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 510000
摘要: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特色小镇处于持续热潮中,2017年8月22日,住建部公布了认定后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入选数量达276个。本文以潮州湘桥区意溪木艺小镇为例,研究总结了特色小镇创建与培育要点,分析目前特色小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利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镇、产业规划、文化传承与创新
特色小(城)镇开发,是新常态下中国开发经济走向深入发展的大战略,是国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大局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以特色小(城)镇开发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人口集聚、环境改善,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开发带动模式,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特色小镇的建设将带来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自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以来,各地特色小镇的创建与培育、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呈现,至2017年8月,住建部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入选数量达276个。其中,潮州湘桥区意溪木艺小镇正是入选的276个全国特色小镇之一。以木艺小镇开发建设为契机,将进一步带动当地及其周边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潮州市整体城市发展步伐。
一、特色小镇的建设意义
意溪木艺小镇位于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占地5平方公里。范围内包含潮州木雕发源地的莲上村、风景优美的紫莲森林度假村以及玉瑶山庄,展现的将是一个以木艺文化为内涵,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动力,以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为目标的魅力工艺特色小镇。
(一)落实国家战略,推动潮州新型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特色小(城)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潮州意溪木艺小镇的建设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发挥木艺小镇的区位优势,增强城市边缘地区的产业集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能力,强化产业驱动和优化升级传统特色产业的要求,推进潮州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
(二)推进供给侧改造,提升优势产业供给能力
潮州木雕、陶瓷、婚纱等作为潮州工艺水平的重要代表,充分体现了潮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工匠技艺水平,目前潮州的工艺制造业转型升级明显滞后于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木雕产品无法规模化和大众化;陶瓷产品品牌价值不高;婚纱缺乏自主品牌;导致潮州整体有效供给不足和消费外溢现象严重。木艺小镇以潮州传统木雕文化为内涵,重点发展木艺制品的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市场营销,引导和培育陶瓷、婚纱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力争提升和优化潮州优势产业有效供给能力,推进潮州城市经济整体发展。
(三)打造产业要素平台,引导创业与创新
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时代背景下,潮州急需一个能集聚城市创新、创业资源的战略地区,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资源平台,推进潮州城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木艺小镇依托潮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极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研发、教育培训、服务咨询等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引导风险投资、创业孵化器、创业者等要素集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耦合。
二、相关小镇研究
以浙江龙游的中国青瓷小镇为代表,从工艺类小镇的产业发展以及小镇特色出发,研究、探索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为木艺小镇提供具有价值的发展经验。
(一)国营老瓷厂换发新颜
龙泉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青瓷小镇位于龙泉市上垟镇,具有优越的山水资源、瓷土资源丰富。上垟自古商贸繁荣,民间制瓷盛行。镇上保留有大量古窑址,其中曾芹记龙窑,建于光绪年,历时百年从未停止,是目前龙泉还在使用,连续烧制时间最长的龙窑。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在此设立国营龙泉瓷厂总厂及青瓷研究所,成为现代龙泉青瓷的发祥地,工艺美术大师的摇篮。随着市场对瓷器品的需求变化,生产工艺及技术的快速升级以及人才缺口逐步增大,龙泉亟待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1998年,龙泉瓷厂改制,上垟青瓷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09年,浙江披云股份公司购得国营龙泉瓷厂青瓷研究所地块,建设披云龙泉青瓷文化园。文化园依托国营瓷厂旧址,定位于“世界青瓷文化交流展示中心”,以1957年国营龙泉瓷厂发展时期为节点,再现新中国龙泉青瓷恢复生产的壮阔场面。披云龙泉青瓷文化园包括国营龙泉瓷厂遗址、青瓷传统技艺展示中心,手工坊、国际陶艺村、购物街及青瓷大舞台、梦幻谷等,核心面积120亩,辐射周边3.5平方公里。2010年,披云青瓷文化园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旅游经典景区”,2013年底通过国家4A旅游景区验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青瓷小镇孕育而生
近年来龙泉以千年的青瓷文化为核心,完善产业链,拥有产业、文化和技术积淀的“中国青瓷小镇”项目,总投资30亿元,涵盖3.2平方公里的面积,总体格局为“一核心、三组团”,核心区位即为“龙泉青瓷文化园”,将青瓷文化旅游景区、青瓷设计创意基地、青瓷产业园以及配套商业区作为重点工程;解决龙泉青瓷文化园经营困难,配套修建青瓷文化会所、青瓷主题山庄、青瓷酒吧、露天咖啡吧等文创综合体建筑,再结合原有老建筑,打造以青瓷元素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民俗特色文旅景区;自2013年起,青瓷小镇除了聚焦于布局产业外,还专注于自身品牌塑造,其中“鉴真青瓷”就是代表品牌,打开龙泉青瓷对话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
2015年龙泉青瓷文化园也迎来了新的转型升级,此时浙江省打造特色小镇的规划出台,“中国青瓷小镇”应运而生,它不仅成为浙江省第一批特色小镇成员,还顺利入选“中国最美小镇”榜单。
(三)从青瓷到木雕
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母体。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这个“生产者的艺术”,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成长,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国民的心灵、精神乃至性格。龙泉青瓷是联合国认定的陶瓷类唯一非遗项目,潮州木雕是国家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国文化艺术与工艺技术的精髓。
