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娟[1]2004年在《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兴商业银行的大量涌现和外资银行进入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各商业银行之间,客户重新组合,市场重新瓜分,我国银行业原有的垄断格局被逐渐打破,行业竞争骤然加剧。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形势下,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业务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使任何一家银行都面临着大量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如何正视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找准自己的生存点和发展方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获取竞争优势,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基础理论分析和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以我国现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1 家全国性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112 家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模式,从市场定位的角度,将商业银行划分为市场主导者、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追随者叁大类,阐述了其各自为取得竞争优势所应采取的战略手段,并分析了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发展趋势。全文共分七章,其层次结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讨论了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基础理论,包括企业战略理论、金融监管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在企业战略理论中,阐述了战略的内涵、战略理论变迁、战略构成要素和战略层次。通过对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核心能力学派、战略资源学派等各理论学派主要观点的探讨,以及对安德鲁斯、魁因、安索夫、明茨伯格等不同的学者对战略概念阐释的研究,笔者认为,战略是其表现形式与实质内容的统一体:从表现形式上看,战略是对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成长方向、竞争对策、资源配置等进行的长期性总体谋划,体现为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性、现实性、竞争性、风险性、创新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从实质内容上看,战略是一种文化,其核心是基于价值取向的使命和价值主张的承诺,其运作方式是组织成员的共识、共享
朱洪贵[2]2009年在《后WTO时期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怎样实现稳健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众多城市商业银行人、监管机构和各级政府十分关心的事,也是许多专家学者不断探讨的话题。本文运用比较法、图例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制定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组建村镇银行等措施,对后WTO时期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介绍WTO金融服务协议、中国加入WTO时关于金融服务业的承诺方面的内容,指出在后WTO时期,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其次,分别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按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税后净利润、不良贷款率等指标介绍了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还受到较大的局限。然后,指出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应对冲击和挑战的途径有叁条:一是通过再造经营管理结构、确立特色发展战略、定位区域性发展战略、尝试组建战略联盟等措施,规划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二是通过定位服务中小企业、定位社区银行和定位零售银行等措施,找准自身发展的市场定位;叁是根据经济发展要求与银行监管政策的调整,适时投身到组建村镇银行的发展中来,实现另一种形式的跨区经营,从而确立、拥有和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最后,具体分析了阜新市商业银行。从整体经营情况、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品牌形象建设等四个方面,介绍阜新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带来的严峻挑战、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自身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等叁个方面,指出了阜新市商业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阜新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的出路在于确立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和探索跨区经营新模式。
马庆芳[3]2001年在《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的竞争分析与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 外 经 济 贸 另 大 逝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 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的 竞争分析与战略研究
李红[4]2005年在《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是哈尔滨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整合起来的,从开始组建就被赋予了化解城市信用社风险的使命,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2005年12月6日起,哈尔滨、宁波、汕头、长春等7个城市将提前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人民币业务。为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将自己做大作强,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面前,亟需结合自身资源和条件制定企业战略,寻找企业发展的切入点,对其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以此加速企业发展,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 本文对哈尔滨市商业银行的历史、现在取得的成绩和暴露的问题及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SWOT综合分析,得出外部机会大于威胁、内部劣势大于优势,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应实行外部机会与内部劣势的匹配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弱点的结论,论文给出哈尔滨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即“立足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市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银行”、“市民银行”,并制定了适应其发展的人力资源战略、市场营销战略和中间业务战略。为保障上述战略的顺利实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实现做大做强哈尔滨市商业银行的目标。
冉皓[5]2001年在《中国加入WTO中小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摘 要中国即将加入WTO,按照WTO的非歧视原则,外资金融机构将进入中国争夺市场,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中小银行是现代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全球金融服务业竞争的加剧使中小银行的外部环境变得复杂和险峻。本文主要针对入世问题研究中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战略。文章首先结合世贸组织的相关内容,从经营制度、业务和人才角度来分析WTO对整个国内银行业的影响,然后以新兴的、业绩优秀的中小银行为主体,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的分析方法,从其所处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业务经营环境以及国内竞争环境着手,对其进行了全面真实的外部环境分析;同时就中小银行的“叁性”、股权特征、管理特色、业务运作和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内部因素分析。借鉴国际同行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在对中小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通过战略制定框架的程序进行战略匹配和战略决策,得出了以资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金融创新战略叁大战略构成的发展战略组合。最后,对战略实施的重点环节,即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实施特定营销战略以及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革新、金融创新等问题作了有现实意义的构想和探讨。
