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牧区调查报告:以藏北那曲牧区为例_人口问题论文

西藏牧区调查报告:以藏北那曲牧区为例_人口问题论文

西藏牧区调查报告——以藏北那曲牧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牧区论文,那曲论文,藏北论文,西藏论文,为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2007)04-032-09

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他们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今天的藏族。由于地理、历史、气候和交通等原因,西藏长期以牧为主,而藏族也作为游牧民族著称于世。民主改革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西藏自治区的城镇化步伐加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伴随着种植技术与优良品种的引进,西藏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和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牧业在西藏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中依然占据重要位置。

西藏第一产业的发展历来是以牧为主,农牧并重,具有独特的高寒农业特色。长期以来,西藏畜牧业产值约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54~69%。畜牧业作为西藏农业经济的主体,生产历史悠久,发展潜力巨大。全自治区有天然草场近82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的有5646万余公顷,约占全国的近1/5,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全区草场类型多,90%以上为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牧草营养价值相当高。1990年牲畜存栏数达2280万头(只),到2003年底牲畜存栏量增至2451.85万头(只)。

牧业在西藏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牧区也在西藏总面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藏东北与藏西北地区是西藏的纯牧业区,这两个地区占有自治区一大半以上的土地和三分之二的草场资源。藏西与藏南为农牧区,藏东则为传统的农林牧区,这些地区的经济主要是农林牧业并举,在这些地区内一些适合牧业发展的地方也存在相当大面积的纯牧业区。

由于牧业自身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同时西藏牧区大多处于气候条件恶劣、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再加上一些现实和历史中的不平衡因素,西藏牧区的发展将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而且在整体发展规划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难度。从现实情况来看,西藏牧区的发展不仅要慢于城镇,而且要慢于农区。有鉴于此,西藏牧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西藏牧民的生产生活现状等都是值得关注的。但是近年来,人们对西藏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农区、城镇的发展,对西藏纯牧区的社区研究并不多见。笔者于2004年前往西藏那曲地区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研究,选择了两个村落进行调查,力图从这种类型的社区研究中窥视西藏牧区的发展现状和牧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一、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介绍

藏北地区是西藏的主要牧区,那曲地区又是西藏牧区中的典型代表。那曲地区地处西藏北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长江、怒江、拉萨河、易贡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横贯境内。这里气候恶劣,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生态环境脆弱,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极端气温达-42℃。这里还被人们称之为“中国西部之西部,世界屋脊之屋脊。”那曲地区是西藏的牧业基地,牧业经济和畜产品产量占全自治区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牲畜主要以牦牛、绵羊、山羊和马为主。

那曲全地区总面积42万多平方公里。截止2004年底,全地区常住人口39.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7万人,占10.87%。藏族人口38.83万人,占98.75%;汉族人口0.47万人,占1.25%;其他少数民族135人。全地区共辖10个县、1个特别区,114个乡镇,14个居委会,1283个村民委员会。

那曲县是那曲地区的中心,是西藏草地畜牧业的窗口。它东与嘉黎县、南与拉萨市接壤,西与班嘎、北与安多县相连。全县共有三镇九乡,156个行政村和居委会,总户数为11737户,人口为6.4万人。那曲县草地总面积208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872.6万亩。那曲县是那曲地区典型的草地畜牧业县之一,属于纯牧业县,牧业产值占全县总产值90%以上。[1]

那曲镇是那曲地区和那曲县政府所在地,这里是那曲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全镇共设三个办事处,三个居委会,共有25个行政村,169个自然村。根据2001年年报显示:全镇共有2107户,10221人。本次调查选择了那曲镇仁毛办事处的两个村落进行调查,在被选中的村落中以户为单位进行普查。其中色尼村属于那曲镇仁毛办事处第五行政村,从那曲镇出发向东大约五公里即至;龙玛村属于仁毛办事处第四行政村,该村位于那曲镇南约12公里,要翻越四到五个山头才能到达。这两个村落都是属于纯牧业村落。

调查点之所以要选择两个村落,主要是考虑到那曲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以前更是游牧生活,只是近一二十年才开始实行稳步的定居生活。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一般这些村落的户数都不是很多,人口也相对较少。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稳定、更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选择通过把两个村落的数据进行合并来获得一个较大容量的样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而从总体上说明西藏牧区的经济社会生活现状。

