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影响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各大企业要提高对安全施工问题的重视,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范措施,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次数,维护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基于此,本文就当前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管理;防范策略
1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加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水平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正常的进行,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倘若是由于安全防范措施没有得到妥善的安排,就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有诸多的安全隐患,隐患进一步发展就会造成现场事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威胁。加上现今的新媒体较为发达,一旦出现事故就会大幅度的报道,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形象必然会造成负面影响,这样就很难在市场当中得到长久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将竞争优势得到占据,就要能够在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上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2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知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明显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因此其安全管理工作做的也不都到位,而这就直接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真正能够发挥安全生产管理作用的人较少,而且这些人也往往没有经过正式的培训,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都较差,难以起到促进建筑施工生产安全的作用。并且,由于处于建筑施工一线的施工人员往往是农民工,他们在知识素养与综合能力上都较差,更没有安全生产意识的概念、操作技术能力也不高,这就无形的增加了施工过程的危险性。
2.2 施工条件恶劣
建筑施工大多是露天环境下作业,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遇到暴风、冰雪等极端天气,容易导致施工设备发生故障,需要定期的修理;高空作业和井下作业难度相对较大,如果没有做好防范措施,工人将面临着高空坠落和瓦斯中毒的危险。
2.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范工作不规范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工作需要施工单位从施工开始之前就要制定好防范的内容,比如机械设备的安全防范,确保进场设备具有国家质量检测标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由于设备质量问题造成的人员伤亡现象。由于施工现场需要大量的重型机械设备,加上需要高空作业,若机械设备质量不合格,各种钢索、缆绳等质量不合格,都由可能造成机械出现高空坠落造成人员伤亡现象。调查显示,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在施工材料上偷工减料,施工材料质量低下,各种机械设备性能和种类远远跟不上设计规范,且一些所谓的安全防范工具如安全网等质量非常差。这些现象给施工现场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的措施
3.1 做好施工前的勘察
在工程安全开工之前,对自然条件环境等因素要先做好评估以及对建筑现场的勘察,从而定制出一套合理的施工方案。有效管理场地内的所有设备、建材,改变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及时疏通所有的进出通道,防止出现突发事故,因拥堵出现人员不能安全撤离的情况。并且,对现场一些危险的地方,应该设置醒目的危险提示标志。要保障道路的通畅、坚实,尤其是要做好消防工作,在易燃品附近多装消防龙头,对仓库、房屋、建材堆放应布局合理,根据不同的职能布置到相应位置。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作为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质量与安全生产施工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高低与其安全生产业务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鉴于现阶段建筑施工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与安全生产意识不高,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以有效地提高其业务素质,认识到建筑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首先,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他们一定要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或者不定期抽查,对操作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并建立安全监理制度,规范监理行为;其次,通过定期对企业一线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与业务素质能力;最后,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情况进行考核,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以此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3 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所以还有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的就是建筑企业缺乏施工中科学化的安全管理理论,缺乏防和控制事故的制度建设。安全施工理论和制度建设的滞后性造成了我们的建筑作业安全管理还不能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的作业,安全管理中随意性大,成效低。介于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特点,确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以及专项治理目标,制定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把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实现安全作业管理的常态化。
3.4 明确安全施工责任主体
建筑安全施工过中要能够根据目标进行施工,将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安全责任要能得到积极的落实。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部门要能够实现层层落实,分片分区的对安全施工管理进行负责,并要能够签订安全施工责任书,将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的减少。不仅如此,建筑工程的监管部门也要能够对施工单位在监督管理上的力度进一步的加强,监管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要能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对于安全施工管理相对比较差的单位要采取加大培训的力度,让其在安全认识上得到加强,将奖惩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引进。
3.5 制定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事故出现没有能够及时并有效的进行救治是酿成更多施工事故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就制定好应急预案,设置救治组、处理组、通讯组、交通组等多个应急分组,在发生事故时,每一个组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如若有人员流血严重,则物资组要及时准备好止血带送到救治组中,同时交通组立即将要急救的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每一个环节都要连接到位,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将伤亡率降到最低。
3.6 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往往只针对施工人员采用了简单的现场监督,而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全面监督,忽略了其他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的材料、设备等。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监督模式,将监督延伸至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才能全面、有效的对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进行保障。以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损失和不利影响。
结束语:
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往往是效益尽毁,这应该给建筑企业敲响了警钟。不要只重视眼前的蝇头小利,应该做到安全第一,质量为王,这样的发展才会长久的。总而言之,无论是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是企业的财产安全,亦或是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有效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措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孙海明.四川水泥.2015(11)
[2]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与措施[J].廖威.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
[3]浅析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措施[J].王琛.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
[4]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陈肖肖.建材与装饰.2017(20)
[5]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周承武.江西建材.2017(22)
论文作者:廖杰,朱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