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务大修段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开展铁路建设工作的方向支持和重要依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铁路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高速路上,这就要求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要跟得上我国铁路建设整体的发展步伐,走信息化建设的道路。因此,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成为企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就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措施
1 档案管理科学化的现实意义
1.1 促进我国信息化发展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离不开信息化技术。新的媒体设备和新的网络技术每天都在不断普及,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显然已不再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档案管理的模式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改进和创新。这就需要档案管理模式追随我国科技发展的脚步,在信息收集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提升,向科技化、信息化健康发展。
1.2 保证档案管理健康良好发展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档案种类也在不断增多,企业经营销售、财务资源管理、竣工资料等繁多的档案种类和庞杂的数量也使档案管理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困难。对档案的科学分类、快速检索、完好保存等基本需求,只有档案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才能保证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1.3 顺应我国铁路科学发展和促进文化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等整体实力高速铁路发展的大背景下,档案管理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档案有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涉及到了铁路建设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也体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足够的说服力。因此,顺应当今科技社会的迅速发展,使档案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也可以促进我国铁路企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2 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档案信息的归档重心失衡
多数单位领导不能实现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单纯的对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追求,认为档案工作只是收集整理工作,无具体的看得见的价值,进而忽视企业工作档案的建立。档案资源信息不全现象普遍存在于单位中,职工在实际对档案进行使用时无法实现对自身需求的有效满足,同时档案归档问题也是现阶段存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管理者不能实现对档案具体范围的准确判断,实际使用时也无法实现快速及时的查找找到。这对工作效率的提升有极大的阻碍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使用力度不足
实现对档案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实施档案工作的主要目的,这是从根本上促使档案管理发挥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但在实际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部分事业单位仍将主要目的局限为对档案资料的保存。许多单位并不能实现将档案面向内部职工的开放,虽然有部分开放但是也对其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档案资料也就成为“死资源”存在于单位中,无法实现对自身价值与意义最大限度的发挥。
2.3 档案管理的方式较为落后
步骤较多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显著特征,在不同的领域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利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需要实现与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为在真正意义上促使档案管理成为单位发展的动力,必须利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以及方法实现对档案的有效管理。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收集以及保存档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纸质档案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不仅不能实现对资源的共享,同时对档案的安全使用有阻碍作用。长期的对纸质档案进行保存,还容易出现霉变以及虫蛀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档案的使用寿命进行缩短。
3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3.1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企业单位应从理论技巧方面来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其中主要包括与档案相关的文书立卷、资料整理等工作,同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并可以将现代化科技手段应用到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政治素养及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培养,企业单位可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围绕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这两方面内容开展培训,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掌握政治理论与职业道德理论这两个基础内容,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针对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最后,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以及部门的实际情况为这些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及培训内容,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者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3.2 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在不断健全档案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完善档案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在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时,应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以及实际情况实施档案管理责任制,将各个岗位所肩负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落实到个人身上,以避免工作过程中责任归属混乱的问题,同时领导阶层也应重视档案管理责任制的落实,为不同的部门分配具体任务,并要求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②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本的行为规范,充分做好相关档案的保管、保密、库房储存等方面的工作,促使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档案管理机制得以形成,以保证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3 改变档案管理的传统方式,稳妥创新
档案管理的传统方式被称为“馆藏型”,即将纸质档案分门别类整理保管,主要重视的是档案的保密和保存,一般情况下不会经常查阅,只有偶尔的重要情况才会进行“调档”。这样的管理方式有着明显的缺陷——查阅困难等,非常不利于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发展。将传统的“馆藏型”档案管理方式进行转变,实现“利用型”档案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档案的自身价值,更好地为使用者提供服务。
3.4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科学管理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要实现自身价值,也应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就是让信息技术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手段。单位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建设,投入必要的资金去采购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光盘技术等,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轻松。单位要做好电子档案室建设的规范,利用局域网的建立,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有机会利用虚拟技术实施日常工作。借助自动控制装置的作用,让现代化技术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撑,促进档案查阅工作与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愈为重要,因此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以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而为各单位长期、稳定发展奠定有力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利平.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中外企业家,2016,(35):250.
[2]孟玉佳.强化档案服务意识提升档案管理质量[J].经贸实践,2016,(23):43.
[3]王艳娟.探究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论文作者:张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档案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单位论文; 水平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