二、牧区人口特征

(一)性别与年龄结构

本次研究共调查了两个村落共计36户人家。总人口为216人,户均6人。从调查点居民民族分布情况来看,所有的居民全部都是藏族。事实上,从上边的统计数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藏北辽阔的草原上,除了在城镇有部分汉族或其他民族居民以外,基本上全部都是藏族居民。仅就那曲地区而言,藏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8.75%。216名居民中男性为107名,女性为109人,男女性别比例非常均衡,约为100:102。人口比例的均衡反映了藏族人男女平等的观念,人口的出生很少受其他非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人口保持着自然平衡的状态。

在调查点的所有居民中,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1岁,平均年龄约为28岁。全体居民平均年龄不足30岁,表明这是一个以青壮年为主的社会。

表1 调查点居民年龄组分布表

年龄组频次 百分比 累加百分比

1-10

3918.1 18.1

11-20 5023.1 41.2

21-30 4822.2 63.4

31-40 3013.9 77.3

41-50 18 8.3 85.6

51-60 13 6.0 91.7

61-70 12 5.6 97.2

70以上 6 2.8 100.0

合计 216

100.0

我们将年龄按照10岁进行分组归类,形成居民年龄分布表。从上表累积百分比中我们能看出,30岁以下成员超过接近总人口的2/3,40岁以下成员超过总人口的3/4,而50岁以下成员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85%,也就是说调查点中50岁以上居民比例不及15%。我们可以通过条形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现调查点人口年龄分布:这里居民年龄分布呈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状,尤其40岁以上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下降非常快,这与通常社会相对形成橄榄形年龄结构形成反差。通过年龄分布的图表展示,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牧区社会人口分布呈现年轻化状态,另外一方面就反映了当地居民的平均寿命相对较短的特征。这也印证了一些研究中所说明的藏北牧区人均寿命较短的说法[2]。虽然这种结果可能令人震惊,但却是可以理解和解释的。高原缺氧的地理条件、一日多变的气候条件、牧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卫生医疗条件的不尽如人意都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二)职业结构

调查点的职业结构比较单纯,绝大多数人从事牧业生产。从就业情况分布表中可以看出,牧业人口超过了社区总人口的50%。我们将总人口中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或儿童(19.0%)以及正在就读的学生(14.8%)排除在外以后,以牧业为职业者的比例更是增加到76%,也就是说近八成的劳动力人口仍然从事着祖祖辈辈经营着的牧业。这些村民中仅有3人是以手工业为生的,其中两人是从事木工行业,还有一人兼营木工和画工。值得注意的是,村民中还有10人到那曲镇上打工,虽然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是采石、搬运或服务员等低技能要求的职业,然而能够从牧业中分离出一些剩余的劳动力,让他们走出去参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这是可喜的一步。事实上,牧业并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活动。根据那曲镇的统计资料,全镇4709名劳动力中实际剩余劳动力人数约为2100人。如果能让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必将极大地提高当地居民的家庭收入水平。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调查点中一些从事牧业的年轻人也渴望能够走出去,获得更好的收入和发展。

相对农区和城镇而言,牧区人口依然存在一定的出家比例。调查点居民中有三人出家,其中色尼村有一家人五个子女中就有两人出家。从就业状况的总体上来看,牧业、在读学生以及老人儿童是三个大的就业状况种类,其他职业总共所占比例仅为16.2%。其中除打工者的比例接近5%外,其他职业的人都非常的少。如从事运输业的只有1人,手工业者3人,国企事业职工6人,退休者3人等等,这些职业所占比例均在3%以下。