陈宁[6]2006年在《中国中小银行重组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第叁次银行并购浪潮,并购事件层出不穷,并购金额的纪录被不断刷新。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型银行成为重组中的主角并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以银行业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业尚未发展成熟,竞争力相对孱弱,另一方面激烈的国际竞争兵临城下,如何迅速缩小我国银行体系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增强竞争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小银行作为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生存和发展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但目前我国中小银行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路径。重组是中小银行完善治理机制、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条快速通道。然而,重组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中小银行带来发展希望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因此,中小银行应如何运用好重组这把利器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 论文以中小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等理论,利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存在、发展和重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力求通过此文为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和重组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我国的银行业改革采取了局部均衡式制度变迁的改革路径,中小银行是“体制外增量改革”的产物,一方面中国金融改革的“程序设定”为中小银行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的“退出战略”为中小银行发展提供了空间,这种特定的改革路径为我国中小银行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基础。同时,有效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需要中小银行的参与,中小企业和发展和融资也需要中小银行的支持,从而共同形成了对中小银行的需求引致。众多实证研究也表明,银行的规模和效率之间并无明确的关联,规模不是决定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中小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有充分的现实性和合理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体系一直处于变革和重组之中,中小银行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截至2005年末,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合作银行六类中小银行的资产总额占到全部银行类金融机构的31.4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更是引人瞩目,在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前叁甲的均为股份制银行。然而,中小银行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矛盾,针对性的措施只能在短期内改善银行的经营目标,长期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制约条件的根本性改善。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制约中小银行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深层次制约条件,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则是中小银行改革的基本逻辑。
孙宗宽[7]2013年在《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范畴的中小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对于扩大银行业金融服务领域和范围、提高区域发展金融服务水平,带动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增强我国银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和改革绩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逐步向内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放缓、内需倚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减弱、中产阶层不断扩大、城镇化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特征凸出、要素市场化改革全面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建立并实施,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及发展特征与以往历史时期大不相同,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面临全新的环境。面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趋势特征,适应经济金融改革举措的整体推进,在经历了以往的改革过程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目标明确、特征突出、重点得当的新的发展战略,以满足中小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需求,实现中小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有效履行经济社会服务职能。本文以战略理论、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按照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论述和规划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在阐明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明晰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梳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环境基础上,设置非平衡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要素体系及其战略绩效,并构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总体框架,明确了相关战略目标、战略特征和战略重点;围绕总体发展战略,深入分析并形成了关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业务发展、流程再造、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七大领域的子战略,全面协同支撑总体发展战略。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获得并支撑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第一,提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要素体系。选取2001-2010年由12家股份制银行、46家城市商业银行、13家农村商业银行组成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相关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并形成了公司治理、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建设、信息科技建设、流程再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七大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要素体系。第二,构建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明确了相关战略目标、战略特征和战略重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改革经营和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入手,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小商业银行沿着高效、稳健、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建立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现代银行,实现多层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有效市场竞争,动态匹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城乡居民的和谐金融服务。公司治理、业务发展、流程再造、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建设、人力资源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七个领域协同一致的政策框架,构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支柱。第叁,通过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地方政府控制的特殊属性,以及中小商业银行叁元分类结构特征、政府控制、监管约束、市场影响等公司治理四类因素,构建地方政府控制下公司治理成本效益的理论框架,刻划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均衡态势和发展路径,形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渐进改革的“叁步走”优化路径。第四,通过重点分析成长期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率属性、根植当地和跨区域经营相互促进、利率市场化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四类主要影响因素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规范和要求,形成了巩固和扩大传统业务、创新加强新型业务的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思路和策略。