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徐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北 保定 072550
摘要:高支模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由于高支模施工难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进行作业,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大对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与分析,这样以来可以确保施工的进度和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本文将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此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建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
一高支模施工流程
1.模板支架施工程序:零层板、粱施工及养护→测量放线,定位立杆位置→架体搭设→架体施工中间检查→架体验收。
2.粱、平台板模板工艺流程。弹出粱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铺设50厚200宽的长木板另加14厚100x100的钢板傲立杆垫块→搭设梁、平台模板支架→安装梁、平台底楞→安装梁一侧模板、平台模板→粱底起拱→绑扎粱的钢筋→焊接梁与托板连接钢筋→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粱模尺寸、位置、标高→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办预检。
二、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主要技术
(一)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要求
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比较大,在施工中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在顶板施工中,要遵循设计的方案,依据施工数据对模板、满堂架进行施工,同时还要注意板面的标高以及楼板的厚度。在安装梁模板时,首先应该安装底模,确定中心线之后进行拉线校正,确保底模板水平,而后才能安装侧模板,梁还应该与墙、板、柱子之间的支撑架稳定相连,确保能够形成一个牢固的支撑系统。最后在施工中还要注意剪力墙和柱模板的施工过程,为了保证柱子的垂直度,柱子模板必须与承重架相连接,避免混凝土浇筑中,由于荷载的影响造成柱子发生变化,同时剪力墙的上板部分可以采用铁丝或者螺丝进行调节,确保墙体在施工中能够达到横平竖直的效果。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也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仔细检查施工的配比,监测合格之后再进行浇筑。
(二)高支模工程设计方案
通常情况下,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为:首先确定梁线的位置,在确定轴线之后,定好水平方向的控制线,搭设顶架时要运用钢管在梁底进行铺设,然后安装模板和侧面的模板,在板底用木枋龙骨架设在钢管的顶托托板上;其次,进行楼面的模板安装过程,对梁板的钢筋进行捆绑,然后运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达到预设的强度之后,可以进行梁板模板的拆除;最后对水平的拉杆进行拆除,将钢管的顶架也进行拆卸,对模板进行清理即可。
(三)高支模体系安装
高支模施工中,主要安装的内容包括:柱模板安装。一般综合楼的柱模多选择采用18胶合板,80×100的木枋作竖楞,间距为300mm;柱箍则采用的是2Φ51的钢管和M16对拉螺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楼面砼模板的安装。绝大多数的办公楼以及综合楼等的施工中,在选择楼板模板时多采用18mm厚的建筑木模板,并且是两层木枋排列;梁模板则主要选择18mm厚的建筑木模板,通常为两到三层木枋排列。梁模板安装。施工人员在进行梁模板安装时,如果地面的承载力不够,则应在梁支顶架的下方铺上垫板,并在柱模的缺口处钉好衬口档后,将底板的两头放在其上,然后再立靠柱模,打入木楔。梁模板安装结束后,还要进行详细检查,复核各梁模的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同时各顶撑之间要设剪刀撑,用来保持顶撑的稳固。
(四)混凝土浇捣
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速度对模板及整个支架的受力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及速度,有效确保模块支架体系施工的安全性。同时,浇筑过程中,应从梁中间向四周开始浇捣,以免高支模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引发坍塌事故。
(五)高支模的施工监测
为了确保高支模系统施工的安全,施工方除了自己进行监测外,还可以委托第三方对其施工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通常测点主要选在梁中部,并且受力较大的一些位置。具体监测过程为:模板搭设结束之后,施工单位或者第三方监测单位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工程的模板及其支撑的系统进行详细观测,每日观测两次,混凝土浇筑期间,每半小时观测一次。在此期间,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并快速疏散人员,待险情排除后方可复工。
(六)高支模体系拆除
建筑高支模支撑体系在拆除前,必须要经过工程技术负责人的亲自验证,并确认之后施工中不再需要时,方可动手拆除。其中,承重模板的拆除必须要在混凝土试压报告合格之后,经相关单位监理人员进行正式的书面批准后,方可拆除;而对于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拆除时应先从跨中开始,逐渐向两段拆除;此外,阁楼的施工须一次性完成拆除。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均得在接到主办施工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下达的指令之后,方可开始施工。
三 高支模拆除中的技术要点
高支模体系不像是建筑主体的施工材料那样只能被永久的固定,高支模安装使用完毕以后还要进行拆除,以确保支架以及其他构配件的循环利用。因此,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拆除时间和拆除顺序,对高支模体系进行顺利的拆除。
1、高支模的拆除时间。高支模体系的拆除必须要经过技术负责人进行验证并且确认施工不再需要时才可以拆除,一般是靠混凝土的强度来进行确定,其中梁、板跨度小于8m的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75%,而跨度在8m以上的则要达到混凝土强度的100%。只有经技术人员进行验证和确认,并经过监理单位的批准以后,施工单位才可以拆除高支模体系。
2、拆除的顺序。高支模在拆除前要对脚手架上的工具、杂物和材料进行清理,设置专门的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施工人员要按照先支后拆和后支先拆的顺序,依次对非承重模板和承重模板进行拆除。其中对跨度较大的梁底模要从跨中拆向两端,施工人员要注意轻拆轻放,将拆除的木料进行分类存放,之后再整理运走。此外,阁楼施工中的高支模要采用一次性的拆除方式,施工人员要使用专门的安全和保护用品,并利用临时的脚手板来拆卸,严禁对拆下的配件进行随意丢弃。
3、拆除材料的处理。施工人员对支架以及脚手架等拆除以后,要及时的对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检查和整修,按照规格和品种进行分类的存放,在高支模全部拆卸完毕以后再进行构配件的保养和维护,将这些部件运送到合理的储存地点,确保高支模体系中各种部件的循环再利用。
五 结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一项高空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伴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相关法律、规定的颁布实施,高层建筑施工更加规范,给予了各项建筑工程良好的施工环境,为我国建筑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特别是高支模施工技术施工现场高度较高,对于施工安全有着很高要求,高支模施工能否健康有序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水平。高支模施工的正常实施,涉及多方面因素。它既依赖于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施工单位管理的规范程度,也与高支模开发设计、安装等各个环节完成质量有着密切影响。高支模技术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做好各项技术保障措施,严格保证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整体施工质量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郭书梅.建筑工程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51:11-12.
[2]王琪.浅析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5,05:194.
论文作者:付丽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体系论文; 支架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论文;