表2 就业状况与职业结构

职业种类

频次

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牧业

109 50.5

50.5

运输1

0.5

50.9

僧尼3

1.4

52.3

国企事业职工6

2.8

55.1

军人1

0.5

55.6

手工业者3

1.4

56.9

退休3

1.4

58.3

病残3

1.4

59.7

在读

32 14.8

74.5

家务3

1.4

75.9

老人或儿童 41 19.0

94.9

打工

10

4.6

99.5

业主1

0.5 100.0

合计

216 100.0

(三)文化程度

为了改变西藏在教育上的落后状况,长期以来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对西藏教育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规定西藏城镇中小学全部免收学费,提高学生助学金标准,对边境县学生实行“三包”(包吃、包穿、包住)等等。藏北牧区也普遍实行的三包的免费入学政策。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一些现实的原因和认识问题,西藏牧区的入学率依然较低,文盲较多。上表是调查点两个村落人口的文化程度。由于牧区入学年龄相对较大,因此本统计表只包含调查点内8岁以上的人口。我们可以看出,年龄在8岁以上的189名居民中文盲率接近60%。

表3 八岁以上人口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文化程度频次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扎巴 10.5 0.5

文盲111 58.759.3

小学 60 31.791.0

初中 12

6.397.4

中专 31.698.9

大专 21.1

100.0

合计189 100.0

我们再把年龄分组与文化程度进行交互分类,可以比较各个年龄组中文化程度的分布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1-20岁组中文盲率仅为28%,而21-30岁、31-40岁、41-50岁这三组中文盲率分别为77.1%、63.3%、61.1%。而60岁以上的两组文盲更是达到了将近100%,这两组的18人仅有一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其他的人都是文盲。相对于其他年龄组而言,10-21岁年龄段的文盲率不足30%,远远低于其他年龄组,由此可见国家实行的免费三包教育方针和对教育的大力宣传都起到了提高牧区人口文化素质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近十年来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然这种入学率的提高也可能与牧民对教育认识的改变有关。

在教育这个层面上,除了关心文化程度与年龄的关系外,我们还较为关注不同性别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否相等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对性别和文化程度的交互分析,我们计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001。卡方检验值为3.589,接受了两个变量是独立的原假设。这些统计值共同说明男女性别对文化程度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在西藏牧区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

(四)汉语言能力

从下面表可以看出,超过四分之三的村民完全不会汉语,会一些汉语的村民能够占到全部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在汉语能力方面能够熟练运用口语或能读能写的人仅占5%。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那些出去打工的人往往都是汉语能力稍强的人。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汉语能力较强使他们具备了去打工的条件,从另一角度来看,打工的经历可能也使得他们的汉语水平得到提高。由于牧区日常交流语言为藏语,因而汉语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更多的是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过程中获得的,这可以从教育水平与汉语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中得到验证。两者的相关系数Gamma高达0.782,显示两者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汉语能力显然与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而具备汉语读写能力的人比例如此之低也从侧面说明了这里文化水平和接受学校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

表4 年龄组与文化程度的交互分类表

年龄分组文化程度 频次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文盲 14 28.028.0

11-20 小学 27 54.0

82.02

初中及以上

9 18.0

100.0

合计 50 100.0

文盲 37 77.177.1

21-30 小学 6 12.589.6

初中及以上

5 10.4

100.0

合计 48 100.0

文盲 19 63.363.3

31-40 小学 10 33.396.7

初中及以上

1

3.3

100.0

合计 30 100.0

文盲 11 61.161.1

41-50 小学 7 38.9

100.0

合计 18 100.0

文盲 9 69.269.2

51-60 小学 2 15.484.6

初中及以上

2 15.4

100.0

合计 13 100.0

文盲 11 91.791.7

61-70 小学 1

8.3

100.0

合计 12 100.0

70以上文盲 6 100.0

100.0

表5 村民汉语能力情况

汉语能力 频次百分比累加百分比

完全不会 164 75.9

75.9

会一些41 19.0

94.9

熟练运用口语 62.8

97.7

能读能写 52.3 100.0

合计 216 100.0

(五)出生地与居住地

表6 居民的出生地与居住地

出生地频次 百分比居住地频次 百分比

本村 17882.4 本村 20896.3

本乡

4 1.9 本县

1 0.5

本县

13 6.0 本地区 2 0.9

本地区 16 7.4 自治区 5 2.3

外省

5 2.3 外省

0 0.0

合计 216

100.0 合计 216

100.0

出生地和居住地的分布情况说明了藏北牧区是一个社会流动性相对较小的社会。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调查点216名居民中,82.4%出生于目前居住的村落,仅有17.6%的人出生地不是目前的居住地。在这17.6%的人当中有一家四口是从青海搬迁过来的,其他的大多也是通过婚姻关系来到目前的居住地。从居住地的情况来看,具有当地户口的216个居民中96.3%的依然居住在这里,只有8人因为工作、学习或参军的原因居住在其他地区。

