的研究院和大学14~17所。按照“2025年科学技术发展长期计划”,到2015年投资44.74万亿韩元,加强对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 能源、环境等21世纪先导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瞄准2010”,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投资带动新一轮的设备投资热,将把韩国目前在国际上还相对落后的科技竞争力(22位)、信息化指数(20位)、国际竞争力(35位)、国内生产总值(11位),全部提高到世界前5—10位, 从而在2010年把韩国建设成为知识信息国家、信息技术领先国家和未来世界的中心国家。

投资结构将呈现优化发展态势。自从80年代韩国提出“科技立国”之后,投资结构开始由初级向高级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韩国投资将进一步优化发展,趋向更加合理,投资重心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信息产业、高新技术风险产业、软件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和贸易服务业将成为投资的重点产业。

投资方式将趋于多样化态势。随着对外投资的扩大,更多的韩国国内大企业将逐渐转变为国际企业、多国籍企业、跨国企业或超国籍企业等形态。这些企业的对内对外投资将采取自建、收购、兼并、合并、入股、参与等多样化协资方式,并把收购与兼并作为发展壮大自己,对发达国家投资和互相渗透的主要手段。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将以合作方式为主参与国内大企业或海外东道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技术、管理、销售、转移价格等途径获取利润。

区域经济合作的参与态势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东北亚地区虽然只有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和蒙古,但是东北亚地区是一个具有地区特色、机制特殊、前景广阔的经济区域。然而,东北亚地区尚无地区性的合作组织或协议,只有各国之间以双边性贸易关系。近几年来,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双边经济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繁荣使得它日益成为贸易中心和国际投资场所与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

韩国作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已经充分感受到参加区域经济合作与国际竞争的紧迫性,正在积极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大力开展经济外交,构筑中韩日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中韩日为中心的开放型经济合作机制,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在东北亚地区,日本是资本、技术提供国,韩国则是资本、技术提供国同时又是资本、技术引进国,中国则是最大的资本、技术引进国,因此中韩日三国在经济上是理想的合作伙伴。可以预料,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韩国将充分发挥“二传手”和“副攻手”的作用和影响,逐渐改变中韩日国际分工现状,改变韩国对日贸易为逆差、中国对韩贸易为逆差、日本对华贸易为逆差的现状,改变中国在该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取代日本成为韩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对外投资对象国。

为了克服资源缺乏,实现经济第二次腾飞,韩国将把握东北亚地区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注重参与该地区尤其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能源和资源开发,以开辟新的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市场。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局势的趋向缓和,特别是朝美柏林会谈达成妥协,朝日重开关系正常化谈判,中朝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朝鲜同意大利建交,朝鲜与俄罗斯正式签署“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周边大国与朝鲜的关系出现新的态势,并使和平与发展成为21世纪朝鲜半岛基本走势,韩国将在缓和朝鲜半岛局势,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和南北经济交流方面加强对话与合作,通过对话与协商,经济合作与帮助发展的方法,努力消除南北之间的猜忌,增进相互理解,促进相互信任,逐步改善南北关系,扩大经济和文化交流领域,争取逐步完成南北统一大业。

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是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东北亚区域集团化的最好途径。我们相信,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二传手”、“副攻手”,将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大规模地参与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并用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带动日本资本和技术的投入与朝鲜的积极参与,使东北亚地区各国在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与区域经济合作中,优势互补、合作开发、共同利用、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标签:;  ;  ;  ;  ;  

21世纪初韩国经济基本运行态势分析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