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储亚亮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储亚亮

浙江子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31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的逐渐提高,以及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对于使用的道路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真正的发挥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提高人们的满意程度,在对于市政道路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对于施工的道路的质量的监管,更好的提升我国市政道路的质量,以适应我国人民对于道路使用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改善我国市政道路的修筑的方法,提高我国市政道路的建筑质量,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人们对于市政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市政道桥;混凝土技术;应用

一、市政道桥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分析

1、浇筑的过程中出现裂缝。众所周知,在利用混凝土技术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整个修筑过程最为重要的一样原材料是水泥,水泥的质量的好坏对于道路修筑的结果的好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修筑进行的过程中,如果选择的水泥的质量是不过关的,那么必然会导致修筑的道路出现问题,轻的会产生道路浇筑的过程中出现裂缝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道路塌陷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仅需要延长工期浪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进行第二次的建筑工程,还有可能对建筑过程中的施工人员产生生命财产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除此之外,在水泥进行水化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那就是放热现象,这样的现象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是十分常见的,但是这种现象对于整个市政道路的建筑的影响却收十分巨大的,水泥放热现象容易导致桥梁在进行修筑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危险,进而导致桥梁整体下滑,这样不仅仅会影响到桥梁的耐久性,还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2、原材料的配比不准确。在进行桥梁的修筑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选择的原材料的质量会影响到修筑的桥梁的质量,在进行桥梁的修筑的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的使用的比例也会对修筑的桥梁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桥梁在修筑的过程用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材料,还需要建筑人员根据建筑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配比,进而调制出适合桥梁施工的建筑原材料。但是在实际的建筑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是具备一定的建筑经验的,这些有经验的建筑工人,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不会选择精准的测量仪器来进行建筑材料的混合和调制,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个人的手感来进行建筑材料的配比,这也会导致建筑材料的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导致建筑的过程出现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混合配比不准确,还会导致桥梁的建筑十分的粗糙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施工结果的预期,严重影响修筑的道理的平整程度。

3、横块设置不合理。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如果对于建筑的过程中使用的横块的安排设置不够合理,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使得建筑物的建筑质量大打折扣,这样也必然会影响到道路的平整程度,使得修筑出来的道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并且会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在进行横块的设置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对于更快的质量加工,除了要重视对于横块的安装以及质量的检测之外,我们在建筑的过程中,还应该十分注重整个施工进行的过程中的施工步骤,根据正确的施工步骤来进行施工,进而保证施工的施工质量。

二、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

1、混凝土道路施工中的原材料控制。细集料是以天然砂为主,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还有机制砂以及石屑等。环境因素是选择细集料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需保持整洁的细细集料,不能存在任何杂质,同时还应确保细集料不会被风化,而细集料的黏性是其最为重要的性质,需要予以保证,以此来保障施工质量和工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中广泛应用了机制砂,也有着较大的天然砂选用比,但多数工程都会保持较低的石屑使用率,其不会有效促进道路质量的提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石屑来辅助天然砂,则需要天然砂有着较大的使用比重率,要明显超过石屑比重率[1]。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2、混凝土道路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所谓目标配合比设计主要是对混合料的类型进行确定,确定矿料的级配范围以及最大颗粒,对的最佳用量和组成材料配合比进行计算。马歇尔设计方法是在这个阶段适用最广泛方法。生产配合比设计通过合理的目标配比设计得到最佳组成,还应从实际施工设备出发来生产配合设计。从热料仓选取样品进行试验,实际测量分析材料性能之后,对热料仓矿料比例进行合理确定,确保道路施工质量。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工作是在生产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利用拌合机,通过试验来确定矿料配比,调整试拌试铺配合比后对路面铺设情况以及比例情况进行观察,未达到预期效果时可对比例进行适当调整,直至试拌试铺到预期效果。

三、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拌制。

1.1确定适宜的拌制时间。混凝土混合料需要拌和足够的时间来确保其组成材料都能均分分布其中,确保裹覆了所有的矿料颗粒。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拌和温度和上料速度来调节连续式拌和机的拌和时间。当时不需要摊铺的情况下,可将拌制好的混凝土混合料放入成品贮料仓。一般情况下,贮存时间不应超过72h,且贮料仓需配备保温涉笔,防止混凝土混合料老化而影响使用性能。

1.2拌制设备的运行。在拌制设备运行方面,道路施工的矿料是通过装载机来进行分类,再根据矿料不同的用途和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放入不同的矿料仓进行存贮,施工人员应对运行的拌和设备格外注意,观察期运行情况,定期高频次检查仓库的矿料贮藏情况,保证不同料仓都有着平衡的矿料数量,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要及时将设备关停,避免出现贮料串仓或满仓的情况。

2、运输。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所用的运料车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辆的平稳行进,避免急刹车情况的发生率,以此可以避免导致混合料的透层或封层出现损伤。在此基础上,混凝土混合料运输过的车辆要进行每次运输之前以及运输之后的清洗。

3、摊铺。摊铺之前首先要进行相关检查确保道路下层的施工质量,这有保证其安全性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如果黏或下封并未根据相关要求实施,下层未能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情况下,应停止混凝土层的摊铺操作。摊铺过程中,两个相邻摊铺之间应有一定的摊铺重叠,宽度约为5~10cm。摊铺施工要保持不间断、均匀、缓慢操作。

4、接缝。一般情况下,摊铺路面和碾压路面作用不可能在一次操作中完成,施工完成后还可能存在一些裂缝。鉴于此,在完成分段摊铺以及碾压施工之后,施工人员要对整个路段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补发现的裂缝。如果裂缝严重,则要通过切缝机将其完全产出,以此来提升整个路面的光洁度和整齐度,从而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以上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应用的一些看法,整理出来希望能和广大同行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进而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且提高我国道路建筑的质量,进而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对于政府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赵海平.探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29):372-374.

[2]任家全.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9(16):126-127.

论文作者:储亚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储亚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