三、婚姻与家庭

西藏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历来倍受研究者的关注,而藏北牧区的婚姻和家庭也以其独特和复杂而闻名,成为很多研究的重点。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藏北牧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婚姻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点两个村落的情况对牧区的婚姻和家庭问题作一基本描述。

(一)婚姻

表7 婚姻状况

婚姻状况频次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初婚 89 85.6

85.6

离婚 2

1.9

87.5

离再婚3

2.9

90.4

丧再婚1

1.0

91.3

未婚生育 2

1.9

93.3

丧偶 7

6.7 100.0

合计104 100.0

在所有调查对象216人中,有109人未婚;有3人选择独身,选择独身者都是僧尼;其余104人存在各种类型的婚姻关系。在婚姻状况方面,初婚的人数为89人,占所有婚姻状况类型的85.6%;其他婚姻类型总共只占14.4%,其中离婚者为5人,占4.8%,且离婚5人中有3人选择了再婚。未婚生育者为2人,约占2%。除这里存在两例未婚生育情况之外,这里的婚姻状况与我们同时期在西藏江孜农区和拉萨郊区调查所得结果区别不大,在离婚率上也相差无几。

藏北牧区目前实行一夫一妻的单偶制婚姻制度。藏北牧区在几十年前比较普遍的多偶制婚姻(主要是一妻多夫制)现在只在那些与世隔绝的偏僻的地区还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大多数牧区已经很少有这种婚姻存在。[3]在我们的调查中,所有现实婚姻者都说自己的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婚姻。然而调查中有些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例如,龙玛村有一户家庭,哥哥已婚,育有子女3人,弟弟终生未婚,与哥哥家庭生活在一起。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一夫一妻制家庭,但周围了解情况的人认为他们属于一妻多夫。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隐性多偶婚。同样在其它一些家庭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说明显性的多偶婚并不常见,但隐性多偶婚却或多或少的存在。由于调查点较为接近那曲镇这样的政府中心所在地,受政府宣传教育影响较深。出现这种状况可能与国家的婚姻法规、政策、宣传所引起的社会舆论压力等有关。

表8 婚姻途径

婚姻途径频次百分比累加百分比

父母包办 35 38.9

38.9

自由恋爱 53 58.9

97.8

他人介绍 2

2.2 100.0

Total90 100.0

在存在现实婚姻关系的90人当中,有53人的婚姻是通过自由恋爱建立的,约占总数的60%;有35人的婚姻是通过父母包办的形式建立的,这些人往往是年龄较大的一辈;只有两人也就是一对夫妇的婚姻是通过他人介绍而成立的。这表明自由恋爱仍然是这里藏族牧民建立婚姻家庭的主要途径,但是父母的意见也不容小视。在调查中,一些家庭的父母表示,虽然有些子女的婚姻是父母主导的,但是当事人的意志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与我们头脑中藏北牧区年轻人对自己婚姻有较大自主权的印象也比较吻合。

为了了解藏族牧区人们在择偶条件方面的看法,我们列举了宗教信仰、经济收入、民族、文化水平、个人品德、职业、门当户对等一些因素让被调查者进行选择。在择偶条件方面,共有21户做出了选择,其中有16户选择个人品德,1户选择经济条件,4户选择其他因素。我们可以看出,有76.2%的户选择了个人品德,这说明个人品德在藏族牧民择偶观念中的重要性,其他择偶条件的关注相对于个人品德来说都不具有太大的意义。4户选择其他因素的主要集中在“自己喜欢、个人幸福”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有15户没有做出任何选择,他们的解释是“不好说、没有什么明确的条件、没想过”,受访者普遍认为择偶没有什么标准条件可言,只要两个人感情好,相互喜欢在一起就好。这与藏族崇尚婚姻爱情自由、质朴的爱情与家庭观念有关。由于牧区是一个同质性非常强的社会,居民普遍在文化水平、宗教信仰和民族观念上都较为统一,这种无差异性使得他们没有太多宗教和民族差异方面的意识,从而相关的择偶条件也不会反映到他们的择偶观念中来。经济收入和职业这些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很重要的择偶条件都没有得到一个被访者的选择,在经济收入与个人品德的比较中,道德远远超越了经济因素。这种评价标准也许并不仅仅是适用于配偶选择,而是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对道德的崇拜在塑造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的同时,多少也抹杀了部分人在经济和财富上的冲动与渴望。