第五,通过分析中小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理论、实践和现状,指出地方政府支持的推动力、战略规划内在要求的拉动力、高管层认识的统一性,构成了流程再造的动力源支撑。中小商业银行流程再造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业务战略模块的流程改造,匹配组织架构的整合和优化,配套流程再造的保障支撑。第六,通过重点分析中小商业银行科学发展、内涵集约经营模式、规模扩张、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上市规划、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监管趋势等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和形成的新趋势,构建了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体系和机制建设的框架和内容,形成了匹配总体战略、夯实传统风险管理基础、逐步建立基于风险资本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路和策略。第七,通过构建低层次人力资本向高层次人力资本转化、反映人力资源制度功效的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模型,刻划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提升的战略逻辑和经济机制,得出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制度有效提升了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产出增长,实现效率增进。并以2001-2010年我国71家中小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模型结论。指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时期,需要重视人力资源制度的中长期绩效,遵循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提升的战略逻辑和经济机制,构建人力资本战略,加强人力资本战略的匹配性和协同性,提升和塑造吻合自身禀赋和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本。第八,通过重点加强地方政府治理,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建设,加强涵盖征信体系、支付体系、会计审计、法律、监管、存款保险、危机和破产机制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措施。
车文颖[8]2002年在《新形势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研究: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深入,银行体系开始发生变化,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步被打破,跨区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崛起,为中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银行业经历着重大调整和重组的背景下,中国的银行业面临着一个国际上的银行、金融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竞争的大环境。在这新形势下,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中资银行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面前,实力不强、无竞争优势的商业银行将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市场无情淘汰。如海南发展银行的倒闭即为前车之鉴。本文试着从一个银行实务工作者的角度去考虑和研究中国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股份制商业银行仍有其生存空间。市场差异是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形成的基础,也是中小商业银行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从美国、日本等国的银行业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商业银行仍占据了20%——40%的市场份额。其次,本文以对中国加入WTO后开放金融业的内容的分析为起点,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国有独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竞争对手的对比,了解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使得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清楚地了解自身所处的地位、环境及优劣势,提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应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为基础,并将零售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最后,通过结合现实实践中的案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经营情况,以及SWOT分析来具体阐述股份制商业银行将零售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的重要性这一问题。
时璠[9]2009年在《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86年成立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到后来陆续成立的招商、深发、光大、广发、兴业等以地方性股份制银行,以及为加大滨海新区金融先行先试的金融支持成立的渤海银行和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不仅补充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展领域的不足,而且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我国加入WTO以来,金融业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同时金融业必须严格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来进行运作,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随之加快。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导致股份制商业银行与金融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断有外资银行进入人民币市场,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正积极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与提升意义重大。本文在对股份制银行竞争力的来源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了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并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发掘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现存问题,结合外部压力与内部阻力的分析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迫切性进行论证。利用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进行SWOT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和竞争力全面提升战略,最后分别从组织结构调整、机构业务联动、金融业务创新、金融风险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战略的实施。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与框架。第二章回顾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与SWOT分析法,同时梳理了相关的企业竞争力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并阐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来源。第叁章分析了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说明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迫切性。第四章首先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进行SWOT分析,确定战略定位,然后提出竞争力全面提升战略。第五章从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如何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全面提升战略进行实施。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综合运用工商管理相关理论,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提升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战略和实施途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郭友[10]2007年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国内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趋势不可逆转,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腹背受敌,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多元主体的激烈竞争。在此背景下,2005年以来,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推行战略转型。文章分为导言、理论基础和实践探讨叁大部分,包括导言和五章内容。其中,第一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后面叁章则结合国内银行业发展的实际进行探讨。