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施工技术和管理论文_唐喜荣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施工技术和管理论文_唐喜荣

唐喜荣

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的交通而言极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快。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空间以及土地的使用率,这就使一些人口较多的城市开始着手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建设。随着当前建筑技术的提高,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对现有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完善和改进,努力实现轨道交通工程的高质量完成。作者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总结出一些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日常管理中的管理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经验上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结构形式;施工特点;技术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下分种类有很多种,地铁、城市轻轨等所有需要轨道进行支持的城市交通方式都可以概括为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环保理念,并且贯彻了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适用于大城市的交通建设,能够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想要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就变得非常困难。并且我国对于轨道交通的重视比较晚,具体的施工极少,所以经验的积累不足,这就需要对当前的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并且落实好在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进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质量。

一、轨道结构形式与构造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一环就是交通线路。交通线路由区间和车站以及停车点等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中,车站能够为乘客提供候车和换乘的服务,区间能够将车站与车站之间进行更好的连接,并且为车站和停车场之间构造起更好的通道。而停车场的作用就是停靠车辆。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形式和我国的传统铁路轨道结构区别不大,其中钢轮钢轨式较为常见,另外橡胶轮胎式和磁悬浮式也有所应用。众多的轨道结构形式中,钢轮钢轨式轨道结构最常见,这种结构的构件与传统铁路交通的构件相似。

二、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

1、线路中线调整测量

线路中线调整测量需要在车站施工控制导线点和施工控制水准点的测设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在调整测量的过程中以施工控制导线点作为基本的依据,选取间距为一百米的中心点,供测设铺轨基标的时候使用。以车站施工控制的导线点为始边和终边,和左右线中心点共同组成附和导线,然后在规范要求之下对左右线的附和导线进行准确的测量。通过上述的整个过程可以实现对线路中线的调整测量。

2、铺轨基标的布设

铺轨基标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控制基标、道岔基标以及加密基标。当承轨台为左右轨分开式的时候,要在线路的中心设置基标,这样对直接调整轨道方向和高程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承轨台是整体式,那么基标的布设位置可以在线路的两侧,并且同样可以实现对轨道方向和高程的调整。对于布设控制基标的间距选择最好为一百米,而且如果边长过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侧角的精度。

3、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的埋设

将全站仪放置到一个控制基标点上,与邻近控制基标点对准。测站点可以用仪器对中镜对正控制基标进行直接打眼。对于另一个相邻的控制基标埋设方法可以运用全站仪对方向和距离进行控制和调整。等到控制基标埋设好之后,我们要对控制基标进行加设加密基标。为了有效的缩短测量的时间,五米的距离可以选用小钢尺进行量取,方向通过仪器进行控制。

4、换轨铺设法

换轨铺设法在项目中主要使用的是钢轨焊接,除了联合接头,其它的环节都需要在铺轨基地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焊接的质量。而相对于铺设法本身,会在隧道之中形成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考虑到工程施工大都会有较长的工期,所以必然会对工程附近的环境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要尽量能够实现对铺设工作的一次完成,以此来降低对周围的污染并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使用。

5、外防水层的施工技术控制

外层结构水层的防水工作要依靠300g/㎡的无纺布,并且对垫层铺设混凝土,两种材料共同使用能够实现加固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铺设面的整洁,避免铺设面上出现浮浆和凸角,有必要的话可以使用砂浆对凹陷或者凸起的部分进行找平处理。具体的防水层材料和施工环境的选择要结合施工单位所拥有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并且在设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对无纺布的设计还要符合控制的实际需求,以此来保证加工的流程和铺设环节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三、加强轨道工程的施工管理

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管理主要是保证城市轨道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对工程施工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管理。对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尽量应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并且必须要保证轨道交通功能的全部实现。

1、建立风险点动态管理档案

这个档案主要可以分为:重大风险点的预防控制方案以及编制应急预案。这个档案能够对不同施工阶段的重大风险点进行有效的识别以及专项预案、组织机构、物资设备情况等。建立风险点动态管理档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单位在风险出现时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加强制度建设,严把过程关

在对合同履行的过程一定保证规范化,而且要以健全的管理制度为基础。有关部门为了迎合管理方面的需求制定了较多的法规和制度。在践行法规的过程中,按照管理流程的规定,使合同履行管理的各个环节能够有一定的依据。

3、加强工程变更的控制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对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程费用发生改变的情况。要对变更后的工程进行一定的控制。要对工程发生变更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变更原因制定有效的对策。对事前、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都要做到有效的控制。在施工方提出了变更要求的时候,要将要求告知承包方,由承包方进行立项。然后上报给负责管理审核的工程师,最后在建设单位批准要求之后再进行变更。

4、施工项目的质量验收

施工项目的竣工结算需要在验收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所以要尽量缩短验收工作的时间。有的施工单位由于施工资料不全,所以施工验收的过程耗时较长。想要缩短施工项目的质量验收时间,必须在施工开始的阶段就着手准备,对现场相关的记录资料要进行随时整理。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积极与有关的建设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为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能够节省城市的空间,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并且由于轨道交通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会有很多的轨道交通工程出现。了解轨道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要点,有助于为日后轨道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上的参考。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进行重点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剑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J].信息记录材料,2017,(S1):20-21.

[2]胡文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发展现状[J].江苏科技信息,2015,(25):33-34.

[3]丁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铺轨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08):46-48+79.

[4]高建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J].北方交通,2010,(01):159-161.

论文作者:唐喜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施工技术和管理论文_唐喜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