(二)家庭

调查点的家庭规模相对较大,户均规模为6人。36户中2-4口人的家庭为9户,5-7口人的家庭为16户,8-10口人的家庭为11户。事实上,在藏北牧区的生育率并不高,而婴儿死亡率较高,同时人口寿命较短。这里家庭规模相对较大并不是由于个人生育子女数目较多造成的,更多的是由居住模式、婚姻形态和收养关系引起的,这就造成了家庭结构非常复杂。

在社会学人类学中,通常采用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等概念来对一个地方的家庭结构进行分析和分类。但我们明显可以发现,这些概念和方法很难用来分析西藏牧区的家庭结构。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文化和风俗问题,这里的家庭有些类似与汉族的“家族”概念,有些时候甚至超出家族概念而形成一种亲属联合体。由于收养关系复杂、显性和隐性多偶婚的存在、未婚生子情况相对较多、婚后居住方式复杂、一个家庭中往往有若干个已经超出婚龄的未婚男女(可能的隐性多偶婚)等原因,这里的家庭很难以单纯的经典的概念加以分类分析。例如:多偶婚算几对婚姻?隐性的多偶婚在这种家庭结构分析中是否能得到体现?没有婚姻关系的未婚生育的妇女与其子女能够形成一个家庭单位吗?如果他们和其兄弟姐妹的家庭一起生活是否构成联合家庭?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强行进行这种分析其效度不会太高。为便于和其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我们暂时撇开上述问题,还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大致的家庭结构分类:

表9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 频次百分比累加百分比

核心家庭 19 52.8

52.8

主干家庭

8 22.2

75.0

联合家庭

5 13.9

88.9

其他

4 11.1 100.0

合计 36 100.0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核心家庭的比例依然超过了50%,表明小家庭也是牧区主要的家庭形式。在这些核心家庭中,残缺核心家庭和夫妇家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我们把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都看作是扩大家庭的话,这部分家庭也占将近40%的比例。另外还有四户家庭是单身户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归类,约占总家庭数的10%左右。

在西藏牧区中,家庭内部权利义务分配关系如何呢?我们通过询问“您家中事情主要由谁来决策?”来对此问题进行解答。在牧区中有60%的家庭选择了男方做主,8.6%的家庭选择了女方做主,17.1%的家庭选择了夫妻双方共同做主。而针对同样的问题,在西藏农区中三者的选择比例依次为43.9%、24.4%和29.3%;在拉萨城郊家庭中三者的比例依次为32.1%、14.5%和41.1%。相对其他很多民族而言,藏族的男女平等观念是很值得称道的。但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出,男性的强势地位在三种类型的社会中都存在,只是有着程度上的不同。其中牧区的男性地位较高,农区次之,城郊地带的家庭男女关系最为平等,权利义务分配较为平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认识和传统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牧业社会的生产性质。

表10 家庭事务的决定

当家频次百分比累加百分比

男方 21 60.0

60.0

女方 3

8.6

68.6

双方 6 17.1

85.7

老人 2

5.7

91.4

孩子 1

2.9

94.3

其他 2

5.7 100.0

合计 35 100.0

牧业社会的性质在很多层面和农业社会比较相似,男主外、女主内是通常的家庭合作模式。在家务承担方面,有74.3%的家庭家务劳动完全由女方承担,由男性承担家务劳动的比例只有5。7%。在正常的情况下,男性一般主要承担放牧等主要生产性活动。也有部分家庭是女性和孩子承担放牧等任务,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家庭男主人体弱多病或男主人有其他正式职业的状况之下。

