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翁积业

试论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翁积业

广东恒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市政路桥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同时也逐渐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市政工程较普通工程不同,基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工期比较紧,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还是会存在着一些质量安全的隐患,或多或少的影响工程的问题处理。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是施工难题,是整个施工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处理软土地基问题上相关企业可以吸取并借鉴国内外各种优秀的处理经验以及技术,依据其性能和工程的相应要求去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按照地基特征去选择技术和措施,在高效处理软土地基问题的基础上,能担保市政路桥的工程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本文先介绍了市政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特征,又就处理软土地基的原则和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原则及技术

地基工程作为市政路桥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质量将直接决定整个市政路桥工程的安全性以及耐久度。但是在当前的市政路桥施工中,还是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影响,比如软土地基等,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市政路桥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已研发应用了许多有效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还需要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来进一步改进以及完善这些技术。

1.软土地基特征

1.1承载能力较弱

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在受到自身含水量较高以及具有较强压缩性等因素影响下,会使得整体承载承载能力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明显的下降,这时在荷载力相对较大时,则会导致该地基出现强制性压缩下降,并导致软土地基的整地性受到一定的损伤,这也是当前市政路桥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压缩性较强

通常情况下,软体地基孔隙相对较大,并主要呈现为松散状态,使得其可收到较大范围的压缩处理。若在市政施工期间对其处理缺乏科学性,会导致之后施工出现边坡错位以及失稳等现象,使得施工安全性较弱,同时对附近建筑稳定性也有极大的影响。

2.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常见的问题及性能

2.1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常见的问题

要想探讨软土地基技术,解决软土地基给市政路桥工程建设带来的麻烦与威胁,首先需要明确市政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常见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含水量高是软土地基的特征之一,调查研究显示,软土地基的含水量一般为30%到60%左右,最高可达71%。土层中如此高含量的水分会导致地基中出现淤泥的可能性比较大,过多的淤泥不仅会影响桥梁公路路基建设的坚实性,还会打乱桥梁路基建设的进度,使工期延长。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淤泥的产生,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淤泥给市政桥梁工程建设的影响。软土地基的土层含水量高,土层中含有的有机物比较多,这些特性会影响土层内外的渗透差,软土地基中的水分的排出速率低,不仅减缓了市政路桥工程建设中地基夯实、凝固的效率,还会进一步扩大桥梁公路地基中软土土层的体积,加大了软土土层固定桥梁公路建设设施的难度。软土地基的土质疏松、可压缩程度高,在市政路桥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完成后都会留有安全隐患,需要工作人员的重点加固。

2.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性能分析

分析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性能,需要从软土地基的特性和实施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思路入手。软土地基有着承载能力差、沉降量大以及压缩性大等特性。软土地基承载能力差是由于软土地基土层松散,难以固定公路桥梁建筑;沉降量大是由于软土地基土层含有的水分多,出现淤泥的可能性多并且会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动产生变动;压缩性大是由于软土地基土层间颗粒缝隙比较大,且土层中含有的有机物比较丰富。实施软土地基的基本思路有几个要点,因地制宜是最重要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性能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软土地基的基本特性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软土地基中土层构成的不同,软土地基还有更加具体细致的分类,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市政路桥工程建设的具体位置,采用具体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否扰乱周围环境也是评价其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进行市政路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工程建设给周围带来的不良影响,实行环保建设,根据施工强度,建立隔离带。

3.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市政路桥施工是城市的重要部分,受到软弱地基的影响,市政路桥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会明显降低,为此,需要结合市政道路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结合施工周边区域的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采用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促使市政路桥施工质量得到提升,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

3.1换填处理技术

在市政路桥施工中,采取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已成为常态。换填法,简单来说就是指可以将地基中原有软土用一些性能较强土质进行替换的一种施工技术。其中,采取这种方式,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优选换填土。换填法的基本原理是围绕着换土进行的,而想要实现对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就必须要选择那些稳定性好、可压缩性小、承载力大以及强度高的换填材料;②碾压工序做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中的软土进行换填时,还需要分层对其进行碾压,最大限度的保证地基的密实度,减少发生沉降等问题的几率。此外,使用换填法主要针对的是那些软土层较浅的软土地基。

3.2粉喷桩处理技术

在市政路桥施工期间,粉喷桩处理技术有着较为广泛的施工。其主要是结合实际需求通过科学的设备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钻孔,接着在通过压力固化剂等压入到软土地基中,其中软土层与固化剂出现相应的反应可使软土地基出现失水现象,进而促进软土地基固结现象的实现。其中常用的固结剂主要为水泥与石灰,而在较多施工工程中,水泥的使用量则相对较高,在施工期间还需要对渗入比进行科学的明确。选择的标准主要为桩的实际前度,例如在大于1.5MPa时需要对425号以上水泥进行使用,若低于1.5MPa时,需要对325号水泥进行使用。这可充分促进渗入比的提升,使得桩体性能得到优化与完善。想要促进固化剂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对石膏、减水剂以及硫酸钠等物质进行添加,这可进一步促进固化剂处理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喷粉桩加固过程中,还会形成具有加强稳定性的隐形桩。这也可促进软土地基承载力的提升,为之后的良好施工创建条件。在喷粉桩施工期间还需要确保施工现场较为整洁且具有较为开阔的施工空间。在对这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使用前,需要对土质情况进行检测,其中含水量以及土质等对喷粉桩固化效率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应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采样分析,并通过工程验证方法确保固化剂适应性的提升。

3.3表层处理方法

结论

市政路桥工程是城市的重要部分,是影响人们出行安全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市政路桥的功能性和可靠性的,需要科学地对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软弱地基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制定有效的软弱地基处理措施,从而使得市政路桥的软弱地基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规避软弱地基沉降、承载力不足等情况,使得软弱地基可以满足市政路桥的实际需求,规避安全隐患,发挥市政路桥的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市政路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廖敏智,叶慧燕.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5150~5151.

[2]李新新,杨阳.试论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3]赵小芳.当议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527~2528.

论文作者:翁积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试论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翁积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