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计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经济论文,协调发展论文,中国论文,环境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环境库兹涅茨数理模型,并结合经济计量工具对我国的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工业经济政策建议。
一、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综合回采率低,损失浪费大。 我国矿产种类较为齐全,但共伴生矿床比重大,占80%左右;特别是金属矿产中,综合矿多,单一矿少。而我国共生伴生矿综合开发量占总量的1/3,综合回采率不足20%;发达国家平均在50%以上。我国矿山的采、选、冶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比前苏联的70%低40个百分点。各种非金属矿利用率更低,有的不足30%;乱采乱挖矿产资源的现象非常惊人,严重浪费和损害了我国矿产资源。
(2)工矿企业破坏土地严重,复垦率低。 工矿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据调查,每年由采矿损失的土地为150万公顷~200万公顷,而复垦率仅为6%,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工矿企业、 破坏土地的治理和复垦率已达到50%~80%左右。我国每年因工矿企业损毁、破坏的土地有6.7万公顷左右,其中大多数为农田地或耕地。
(3)能源、原材料消耗高,工业“三废”排放量大, 环境污染严重、综合利用率低。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8倍。 钢材、水泥、木材等主要材料的消费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数倍、数10倍。如此高的消耗,不仅造成资源过度耗费,且加剧了环境恶化。
我国1997年废水排放总量416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54.6%。工业产值比上一年上升13.9%,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上一年上升10.2%,这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的水环境,造成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1997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13378亿立方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78.9%;工业烟尘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83.6%;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505万吨,给社会经济利益和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1997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达历年来最高点,为10.6亿吨,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地下水及水源地,释放有毒有害气体。可利用而未利用的工业“三废”排放不仅严重污染环境,同时也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仅为4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二、评价方法——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数理模型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指环境压力与人均收入呈一种倒U形的关系,即指环境压力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到一定水平后,环境压力随着收入的再提高而下降。本文应用笔者(注:龚德恩、吴承业、袁达:《一个新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数理模型及其应用》,《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环境》(邓楠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1 ~9。 )提出新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数理模型对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状况进行计量分析。
(1)EKC数理模型
E=AV[α[,1]][,1]V[α[,2]][,2]ΛV[α[,n]][,n]Ye[-bY] (1)
其中:E为工业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压力;Y为收入水平;b 为收入影响系数,表示收入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程度;V[,1],V[,2],ΛV[,n] 为影响环境的其他因素;α[,1],Λα[,n]为其他因素对环境压力的弹性。α称为综合影响系数,表示除收入之外的其他所有因素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程度,即有α=AV[α[,1]][,1]V[α[,2]][,2]ΛV[α[,n]][,n]。
(2)EKC—Ⅲ数理模型的应用。由公式(1)取对数,可得
logX=logA+α[,1]logV[,1]+Λ+α[,n]logV[,n]-bY(2)
用经济计量软件估计式(2)参数A,α[,1],A,α[,n]和b。
(3)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判断条件。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第二阶段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较快的速度递减;第三阶段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不断递减,但递减速度较之于第二阶段要慢,并逐渐向横轴逼近。笔者认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判别条件为:处于第一阶段为经济与环境不协调发展,离转折点越远,不协调的程度越大;处于第二阶段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处于第三阶段已基本上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三、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
1.环境压力状况的综合指标
(1)指标无量纲化。指标无量纲化的方法很多, 本文采用了其中最为简单的直线型无量纲方法中的一种,即y[,i]=x[,i]/x[,1]。
(2)指标综合。面临着众多的指标合成方法, 本文选用乘法合成法来合成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x[,i]>0。
本文选择净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这三个主要环境压力指标进行综合得到环境压力综合指标。
2.建立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模型
以1981年~1997年的数据为样本,根据上述EKC数理模型, 建立以下计量模型:
log(Ti/wagei)=-4.2791 -0.00095Wagei -0.6287log (
(1.28)
(-3.86)ptreat(-1))-0.3385log(Rmbimp)+0.756log(charge) (3)
(-2.48) (-3.33) (2.01)
R-squared=0.991 DW=2.15F=2.48
其中:
Ti表示环境压力综合指数;
Nwwateri[,i]=Nwwater[,i]/Nwwater[,1]×100;Wsolidi[,i] =Wsolid[,i]/Wsolid[,1]×100;Watmosi[,i]=Watmos[,i]/Watmos[,1]×100;Wagei[,i]=Wage[,i]/Wage[,1]×100;1≤i≤17(1981~1997)。
Ptreat表示环保治理投入;Rmbimp 表示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值;charge表示排污征收额;Wage表示职工工资。上述方程各项检验指标显著,能够较好地拟合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上述模型可转化为:
Ti=e[-4.2791]×Ptreat(-1)[-0.6287]×Rmbimp[-0.3885]×Charge[0.756]×Wagei×e[-0.00095Wagei](4)
从式(3)、式(4)可知,用乘法合成法合成的反映工业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的综合指标除了与衡量工业经济增长水平——无量纲化后的职工平均工资呈环境库兹涅茨关系以外,还与进口量和环保治理投入呈反向关系,这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但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与排污征收额成正比,从排污费设计原理上来说,排污费所起的作用是将工业经济增长所造成的环境成本内化,即将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加入生产成本,使环境的价值在产品交换中表现出来,所以它对排污行为应起到控制作用,也即随着排污征收额的扩大而降低环境压力,但由于我国排污征收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其仅对排污起到轻微程度的惩罚作用,又加上排污征收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排污征收额仅能表示工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压力的状况,因此它与环境压力综合指标呈正比关系。
3.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分析
根据方程(4)可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转折点在Wagei=1 /0.00095=1053,那么转化为职工平均工资为Wage=1053×Wage[,1] /100=7708元,其水平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第一阶段, 即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目前,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是不协调发展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指数以每年8 %的速度递增,2000年有望达到1000,也即实现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工业经济政策建议
(1)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促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从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首先要保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这才是减缓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
(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建立和健全我国的环境资源配置体系。我国虽然较早采取了排污收费制度,但实施效果不尽人意,对我国工业“三废”排放,应综合运用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这样既能控制排污总量,又能促使环境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3)增加环保治理投入,尤其是环保治理的科技投入。 从上述方程可知,环保治理投入对表征我国环境压力总体状况的环境压力综合指标有显著的负相关作用。这就表明当增加环保投入时,会减少工业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
(4)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 根据模型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环境压力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应利用关税和其他非关税政策限制原材料消耗较大或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严重污染的商品出口,鼓励其进口,坚决禁止进口国外有害的生活垃圾和有毒废弃物,积极进口有利于改善生态和环境的技术和产品。
(5)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 政府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中必须处于主导地位,但在操作上要力争避免旧体制下惯用的经验决策和少用行政手段,多用利益诱导、利益调节以及市场方法,使环境资源消耗造成的外部性内化。同时在实行命令控制手段时,要加强管理和执行的力度,提高政府运作的权威。
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