表11 家务承担

承担家务 频次 百分比累加百分比

男方 2 5.7 5.7

女方26 74.380.0

双方 1 2.982.9

家庭其他成员 6 17.1

100.0

合计

35100.0

无论在农区、牧区还是城市,藏民族的家庭总是给人一种和睦温馨的感觉。针对“您家的家庭矛盾主要由哪些问题引起?”的问题,有3户家庭分别选择了住房问题、老人问题和子女问题,32户家庭选择了没有任何矛盾。在用来测量对家庭关系满意程度的题目中,有35户做出了回答,其中9户表示非常满意,26户表示比较满意。这也同样应证了藏族是一个家庭和睦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家庭团结的民族。这种印象并不是流于形式的,在与调查对象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的确能深深体会到这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表12 家庭矛盾

家庭矛盾频次百分比累加百分比

住房问题 1

2.92.9

老人问题 1

2.95.7

子女问题 1

2.98.6

无矛盾

32 91.4 100.0

合计 35 100.0

四、经济生产

对于牧民而言,牲畜就是牧民的主要财富和生活保障。从平均状况来看,这里的牧民户均养牛超过28头,其中最多的家庭养牛达到了83头;户均拥有绵羊约为36只,最多的家庭接近100只;山羊的数目是户均接近11只,最多的家庭山羊数目为37只;而马的数目户均不足2只,拥有马数最多的家庭也不过10匹。这表明马的经济价值相对于其他牲畜较低,同时政府推行的定居定牧的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马匹作为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的重要性。当然在一定程度上现代交通工具如摩托车、拖拉机等的介入也使得马匹的重要性得以降低。而山羊数目相对较少可能也与政府的政策有关,山羊对草皮的破坏程度较高,以至政府对山羊的养殖进行了限制。

我们在使用平均数据对牧民拥有牲畜量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要看到牧民之间的分化。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牛、绵羊、山羊还是马,都有些家庭的拥有量为0。有两户家庭养牛数量为0,共有7户家庭养牛数量在10头之下;有6户家庭养殖绵羊数量为0,共有7户拥有绵羊在10头以内;有6户家庭养殖山羊数量为0,共有11户拥有山羊在5只以内;有13户家庭没有马匹。而且我们还发现,在两个村子中各有一户人家是没有任何牲口的,他们往往只能依靠出租草场或打散工来维持生活。我们从这些数据的标准差中也可以看出,其标准差都接近甚至超过了相关数据的平均值,这表明各个家庭在拥有牲畜数量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牲畜数量相差非常悬殊。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家庭生产率水平的差异[4],一方面可能是生活消费方式的差异,还有一方面反映的就是牧业生产的脆弱性。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疫病都有可能让一些牧民变得一无所有。有鉴于这种情况的存在,牧区地方的政府更要关注当地极端贫困户的生存状况。

表13 牧民户均拥有牲畜数量

项目 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

家庭养牛头数0 83

28.19 21.70

家庭拥有绵羊数 0 95

36.28 27.73

家庭拥有山羊数 0 37

10.75 10.06

家庭拥有马数0 71.89 1.91

牧区的草场相当于农区的农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为了改变传统牧业经营方式对草原的破坏,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那曲地区制定了“草地公有,分户经营,有偿使用,长期不变”等具体政策措施,逐步探索建立了土地、草场有偿承包的家庭自主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现在藏北牧区普遍实行草场承包责任制。调查区域草牧场的划分是按照家庭人口与家庭牲畜数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配的。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拥有草场最多的家庭是数量最少家庭的十倍左右,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家庭人口数目和家庭牲畜数目上。这基本是一种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根据介绍,在草场分配的这两个标准中,人口的权重占七分,牲畜数目的权重占三分。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保证了草牧场的充分利用,适合了现时生产的需要,在保证效率的同时适度兼顾了公平;另一方面这种分配草场的方式也使得那些本来因为家庭牲畜数量少而经济落后的家庭在发展中更处于弱势状态,草场的数量可能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牲畜数量的过程。