从青瓷小镇的发展来看,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特色体现,产业转型是核心内容,完善的服务配套能提高小镇品质,人才与人口的培育、引进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青瓷小镇在资源整合与项目运营上也进行了创新与实践,2015年年底,龙泉市政府与上海道铭公司成功签订了中国青瓷小镇开发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上海道铭公司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以5年为建设周期,全力打造中国青瓷小镇。
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品类、设计、功能等等方面工艺品及其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青瓷或木雕,都必然要接受众多的考验。特色小镇作为文化与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未来将实现城乡统筹、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品质提升、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特色小镇创建、培育的重点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保持鲜明特色
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是应突出“特色”,传承具有历史内涵的文化,保持当地文化艺术的活力。其次,将文化融入空间载体,活动展示文化精髓,推动文化在空间、活动、项目上多元化的创新与发展。再次,因地制宜的利用当地资源以及文化符号,加强建筑、景观、区域的功能和魅力,保证小镇的环境与文化的统一性、协调性。
(二)产业转型与提升,构建产业体系
众多国内、外小镇的建设与发展经验显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带动小镇的持续繁荣。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以产业的发展为前提,通过产业链及产品的升级使传统工艺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集聚人才等措施,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木艺产业做大、做强。而木艺小镇的产业发展,不能局限于木艺产业自身,更不能局限于传统木雕产业,应以木艺产业为主导,构建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旅游、文化创意、展贸、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及延伸产业。
(三)环境保护与打造,营造绿色空间
特色小镇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小镇的发展始终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发展底线,利用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首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其次,按照环境宜人、景观优美为要求,利用当地山水资源构建小镇景观格局,打造人工景观节点,并且融入商业、文化、展贸、休闲等城市功能,营造宜人环境。再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塑造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注重当地乡村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将乡村地区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丽乡村。
(四)配套设施完善,提高建设品质
特色小镇是服务与人的小镇,完善的配套设施及品质服务将留住来此工作、创业、生活的各类人群。加强交通、水利、公服、防灾减灾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适应小镇发展的创新型公共服务系统的搭建,建设先进高效、安全智能、低碳环保、科学的基础配套设施管理体系,支撑小镇持续快速发展。
(五)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内生动力
体制机制创新是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保障。特色小镇体制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金融机制、城镇空间管理制度、财税支持机制、营商环境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等多方面。坚持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通过精简机构与流程、搭建多元投资渠道、盘活低效用地、减免部分财税、深化区域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等措施,激活和释放特色小镇内生动力。
四、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
(一)挖掘特色产业主导发展方向
特色小镇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但都应遵循“一镇一主业,一镇一风貌”原则,综合考虑外部发展环境影响及市场需求,根据当地产业、文化及生态情况,选择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方向。选择发展方向并不是以固有产业为主,也可将现有基础作为新兴产业或创新型产业中的一环节重新打造,以特色小镇作为新载体做好产业转型升级。
(二)建立产业生态圈推动转型升级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单指产业、环境或文化,它是一个系统的建设,而建立产业生态圈是协调各部分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产业生态圈是多维度的,包括生产、科技、服务、劳动、基础设施、政府等。特色小镇应明确产业定位,立足一个主导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三)以产城融合为核心规划小镇空间
特色小镇的空间规划不同与城市的规划设计,它是宜人的尺度、是错落的精美空间、强调功能的叠加,创建一个贴近生活、工作的魅力小镇。因此,特色小镇应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统筹安排产业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改造现有地块的功能布局和建筑结构,引导产业集聚、创业创新、乐业宜居,并通过开放小镇工作空间、社交空间,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创业者思想碰撞。
基于产业发展及规模需求对功能分区、用地布局进行科学的布局,确保产业发展与用地规模的匹配,保障特色小镇的项目可落地。
(四)以运营为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关键
随着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盲目跟风建设、急功近利准备不足、过度创新偏离市场等。而国家及市场的要求来看,特色小镇不能以概念存在,它更应该解决具体的产业、空间、环境、社会等问题。因此,特色小镇要开发建设为一个风险可控、可操作、可盈利的实际项目,特色小镇在做顶层设计时就应将产业、人口、土地、资金等统筹考虑,而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关键就在于运营,只有确保招商运营的可操作性才能有计划的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结束语
特色小镇以地区特色产业、经典产业为引导,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宜居环境、引入高端人才与城市发展有效衔接,以达到产业、文化、城市、人之间持续向上发展。而在特色小镇创建之初就应以运营作为重点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统筹考虑,建设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体制“活而新”的魅力小镇,实现特色小镇的开发、盈利,带动地区经济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铭.基于行为活动视角的社区公共空间研究.中外建筑.2017.1
[2]刘筑.小城镇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城市设计策略.中外建筑.2017.10
[3]吉小英.《公共生活研究方法》.建筑师.2017.2
[4]言磊青.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人类居住.2016.2
论文作者:宋萌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小镇论文; 青瓷论文; 特色论文; 产业论文; 龙泉论文; 潮州论文; 文化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