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输电线路的检修对电网稳定供电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电网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出现运行故障,将会从根本上影响供电质量。尤其现在电气设备数量不断增多,生产生活用电量需求持续增加,输电线路运行需要面临的压力更大,必须要制定完善可行的检修方案,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及时排除存在的隐患和故障,降低故障产生的损失。本文对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
引言
高科技、高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创造了诸多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电力企业需要逐步应对多元化的电力负荷问题。同时,电力企业需要高效地推动输电线路于一体化模式的管理问题,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但现在电力企业仍面临诸多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检修一体化在输电线路中的价值,以此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生。
1实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检修时大多采取的是定期检修制,这一制度通常是将时间作为基点,但是在检修项目与检修周期这两大方面通常凭借的都是传统经验。如果不能对性能差异、设备质量、工作状态以及结构组成等因素加以充分考虑的话,就极易出现检修费用偏高、检修周期非常短的情况,这些都极易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好的影响。然而,在近些年间,我国的电力系统逐渐地呈现出自动化、大电网、高电压以及高参数等趋势,这就使得以往传统的检修策略很难满足现阶段客观的检修需求。特别是在进行了“两网”改造后,国内的电力系统对技术含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同时很多的电力设备并不需要进行常规检查。面对这一形势,如果依然使用以往的定期检修制度,极易引起资源浪费现象,甚至会对线路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更有甚者,会出现检修失误进而引发出现各种故障。因此,就需要研究更利于输电线路检修和运动体系化的管理方案,来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所存问题
2.1缺乏完善制度
虽然在电网建设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输电线路检修工作模式在持续更新,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并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检修工作无法可依,无法对检修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造成整个检修工作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无法保证检修效果。另外,检修人员责任不明确,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降低作业效率,无法保证所有检修作业可以完全按照设计进行,不能确认检修结果达到专业标准,抵消了检修工作的意义。
2.2管理水平落后
即使电力部门已不断创新新型科学技术于检修工作的应用,但信息技术的水平依旧较低,特别是部分输电线路的检修过程仍处于人工的操作模式,不能将高效地将管理水平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检修过程。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构建系统的科技化、智能化的管理操作,帮助检修工作能在制度中得到有效提高。
2.3缺乏专业人才的同时对现有人才管理不当
在人才管理方面,缺乏专业人才的同时对现有人才管理不当。目前的用电规模不断扩大,输电线路变得更加复杂。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人员需要有更高的专业素养以及更高的技能才能胜任工作。目前的运行与检修职工,很难快速精准的完成工作并高效达到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目标要求。所以专业人才的缺乏是目前企业的一大问题。在进行收入分配过程中,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劳动收入没有进行相应有效的区别,这样容易导致职工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没有紧迫感,缺乏有效的竞争也会降低职工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实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搭建输电设备信息档案库
当前,输电运行检修工作呈现出用电设备复杂和输电线路大规模发展的显著特点,这些都使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力工作的管理模式呈现出混乱现象,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建立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一体化管理。搭建输电设备信息档案库能够有效解决输电线路工作中的混乱情况,在搭建设备信息档案库时通常可建立各项设备的原始技术档案。例如,关于运行参数的计量、试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异常信息的记录等,这些都对后期分析输电线路实施监测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只有同原始状态下的运行检修过程进行比较,才能对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对检修计划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例如,对检修的主体数据和时间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等,这些都是进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支撑。
3.2完善信息数据库
输电线路规模不断加大,运行检修所面对的对象更多,并且在检修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为发挥其所具有的应用功能,就需要针对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各类信息进行归档和分析,为后续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减少重复工作,提高作业效率。输电线路检修作业产生的数据信息量不断增多,且复杂程度高,通过完善的设备,结合高新技术,建立信息档案管理库,对线路检修信息、异常记录、试样数据、出场数据以及运行参数等进行保存和分析,避免信息缺失或者错误,基于此来准确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线路运行综合效果。
3.3优化系统构建
1)管理系统。由于输电线路的检修环节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必须在过程中逐步深化卫星定位、通信技术、智能化技术的运用。特别是需要在基础中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帮助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检修与整改。同时,需要管理系统具备通信、视频、调控、监控、决策能力,帮助检修人员在高信息回馈中进行电力数据的整合与状态分析,进而完善系统的检修操作。2)操作软件。电力企业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操作软件,使软件能在功能拓展中实现智能化的检修操作。不仅有利于改善基础工作时间,还有利于提高基础工作效益。同时,需要软件具备“3S功能”,帮助检修人员在技术支持下快速的发现问题并进行遥感定位。进而帮助检修工作能够趋于快速化、科学化、技术化、精准化的操作模式,实现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的体系化管理。
3.4运用智能技术进行管理
以往传统的输电线路的管理方式,是技术人员对于线路运行人员记录的信息进行整合以及分析,然后安排相应检修人员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这种传统的方式效率低,准确度不高,往往做不到故障的精准定位。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为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使用感,提高输电线路的作业强度和质量,使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获得可以看到的效果,即高效有序的管理。因此,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可以改善传统的线路检修工作的弊端,平台可以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转,还可以快速且准确的定位线路故障的地点,补足以前运检管理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确保输电线路可以有序的、稳定的、高效的运转。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应用输电线路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基础运营,还有利于提高核心的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深入科学技术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中的认知,提高电力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而保证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实践。同时,需要有效应对输电线路的运营问题,帮助企业构建系统的体系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森.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J].通讯世界,2014(24):43~44.
[2]夏剑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130~131.
论文作者:陈健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线路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信息论文; 作业论文; 数据论文; 高效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