表14 户均草场占有情况

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

草场(亩) 30.0 317.00146.06 79.03

由于商品化程度极端低下,牧民一般都是用各户所拥有牲畜数量来衡量各户经济水平的。而家庭年收入指的只是现金收入,这一指标仅仅只能作为牧民家庭经济状况的一个参考指标而已。本调查点两个村落户均年毛收入约为12219元,其中户均非牧业年收入为6152.8元,所占比例超过50%。在纯牧区里,非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如此之高是非常不正常的,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牧民有较高的非牧业收入,而在于牧业商品化程度过低,牧业产品转化而成的收入很少。在藏北牧区,牧民普遍存在“惜杀、惜售”的现象,牧民家的所谓牧业收入通常只是牛羊皮毛的收入和奶以及奶制品的收入。这种现象使得牧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实现,而且大量长期养殖也不利于对自然灾害的抵御以及对草场的利用和保护。

牧业产业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作为全国五大牧区,西藏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是牧业产业化、商品化水平低。以内蒙为例,内蒙每年要大量向其他省市提供肉奶食品,带动了牧民养殖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蒙牛、伊利等全国知名奶企业的出现,以及一些经营内蒙古肉奶食品的全国连锁餐饮业的出现。这些不但拉动了内蒙牧民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些经验是值得西藏牧区借鉴和学习的。

牧业是牧区的主要生产活动,牧民在牧业生产中所遇到的困难是值得关注的。有三分之一的受访户表示存在“防治病难”的困难,这表明藏北牧业的发展需要提升科技水平,应该在兽医科技人员的培养上多下功夫。同时还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家庭表示存在草场不足和饲料不足的困难,这表明粗放型牧业发展已经遇到草场资源的瓶颈,需要在提高牧业生产效率方面做文章。

表15 牧业生产中的困难

牧业困难频次百分比累加百分比

草场不足 6

16.716.7

劳力不足 38.325.0

资金不足 25.630.6

饲料不足 5

13.944.4

技术缺乏 25.650.0

防止病难12

33.383.3

自然灾害 12.886.1

其他 25.691.7

没有 38.3

100.0

Total

36 100.0

五、日常生活

饮食结构是反映社区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指标。从主要食物消费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主食中,人们主要食用的是糌粑、大米和面粉。其中糌粑户均年消费量约在1100斤左右,约占主食数量的50%;大米户均年消费量为550斤,面粉户均年消费量约为600斤,这两项在主食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总共所占比重也约为50%。从中可以看出,作为传统主食的糌粑在这里居民主食中的地位略有下降,但仍然占据半壁江山,这可能与糌粑在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关,同时相对其他主食而言糌粑易食易带易保存的特点更加适应牧民动态生活的需要。从表中我们还能看到,大米和面粉也成为了牧民的主要食物,其消费量大致等同于糌粑的消费量。这说明大米和面粉这些外来食物被牧民所接受,并很快受到了他们的欢迎。作为纯牧业的地区,牧民的蔬菜供应都是来源于他人,因此收入还可以的牧民都要购买蔬菜,从表中可以看出,牧民们户均每天用来购买蔬菜的费用超过6元。这一不低的费用大概与菜价有很高的关联。同样,由于这里牧区的商品化水平不是很高,加之在大部分牧民的意识中,都是先进行充分消费,剩余的才进行商品交易,因此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牧民都有着相对较高的消费量。如酥油,户均消费量为每天0.92斤,有些家庭每天酥油消费量甚至达到了3斤。肉食消费量是生活水平的重要反映指标。由于调查点属于牧区,人们普遍食用自己养殖的牲畜,所以本项数据中没有包括肉食消费量。据了解,大多数家庭每年在适当的时候都会宰杀1头牛、3-5只羊供全家消费。“惜杀”的思想依然主导着牧民的生产和生活。