第一章主要对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其创造进行分析;第二章探讨了环境变化与战略转型的关系;第叁章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第四章提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动因、机遇和策略;第五章从实践角度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具体来讲,文章内容如下:导言部分主要就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相关的代表性理论及其评析,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主要观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综合介绍。第一章主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创造机制进行探讨。本章第一节首先对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进行相应界定。认为,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寻求和获取租金的一种理性行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指获得相对优势地位的综合能力,反应了竞争性企业间之间生存力的强弱程度,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外在表现;而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基础,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二节主要是探讨企业竞争优势的一般来源和获得途径。综合国内外文献,无论是竞争优势外生论,还是内生论,其实质都认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断创造和获取租金,从而获得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超额利润,最终形成竞争优势。第叁节侧重于探讨动态竞争环境下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竞争表现为动态竞争,企业的竞争行为呈现出竞争互动的趋势;随着不确定性的加剧,在超竞争环境下,竞争互动导致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不断消散。因此,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来自于对原有优势的破坏和不断创造新的优势,创新因之成为企业打破竞争优势暂时性、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概言之,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注重对战略环境的认识和分析,战略必须适应环境,在此基础上,才可能通过不断的创造性毁灭活动,即创新,构建出持续性竞争优势。第二章首先对战略的基本概念加以界定,并在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战略转型的影响因素。第一节提出战略实质上是一种选择,企业的最终战略目标是为获取竞争优势。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同时包含战略制定和执行两个过程,战略的制定必须充分结合企业外部环境和内在实力两个维度。在本节末,企业战略被分为公司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叁个层次。第二节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历史回顾后,得出结论,认为战略管理实质上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选择过程,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匹配。第叁节认为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要求原有战略发生变革,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对原有战略进行主动性调整。第叁章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并探讨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综合国内外文献的观点,企业竞争力可以概括为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在竞争中,通过不断优化配置自身资源以及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与现实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的系统比较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定义为:商业银行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不断优化配置自身资源及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特别是通过整合协调商业银行中的关键性资源而形成的超越对手并且对手难以模仿复制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经营指标与发展战略目标的能力。在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之后,第一节对设立了相应的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本章第二节循着第一节的思路,分别从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与国有银行和国际先进银行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结论是:国有银行经过注资、改制上市等改革,尽管在经营效率方面还不如股份制商业银行,但盈利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并且拥有规模上的绝对优势,其现实竞争力有较大提升,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正逐渐减小;潜在能力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暂时优于国有银行。而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人才机制、组织机构各方面均有很大差距,无论是现实竞争力,抑或是潜在竞争力方面均处于劣势。本章第叁节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第四章探讨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动因、机遇和策略。第一节主要探讨战略转型的动因。随着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革,面对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着比国有大型银行更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在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内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战略转型成为必然。第二节,在此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必要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开辟新的业务空间和盈利增长点,实现业务和收入的多元化,提高集约化经营能力,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获取一定优势。第叁节,为提高竞争力,实现经营效益的持续增长,实现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最终目的,根据对战略层次的划分,本文第叁分别从公司层、业务层和职能层叁个层面探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第五章,从实践角度对战略转型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本章在前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提出通过战略转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即金融创新、引入战略投资者、拓展零售业务和采用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D]. 高静娟. 辽宁大学. 2004
[2]. 后WTO时期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研究[D]. 朱洪贵. 沈阳工业大学. 2009
[3]. 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的竞争分析与战略研究[D]. 马庆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1
[4]. 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李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5]. 中国加入WTO中小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冉皓. 重庆大学. 2001
[6]. 中国中小银行重组与发展研究[D]. 陈宁. 西北大学. 2006
[7].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孙宗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8]. 新形势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研究: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例[D]. 车文颖. 重庆大学. 2002
[9]. 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 时璠. 天津大学. 2009
[10].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D]. 郭友.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标签:金融论文; 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公司治理理论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金融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城市商业银行论文;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