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对站控层、过层次和间隔层等进行设计,发挥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存储,并科学的对电子互感器和竖直电能表等进行综合使用,从而使得智能变电站可以有效的对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进行控制。(2)重视信息的资源共享能力,使得信息在全面存储的基础上,发挥信息的功能性和可靠性,并重视信息的时效性。(3)电力系统二次设备设计需要具备信息的故障处理能力。(4)满足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
2电力系统二次设备设计方案
2.1电力系统二次设计中的二次设备选择
二次设备的选择是二次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智电力系统二次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对电子互感器、二次设备等的选型。其中传感器是二次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传感器的选型需要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抗干扰性,在充分对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参数测定的同时可以完成信息的传递。传感器需要根据一次设备的具体情况,对热敏、光敏等传感器进行选择,提高数据采集质量。智能开关同样需要经过选型,结合智能变电站的实际需求,发挥智能开关的功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2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是电力系统二次设计的关键部分,针对电力系统中的间隔层,为了充分发挥间隔层的监控作用,需要科学的对操作回路、开关量信号等内容进行设计,并运用GOOSE协议,促使间隔层中的点与点之间可以有效的实现信息传递,并以星型网络拓扑关系作为主体网络结果,提高电力系统的二次设计质量。
3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常见设计问题及解决措施
3.1二次回路和二次电缆在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次电缆和二次回路是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二次回路设计的质量可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力系统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而二次回路在设计阶段极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10V和220V是设计二次强电过程中最常采用的直流电源,而24V以下则是设计二次弱电过程中常用的电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设计人员将微机性的二次装置用在了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电力系统整体的抗干扰能力得到加强,对电力回路也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而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设计人员忽略保护弱电回路的问题,这不仅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危害,还会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麻烦。对于此类问题,需要设计人员对弱电回路的安全性加以充分考虑,同时还需在弱电回路上安设一定的保护装置,进而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电力系统二次电缆设计时,设计人员需以二次回路的重要程度为设计依据,少部分设计人员在主变瓦斯继电器的回路中只采用了一根电缆,然而主变本体上设置有主瓦斯和有载瓦斯这两个并不在同一个地方的瓦斯继电器,仅仅使用一根电缆将会造成部分电缆芯出现外露现象,单纯依靠安装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并不具备较好的耐用性,长期使用将会对电缆造成损伤,雨雪天气更容易出现直流接地的现象,对施工人员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带来严重的威胁。上述二次回路和二次电缆的问题正是我国电力系统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也是常常会引起二次设备出现重大事故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选择电缆型号时需依据电缆的使用环境、实际用途,进而避免因电缆选择不合理而造成设备异常等问题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二次回路中的寄生回路问题及解决措施
所谓寄生回路,主要是指电力系统保护回路中不应该存在的多余回路,强大的隐蔽性、广泛的涉及范围以及较大的查找难度均是其特点。因此,仅仅依靠正常的整租试验方法无法检测出寄生回路,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专业人员按继保原理图对二次回路进行检查。寄生回路往往会引发继电保护误动或拒动,更会引发直流接地、交直流混电、继电保护异常等问题。此外,由于某些寄生回路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体现出现,这一状况将会导致二次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这将会给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量。针对寄生电路的问题,企业需对屏柜端子加以明确规定,即严格按照“功能分区、端子分段”的原则进行布置,避免交直流混电、强弱电干扰等问题的出现。此外,企业还需定期组织设计人员参与安全培训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并在企业形成全面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此才能避免二次设备出现失误情况。
3.3二次回路的设计千篇一律及解决措施
越来越多的变电站出现在我国各地,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之中,电力系统设计人员也在其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电力工程的设计质量也在随着设计缺陷以及设计程序的不断完善与优化而得到了逐步的提升,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有些设计人员为了减少自身工作量,往往没有对目前设备的运行环境加以考察与研究,仅仅套用了以往的设计图纸,导致设计出的二次回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施工过程中问题不断,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以我国直流变电站隔离开关控制回路为例,其回路设计均采用直流控制,闭锁回路的实现则主要通过监控系统软件进行逻辑判断,其动力回路主要采用交流380V的电源。在这样的设计下,监控系统可在交流电源失电以及切监控系统软件闭锁逻辑满足操作条件的情况下依然遥控隔离开关,本体机构箱内的接触器也能够正确动作,但由于交流动力电源的缺乏,隔离开关实际上并没有动作。如果此时监控系统继续对合接地刀闸进行操作,系统依然可以正常操作。一旦合接地刀闸送上交流动力电源,及时接地刀闸也已合到位,其监控系统闭锁逻辑将无法满足操作条件,然而隔离开关的直流继电器在此时已吸合,由此将会因直接动作而造成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出现故障。从以上案例我们可看出,电力系统设计人员需根据施工现场因地制宜进行设计,不可单纯依靠自身以往的经验或完全套用典型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二次设备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并尽最大可能减少电力系统二次设备设计工作中的失误。
4结语
我国电力事业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大的变电站对电力系统二次设备设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本文对电力系统二次电缆与二次回路设计、二次寄生回路以及设计千篇一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电力系统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并为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黎阳.谈电力系统二次设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22.
[2]王岐.谈电力系统二次设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69.
[3]王国军.浅谈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常见设计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66.
论文作者:刘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3
标签:回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电缆论文; 变电站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