表16 调查点主要食物消费表

项目糌粑 大米 面粉 蔬菜 酥油

单位

斤/年斤/年斤/年元/天元/天

户均

1104.71

550.00597.06 6.10 0.92

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体现在耐用消费品及其他主要财产的拥有量方面。36户家庭中,有2户家庭共拥有3辆汽车,他们用这些汽车来进行运输,从事第三产业,为家庭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拖拉机和摩托车也作为牧民们与外界联系或进行产品交易不可缺少的工具,逐步走进了牧民家中。36户家庭中共有拖拉机19辆,摩托车10辆。在牧区时常可以看到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的牧民以及拖着牦牛和绵羊的拖拉机。牧区地广人稀,很多地区都没有明显的路径,自行车显然难以适应长途交通的需要,其户均拥有量不足一辆。由于地域广泛、地广人稀的限制,牧区通常都不具备固定电话的线路铺设条件,因此调查点两个村子都没有家庭安装固定电话,但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牧民,尤其是那些与外界有着紧密经济或其他方面联系的牧民都购买了手机,表中显示36户家庭共拥有9部手机。在其他家庭耐用消费品方面,电视机和VCD机的拥有量都比较高,整个调查点共有电视机26台,VCD机21台。还有部分富裕的牧民购买了照相机、冰箱和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表17 耐用消费品及主要财产拥有量

项目 汽车

拖拉机 摩托车自行车手机 磨面机录音机

总量3 19 1022

9 1 43

户均 0.080.53

0.28 0.61 0.25 0.03

1.19

项目彩色电视黑白电视缝纫机 VCD 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

总量

24 2 12215 1 1

项目 0.670.06

0.33 0.58 0.14 0.03

0.03

在传统牧区中,为了游牧的方便,牧民居住的大都是帐篷。在旧西藏,那曲基本上看不到群众住房。20世纪80年代实行草场承包责任制后,草场划块经营,牧民有了相对独立的草场,不需大的迁徙,牧民们开始有人建房居住。通过多年的牧民定居、扶贫开发工程的实施,牧民们逐步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开始有了“居家”的概念。从游牧到定牧定居,对牧民的生活而言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和变革。在调查点的36户居民中,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独立的房子。这里居民居住的都是土石结构的房屋,房屋最大的面积为140平方米,面积最小的为25平方米,户均住房面积约为70平方米左右。

为了了解牧区群众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我们提出了“您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困难?”这样一个问题。有13户选择了现金缺乏,这与当地牧业商品化程度较低紧密相关,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提高牧业的产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选择口粮不够、交通不便、饮水不好、住房不好;学费太高或其他困难的家庭各有一户。令人惊讶的是,有17户家庭选择没有日常生活上的困难。在这样一个我们看来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牧区,在外人眼中日常生活上的困难随处可见。而很多本地居民却觉得没有日常生活上的困难,这反映了牧民的自然经济下的平和心态和藏传佛教对他们心灵的熏陶,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值并不高,很大程度上只限于满足温饱和衣食无忧的状态。

表18 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日常困难频次百分比累加百分比

口粮不够 1

2.8 2.8

现金缺乏 13 36.138.9

交通不便 1

2.841.7

饮水不好 1

2.844.4

住房不好 1

2.847.2

学费太高 1

2.850.0

其他 1

2.852.8

没有 17 47.2

100.0

合计 36 100.0

另一方面,我们也能感觉到,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牧民中“等、靠、要”的思想还是较为严重。在西藏农区和城郊调查的时候,那些在生产生活中存在困难的人大多都是希望“国家政策好点、多提供技术帮助、提供资金贷款支持、提供打工机会”等等,从而引导他们走上致富之路。而在牧区里很多牧民在访谈过程中则直接希望政府国家能发点牛羊之类的牲口给他们,或者发些生活必需品和现金。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有着这样一个深刻的体会:这里的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很多人家中可能没有神龛之类的供奉品,却都高悬着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或图画,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六、总结

以上调查报告从人口、婚姻、家庭、经济生活、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展示西藏牧区的发展与变迁的现状。从中我们能够看出西藏牧区在今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与城镇和农区相比,牧区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牧区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牧区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西藏牧区的发展既需要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制定一条符合牧区特点的发展道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促使牧民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本地区发展大潮中来是一个十分关键因素。

牧业是西藏重要的传统产业,在西藏人民的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西藏牧区的面积更是超过了其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西藏的发展离不开牧区的发展,牧区的发展是西藏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关注牧区的发展现状,研究牧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07-11-10

标签:;  ;  ;  

西藏牧区调查报告:以藏北那曲牧区为例_人口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