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雪雪
四川交投置地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属于一种交易方式和法律程序,能够对交易合同、交易主体进行有效规范。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封闭和分割,建筑工程招投标将其有效打破,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对企业公平竞争的活力起到较强的激发作用,能够对市场资源配置进行有效优化。
关键词:工程建设;招投标;问题
1建筑工程招投标现状及问题
1.1违规操作
我国现在大兴土木,有许多的工程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工程,有些工程的透明度不够,招投标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暗箱操作”、“先定后招”等违规违纪的现象,从而出现了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使招投标失去了其应起到的作用,使建筑行业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杠杆。国家也发现了施工招投标存在的这一问题,采取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违规违纪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项目“大标小招”,导致一些并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参加投标活动,甚至使其中标,部分施工企业将中标项目违法分包、转包,这样会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且由于责任划分不清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时找不到责任方,使国家利益受到巨大损失。施工招投标中出现的违规操作对建筑市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严重冲击了建筑市场应有的优良秩序。
1.2执行标准有待完善
良好的执行标准是招投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实践证明,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所制定的执行标准还是有所欠缺。执行标准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后期的招投标实施环节缺乏规范性。
1.3评价缺乏科学性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中,评价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不一,导致招投标的高度和标准的制定无法统一,评价标准也无法统一。二是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招投标工作起步较晚,评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科学性不强,导致评价严重缺乏规范性。三是评标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招投标委员会成员整体的专业知识比较欠缺,评标能力不足,致使评标问题层出不穷。四是招投标环节中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合理、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五是评价方法不合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环节中一般都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对定量评价不够重视,导致建筑工程在招投标的过程中,过于重视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而忽视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
1.4招标代理问题严重
招标代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招标代理机构的诚信度较低问题。二是招标代理法律制度规范性的缺乏。三是招投标代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致使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效率下降。
1.5报价不合理
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为了能够有资格参加投标活动,有意的隐瞒自身的施工技术条件、施工人员配备以及管理水平等真实情况。企业的投标报价多来自国家、地方政府设计的定额进行的一些浮动定价,有些企业经验较少不能很好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把握,对工程项目盲目报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些企业并没有综合考虑一些影响因素,为了谋求能够中标,采用了低价竞标的策略进行竞标,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中标,但是企业能够得到的利润很低,甚至是无利润可言,企业为了谋取利益就会采用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偷工减料、克扣农民工工资等方式,这样就出现了许多的豆腐渣工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2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改进策略
2.1建立标准的评价体系
一方面,对于招投标要具有标准的评价体系,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评标人员不能根据个人情感来对待招投标工作,严格按照招投标的评价标准,使评价体系规范招投标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应从评标专家本身入手,围绕其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提升。评标专家作为整个招投标工作中核心角色,其在实际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若所选用评标专业与要求不符,极有可能导致评标质量的下降。因此,在评标人员选用过程中,应率先对其专业化程度进行测评,通过评标系统中各项检验标准的约束,保障人员选择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2.2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为建筑市场规范化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对于市场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企业,应紧紧围绕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相关手续的准备,在确保与审查资格和要求相互一致以及满足资质审核标准的前提下,提升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为经济未来发展的公平化及规范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应对招标中具体应用方式进行严格规定,执行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措施,降低受贿等违背法律行为的产生几率,减少对国家资源的过度浪费。此外,在招投标工作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具体的实施流程进行有效的制定,在确保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技术上实施相关的招投标工作,规范各类项目的招标详细细则和工程计价标准,在依靠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建筑市场。
2.3规范招投标运作
若要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加快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具体招投标制度的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督单位应对招投标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开展全面的审核工作,运用各种审查手段确保各参加投标单位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对参与单位的建设历史以及资历证明等进行验证,尽可能的挑选具有良好声誉及实力的施工单位,赋予整个招投标流程的有序性及规范性;提前对不必要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预防,杜绝非正当竞争行为的产生及恶化;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注重对其技术、理论、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大量实践性活动,提高人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招投标工作健康、平稳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健全企业信誉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①应建立市场主体人员训练机制,并按照招投标相关规定的法律法规等,提升招投标人员的整体法律意识。优化编制招投标文件的整体水平,避免出现漏洞为不法分子提供“犯罪机会”,强化司法人员对虚假招投标、违法分包、私下招投标作假等行为的辨识能力。②完善招标投标单位的信用档案体系,对于一些不法招投标行为应该严惩不贷。同时,鼓励并引导相关招投标人员对相关单位、领导人员等进行依法监督,发现不法行为及时举报等,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
2.5严肃查处虚假招投标行为,提高招投标市场稽查执法力度
第一,对招标投标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及时查处虚假招标,对典型案例进行及时曝光,对自由发包项目进行严肃查处;
第二,对标后监管进行增强,构建有效的联动机制,严格监督管理合同履行情况,认真检查工程承包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排查招投标领域的腐败行为;
第三,对举报情况进行认真对待,对投诉行为进行积极调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
3结语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我国有关政府部门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和惩罚。因此,我国有关政府部门一定要科学制定有效的惩罚方法和监督措施,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及时查处,以促使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的形成,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蔡宽平.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 96-97.
[2]许誉沉.建设工程招投标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福建建材,2016 (03):108-109.
[3]惠畦国.探讨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6(05):54-56+53.
论文作者:胥雪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招投标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评标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标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