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术降损措施论文_卢慧1,朱勇2

浅谈技术降损措施论文_卢慧1,朱勇2

(1国网西安供电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2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4)

摘要:电力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资源。线损率又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衡量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一些线路的高损现象却屡禁不止,这给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本文结合目前降损的几种方法,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重点从降低技术线损和营业线损抓起,确保降损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配网降损 技术线损 营业线损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衡量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两改”后抄表、收费到户,降低线损对提高经济效益、巩固“两改”成果有着重要意义。农村配电网线损控制指标为:10KV线路综合损失率(含配变损失)≤10%,低压线路损失率≤12%。因此,降损节能应重点从降低技术线损和营业线损抓起。

一、抓好设备管理,降低技术线损

提高功率因数。合理选择配变和电动机的容量,提高设备负载率。负载率在50%-70%时,配变处于经济运行状态,效率高、损耗低。要避免配变长期“大马拉小车”或经常过负荷运行,应及时调整配变容量或采用母子配变供电。

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随器补偿。一般在最大负荷月的月平均功率因数,农村公用配变不低于0.85,容量为100KV•A以上的电力用户不低于0.9。补偿容量按配变容量的5%-10%,容量为100KV•A以上配变应安装自动无功补偿装置。

随机补偿。补偿电容器安装在长时间运行的大容量(5KW及以上)电动机、电焊机、大型电力排灌站附近,实现无功就地平衡。

线路补偿。补偿装置集中安装在从首段起线路长度的2/3处或负荷中心或分支线的1/2处。集中补偿。在变电所10KV母线或工厂、车间低压动力母线上装设电容器组,根据电压和功率因数进行投切,以提高运行电压,降低线损。同时加强配电设备,加强配电线路维护,减少泄漏电。清扫绝缘子,测量接头电阻,及时消缺。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做到计划性,减少临时检修,尽可能做到供、用电设备同时检修、试验。

二、抓好营销管理,降低营业线损

提高职工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强乡镇供电所长及农村电工的培训、考核和聘任,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提高职业道德和抄、核、收及安全生产等管理水平。

做好理论线损计算和指标考核工作。10KV线损以变电站线路出线总表和与线路连接的变压器二次侧计量总表为考核依据。低压线损以配电变压器二次侧计量总表和该变压器所接低压客户计费表为计算考核依据。网改后及时整理出基础数据,进行理论线损计算。电能损失的考核按年、季、月考核,月度电能损失波动率应小于3%。做好营业普查工作。采取突击检查与定期检查、互查与自查相结合,重点查偷漏、查账卡、查倍率、查电表及接线,堵塞发生错计、漏抄、估抄、违章用电、计量事故、错误接线等现象。

健全规章制度。县级供电企业要建立线损管理制度,供电所设专责人,从事线损统计、分析、考核等工作。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建立同步抄表制度,实行高、低压计量表同步抄收;建立定期电能表平衡制度,电能表不平衡率应小于2%;采取多级电能表平衡方法,分析线损,监控表计运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计量准确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技术降损的措施

(1)农电企业电网建设和改造应当讲求实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这样才能保证技术降损工作有良好的基础,①对全县农村电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存在问题,有的放矢。②从长远规划入手,全县统一规划设计。③统一技术标准,选用节约用电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降低能耗,把好设计关。④施工时严把进网设备及材料,采用电力行业定点生产的合格产品。⑤确保施工质量关,质量检查员跟踪和监督,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2)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控制在15km以内。全部消灭迂回线路。对464台配电变压器进行调整布局,使0.4kV的供电半径控制在500m以内。

(3)加快高能变压器和电动机的更新改造。为了降低变压器的自身损耗,选用S9系列配电变压器,淘汰JB500—64系列的配电变压器,对现有J(J D)系列电动机,凡在75kW及以下的电动机必须更新。

(4)选择导线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①导线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即计算电流)时产生的热温度,不能超过其正常运行的最高允许温度②导线在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时产生的电压损耗,不宜超过5%。③农村电网采用的架空铝导线,其经济电流密度选1.65进行计算。

(5)无功补偿应按“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原则,采用集中和随器补偿相结合的方案。对没有安装集中补偿装置的变电所10kV母线上加装补偿电容器,使无功得到平衡。在线路长负荷大的10kV线路上安装并联电容器进行分散补偿。对容量30kVA及以上的10kV配电变压器应随器就地补偿,使配电变压器自身无功损耗得到就地平衡。对7.5kW以上的电动机年运行数在1000h以上重点进行随机补偿。低压100kVA以上的动力用户安装电容补偿装置。

(6)强化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用电计量装置应安装在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度,高供低计的用户选用5级的TA,电能表选用86系列宽幅度电能度,高供高计的用户选用S级多线圈互感器,电能表选用多功能全电子式的。计量装置应上杆并将照明电能集装,防止和减少窃电,村屯巷尾的支路总表计量5~10户装一片表计量本片的电量,一户一表计量每户电量并作为收费的依据、有利监督,分析用电损失情况,及时消除损耗高的原因。

(7)抓电网规划并组织实施,规划是龙头,是指导我们建设、发展、完善电网的依据。调整电网结构,优化配电网络,电力网结构的优劣是影响线损能否降低的直接因素,在降损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供、配电网络,必须是在能向电力客户提供合格电能的同时,对电力企业本身来讲还必须具有能够长期以低损、高效的方式来运行,实现较高的经济效果。因而,公司首先组织了精干的技术力量,在全公司电网“十二五”末现状的基础上制订了“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每年又根据全市的经济增长、电网发展、电力负荷分布等情况,对《规划》进行滚动修改。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对降损效益大的工程项目优先组织实施。

(8)调整电网的运行电压:在电力系统中,电能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即电压越高损耗越小。适当提高运行电压可以降低网损。通过调整变压器的调压开关,可使变压器出线电压提高以降低配网损失。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变压器容量越大,它空载需要无功功率也越大,因此,不能盲目安装大容量的变压器。停用或调整变压器。农闲季节,应及时把不用的变压器从高压侧断开,以减少功率损耗。农村电网负荷率低,铁损在整个线损中的比重较大,一般负荷在变压器容量65%~75%时效率最高,30%以下算是“大马拉小车”,应调换小容量变压器,以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损耗。

(9)加强无功管理,提高功率因数:实行无功功率就地平衡,不仅可以改善电压,而且减少线路输送无功功率,相应地也就减少了损耗。农村电网不重视无功补偿,往往线损非常高,应采用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以分散补偿为主来提高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的途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提高电气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主要是:通过合理选择供、用电设备的容量和型号;推广使用节电新产品和新技术;二是采取人工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采用人工无功补偿,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网的线损,改善电压质量,提高配变供电能力和用电设备的出力。

参考文献

[1]贾延峰,王业强,刘莉.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高慧.配电网的网损计算与降损措施分析.安徽电力.2005

[3]刘大力.配电网的降损节能措施.农村电气化 .2000

论文作者:卢慧1,朱勇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浅谈技术降损措施论文_卢慧1,朱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